但是当小人面对君子的时候,由于其所作所为不太光彩,因此在君子面前,小人总是遮遮掩掩,竭尽全力遮掩其不好的一面,而显露其好的一面。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殊不知,小人的所作所为,别人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犹如看见了他的心肺与肝脏那样透彻。那么,小人的自欺和掩饰有什么用呢?人心里的所思所想,总会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正所谓诚于中,必形于外。
人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有敬畏之心,行事处事一定要慎重,谨慎而不要心存侥幸,以为敌人发现不了。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真相或许可以掩盖一时,但早晚会真相大白。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言乎?也就是说,天地昭昭,众目睽睽之下,万事万物都将无所遁形。可谓不严厉。
为什么修身在于正心呢?
所谓正心,就是使内心不被情绪或者情感的控制和左右。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段话讲述了四种使人内心不能端正的情绪,他们分别是忿懥、恐惧、好恶和忧患。
忿懥就是愤怒的意思。容易使人丧失心智或者理智,恐惧则会使人的心里产生焦虑和不安。好乐,指偏好与偏爱。人一旦有偏爱之心,行事处事就难以公正。忧患,不是生于忧患的忧患,而是指人内心的忧虑和抑郁。一个人的内心常常感到忧虑和抑郁,则容易变得悲观消极。
当然是人内心不能端正的情绪不止这四种,比如嫉妒、崇拜、得意、同情、厌恶等。情绪或者情感也能让人变得扭曲而不端正。人一旦有了这些情绪,就会变得心不在焉,难以专注。
而一旦心不在焉,对待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说,修身在于端正心意。
为什么齐家在于修身?
《大学》有言,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这段话讲述的齐家,在于修身的理由与方法。主要给出了五种理由。
其一。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辟同“僻”是偏颇的意思,人对于自己所期爱的人,往往有偏爱、袒护之心。比如家长对于别人家孩子的淘气会感到厌恶,而对自家孩子的淘气则会觉得活泼可爱。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这种人之常情往往会影响处事的公正,所以必须要修养这种心情。
其二人之其所贱恶而辟焉。只自己看不起和厌恶的人。一个人如果看不起别人或者厌恶别人,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比如公婆。如果看不起或者讨厌自己的媳妇,就算儿媳做的再好,也会被指责和嫌弃。
其三。人知其所畏敬而辟焉。畏敬指自己所害怕和所敬重的人。一个人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盲目服从而不敢质疑,长此以往,则会丧失分辨与判断事物的能力,从而变得没有主见而随大流。
比如,学生如果一味的敬畏老师,则会将老师的言语奉为圭臬而不敢怀疑。学生就失去了思考与创新的能力,从而成为老师的替身。
其次,人知其所哀矜而辟焉。哀矜指自己哀怜,同情的人。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人若是对别人产生哀怜之心,往往会忽视其人的可恨之处。
其五,人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敖同傲。敖惰而指自己所傲慢与怠惰之人。一个人如果对另外一个人产生了傲慢与怠惰之心,往往会遭人记恨。这也是在给自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
综上所述,以上五种不好的品性,都会让人产生偏颇之心而变得狭隘。所以必须要修身养性,除掉这些不好的品性,那如何除掉这些不好的品性,就是要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说白了,人性是复杂的,我们既要看到一个人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一个人不好的一面。不能爱之于其身,恶之于其死,这样才能对人做出客观的评价。
有句谚语,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硕。其意思是,人总是看不到自己儿子的恶处,看不见自家禾苗的茂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的心智已经被情感与偏见蒙蔽,所以作为家长,如果想管理好家庭,必须要摒除内心的成见或者偏见。
十为什么能够齐家就能治国呢?讲齐家治国之前,首先要明白何为国家呢?
其实国是放大的家,而家则是缩小的国。无论是小家庭还是大国家,其本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呢?大学有言,所谓治国必先其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事众也。
这段话给出了三种极佳的道德准则,一是孝,二是悌,三是慈。
孝是晚辈对长辈的道德准则,悌是同辈之间的道德准则。而慈,则是长辈对晚辈的道德准则。
对应于国家,孝则是下级与上的道德准则。悌则是同级交往的准则。而慈则是上级与下级交往的道德准则。
其实,孝与慈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没有孝无所谓慈,而没有慈也无所谓孝。
同理,朋友同事之间的敬悌也是一样的,都是相互的。
一个人若能坚守孝、悌、慈这三种道德准则,就能将家庭或者家族管理好。同理,走出家庭,担任官职,也能治理好国家。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教育和管理不好,而能管理和教育好百姓大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11、什么是“絜矩之道”?
大学有言,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其实这段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如果在上位者能够奉养家里的老人或者长辈。如果在上位者能够有爱兄弟,那么民众也会有爱自己的兄弟,如果在上位者能体恤孤寡老弱,那么民众也不会遗弃孤寡老弱。
为什么会这样?上行下效,有样看样而已,这就是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的意思,矩,只画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法度。
其实絜矩之道是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度人之道。论语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则施于人。以己心度量天下人之心,就好像拿着矩尺去度量天下万物,所以叫做絜矩之道。
儒家理想的君子形象是什么样的?
书中是用诗经中的一句话来描述的。意思就是一位文采斐然、文质彬彬及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君子,但凡见过他的人,必然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无法忘记。
儒家提倡什么样的财富观呢?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这个道是什么样的呢?
大学从三个方面讲述了儒家的财富观以及爱财之道。
其一,大学有言,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疏,则财恒足矣。
生财有大道就是指发财致富的原则。发财致富的原则就是
创造财富的人要多,而消耗财富的人要少。比如一家十口人,如果大家去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家庭必定采用富足。而如果一家十口人,只有两三个人去劳动创造财富,这样的家庭必定财用不足。
生产财富要快,而使用和消费财富则要慢。
其实这说的就是不要入不敷出或者寅吃卯粮。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财富必能长久充足。
其二,大学有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常言道,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富贵之人若能散财救济别人,必能获得大家的拥护。
与宋江仗义疏财,杞人贫苦,周人之急,虽说舍弃了许多家财,但在江湖上赢得了很高的声望,为日后成为梁山之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以财发身。
又比如汉高祖刘邦,视金如土,对待将士非常大方,只要有功,必定封赏。正因为此,刘邦获得了将士们的衷心拥护,最终打败项羽,统一天下。
仗义疏财,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
唯有有人德的人才能做到,而没有人德的人爱财如命,有时为了钱财,连生命都不顾。
所以说,仁者能以财发身,而不仁者则以身发财。
其三,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在先秦时期,非常注重礼制。士大夫之家可以配备四匹马拉的马车,所以此处“蓄马乘”的代指是大夫之家。
伐冰之家指卿大夫之家。古代礼法规定,卿大夫之家丧祭的时候,可以使用冰块。称之为伐冰之家。
百乘之家一般指诸侯之家,或者有封邑的卿大夫之家。
综合起来,孟献子的意思是,士大夫之家不应该养鸡养猪,卿大夫之家不能养,养牛养羊。
诸侯之家不能蓄养那些善于搜刮百姓财物的据敛之臣。
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其实,这体现了儒家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
士大夫之家。如果养鸡养猪。卿大夫之家,如果养牛养羊。儒家看来,这是在与民争利,这会影响百姓的利益。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宰相公仪休,看到妻子在家里织布和种菜,二话不说,救命人把织布机烧掉,把菜园子的菜全部拔掉。
妻子很不理解,问公仪休为什么要这样做?
公仪休说,他是为宰相,已经享受朝廷的俸禄,如果再在家里织布种菜,那么百姓所纺织的布匹和所种的蔬菜还能卖给谁呢?
所以公仪休宁愿花钱购买布匹和菜,也不允许自家生产种植,为的是让百姓有生意做,有钱赚。
在公仪休看来,做人不能贪得无厌,不能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愿意舍弃。既然已经获得了大利益,就不应该在与百姓去争抢小利益。
正如史记所言,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陈先生说到这里问了林夕一个问题。
“这个大学我给你讲了许多的道理。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大学这本书核心中的核心,在亲民,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了实现在亲民这个目标而罗列出的行动方法。”
林夕给的这个答案,不是他说的,而是来他们学校的那个老教授说的。
那个老教授还有一句话,林夕对这句话印象更深,那就是读书一定要把书读薄,如果越读越厚,那还不如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