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闻言笑道:“你平日里自称有十分勇战,今夜才杀了两个更鼓,你就要休息了?这可不是好汉所为。”
班豹闻言笑道:“不是我怯敌,只是后山口若闯不出去,那就麻烦了。我们养精蓄锐,才能一鼓作气冲出去。”
孙燕点头同意,二人下马休息,松开马肚带,拉住一棵松树,仰望星空。
突然,孙燕抬头看见高山上有一盏红灯,他指着红灯对班豹道:“你看那盏红灯,显然是秦兵的眼目。自古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何不射了那盏灯,就可以顺利出山了。”
班豹闻言大喜道:“有理!只是我们若一齐上山,必会引起秦兵的注意,山上必有埋伏。滚木擂石打下,我们难以抵挡。不如我们凭借血气之勇,直接冲往后山口!”
于是,主仆二人整顿鞍马,齐奔后山口而去。
在夜色朦胧中,突然传来一声炮响,无数秦兵如同潮水般涌出,一名老将跃马而出,拦住了孙燕的去路。
他瞪大眼睛,大声喝道:“冤家休走!我与你有着一天二地之仇,三江四海之恨,今夜若不拿你,我枉为人也!”说罢,他高举长戟,直取孙燕。
这名老将便是白起,当年在战国纷争中,他曾领兵救魏,却不料被孙膑以智谋击败,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丢了性命。自此之后,他便对孙家怀恨在心。今夜再见孙燕,他岂能轻易放过。
孙燕并不知道白起的来历,见他来势汹汹,忙举枪相迎。两人战了二十余合,孙燕发现这老将虽然年迈,但战法精熟,气力惊人,难以取胜。他心生一计,故意一枪刺去,又迅速抽回。
白起见状,立即用戟迫住孙燕的银枪杆。他催马向前,正欲伸手抓住枪杆,孙燕却突然换手,轮转枪尾,狠狠地朝白起的面门打来。
白起虽然年事已高,但筋力犹存。他急忙闪避,只听得“嗖”的一声,银枪杆擦过他的肩头,疼得他大叫一声。他忙抱住马鞍,想要稳住身形,但已经来不及了。
班豹趁机一马冲到,重重地在马后鞍上砸了一锏。那马吃痛之下,猛地一坐,白起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刚想用右手打下锏击,却已经晚了,孙燕和班豹的攻势如同狂风暴雨般密集。
秦兵见主帅受伤败阵,纷纷涌上前来围攻孙燕二人。
孙燕挥舞着长枪,班豹舞动双锏,远者枪挑,近者锏打,好一场惊心动魄的乱战。秦兵秦将纷纷落马,败退而逃。
最终,孙燕和班豹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智谋,成功突围而出,逃离了秦军的包围圈。
在战国纷争的年代,王贲自恃兵力强大,料定孙燕和班豹二人无法逃出荆轲山。于是他派遣二百精兵守住隘口,自己则带领三百士兵在山下待命,只等山上红灯为号,便四方救应。当红灯指向山后时,王贲立即率领士兵赶来支援。
孙燕和班豹两人正陷入重围,左冲右突,却始终无法突围。此时天色已亮,金子陵亲自率兵下山,将孙燕二人困在核心地带,团团围住。
士兵们齐声高喊:“不要放走了孙燕!”从夜晚杀到辰时,孙燕和班豹始终无法冲出荆轲山,两人心中焦急万分。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孙燕和班豹冒雨突围,秦兵则舍命阻拦。孙燕心中早有计策,他观察到一个小山坡上站着几人,其中一位带鱼尾冠的道人骑着梅花鹿,正在那里指挥督阵。
孙燕决定向那里突围,他招呼班豹在前,自己则在后,一手持枪招架,一手拔出雕翎箭,压在颏下。
金子陵见孙燕二人冲来,便催动梅花鹿迎战。秦兵见军师亲临战场,纷纷让开道路。然而风狂雨骤之中,金子陵并未听到弦响,却突然被孙燕一箭射中前肩。他无法安稳坐在鞍轿上,身子一晃,跌下梅花鹿来。众将见状急忙上前救护。
孙燕和班豹趁机突围成功,顺着风雨一路逃离。他们的盔甲早已湿透,但此刻已无暇顾及。成功冲出重围后,两人紧赶马程,直到申时才雨停。
孙燕扣住马缰,缓缓行走,对班豹道:“燕国有福,我们今日成功突围。经过一夜半的激战与逃亡,我现在急需找一处庄院,烘干衣甲,休息片刻,吃些干粮,才能继续前行。”
班豹点头同意,两人又赶了一程路,终于找到一处庄院。他们借来柴火烘干衣甲,割草喂马,共进干粮,然后连夜向齐国进发。
与此同时,燕昭王与公主见孙燕的火号升空,知道他已经成功突围,心中大喜。此时已是三更时分,燕丹公主随昭王回到都尉府后堂,与高、李二位夫人谈论孙燕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
婆媳二人正谈得兴起时,忽然丫环来报:“老贵人及二位夫人,不好了!方才守门的家将来报,城外喊杀声连天,不知何故。我适才登高瞭望时,见离秦营几里外火光四起,炮声不绝,似乎是在荆轲山。那是通往东齐的要路,秦兵可能在那里把守,围困了小主人。因此才有喊杀之声。”
燕丹公主与两位夫人吓得面如土色,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
公主急切地说:“不好,快备车马,我要连夜上朝,请求派兵出城救援。万一皇孙有个闪失,该如何是好?”说完,她急忙催马上朝拜见燕昭王。
此时,燕昭王也听闻了战报,正紧急设朝。文武百官带着月色上朝,朝参结束后,公主已走上大殿。
昭王一见,立即传旨免礼赐坐,焦急地询问道:“御妹,现在该如何是好?据丞相派遣的守城官飞奏,离城下十里处有炮声不断,火光冲天,必定是皇孙遭遇了困境。皇孙虽然勇猛无比,但年纪尚幼,如何能够连续夜战?御妹,你可有什么良策能搭救皇孙?”
公主闻言,垂泪道:“臣妹也曾多次劝阻,但孙燕一心为国报效,始终不听。今夜他遭遇困境,万望吾主能速速遣将发兵,出城救援。”
昭王闻言,立刻传旨给两班文武百官:“何人愿意领兵出城迎敌,接应孙燕上临淄取救回来?朕将重重赏赐。”然而,连问数声,竟无一人答应。
昭王的脸色顿时变得焦黑,心中大怒,骂道:“朝廷设立官职,以丰厚的俸禄养廉,使你们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原本是为了分担国家的忧患,解围解危。如今你们一个个贪生怕死,束手无策,国家数十年养你们之恩,竟成无用!要你们这些人站在这里有何用处!”
燕丹公主在旁,见到如此情景,忍不住仰天长叹。
这时,班部中闪出上大夫沈祥,跪奏道:“圣上责备臣等,万死莫辞。只是武臣们都不是秦将的对手,并非怕死贪生,而是担心丧师辱国。乞求吾主开天地之恩,赦免臣等死罪。”
众臣见沈祥如此奏明,一齐跪倒,口呼:“吾主,臣等罪该万死,乞吾主开恩。”
昭王见状,也无可奈何,遂道:“你们起来吧,朕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
沈祥又奏道:“龙心万安,臣保举一人可退秦兵。”
昭王问道:“卿家保举何人?快快奏来。”
沈祥道:“臣所保举之人,乃金台大帅乐毅之子乐强。此人现正告假回家,奉养老亲。他刀马纯熟,精通韬略,大有乃父之风。圣上何不传旨意,待臣亲自前往帅府,宣他上朝,提兵解围退敌,吾主复何患哉。”
昭王闻奏大喜,亲自写诏,命沈祥前往帅府宣乐强上朝挂帅退敌。
此时天已大亮,沈祥接了旨意后,立即飞奔金台大帅府。
原来乐强乃乐毅之子,世袭父职,在燕国为官。因母亲年老,他告假回家养亲,故此在家闲住。他也学其父的马前神课、三把神砂,刀马纯熟,真是一员战将。
这一日早起,有家将来报说:“朝廷命上大夫沈祥老爷赍旨来府,现在府门,请家爷出去接旨。”
乐强闻言,立即冠带整齐,走出大门迎接沈祥进堂。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