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这地是村里的,不急,你慢慢看,慢慢商量。”
顿了顿,村长继续道:
“还有一件事,你说的炫墨读书的事,我让远山问了,他这次回来,正好跟你们说说。”
宁远山道:“这去县里读书,花费可不低。
好多人家为了供个读书人,倾家荡产,最后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你家,你家远才那种,是百里选一的,人聪明,还得有些运气在的。
得祖坟冒青烟才行。
还有,这在县里读书,还只是第一步,考中秀才,得去州府读书。
运气好考中举人,要么捐官,要么继续考,那更是万里挑一的了。
你家远才就是因为没钱,没人,才蹉跎这么多年的。听说……”
“你说事就说事,别总提那个混蛋玩意。”
周越正听得津津有味,村长听儿子总是提起周越的前夫,戳人家肺管子。
赶紧喝止儿子。
“哦哦,我说多了。我的意思就是,你们确定再供一个读书人吗?”
“嗯,远山兄弟说的很有道理。
可我家这么多孩子,前面几个都大了,耽误了。
老四有些天赋,总要试试。
行就行,不行就算了,认命了。
我们再勒紧裤腰带紧吧几年,反正日子苦习惯了。
我家现在的负担也不太重,后面就是清墨的嫁妆,杨墨十四了,还不着急呢。
炫墨十岁,供他到十三,不行就不读了,给他攒娶亲的钱 。”
“垣哥儿也同意?”村长问。
“同意,我弟弟出息了,我也跟着沾光不是?”
垣墨憨厚道。
村长目光复杂的看了看垣墨,把那句“你亲爹的光你都没沾上,还想沾你弟弟的光”咽了回去。
村长叹口气,示意儿子继续。
宁远山道:“我打听了,县学的束修是三年五十两银子,一次性交清是五十两,每年一交是二十两。
另外还要有三节四礼,给三位夫子送猪肉五斤、黍米七斤、时鲜若干。
总的算下来,花费不菲。”
确实花费不低。
家里每年要替清墨交五两银子的罚款,还要负担二十多两银子的束修,那就是三十两。
普通农户,靠着那点地,除了交税和嚼用,确实很难攒下钱。
不过周越有信心,种地有垣墨,杨墨和爷爷也能做些手工赚钱。
清墨也要振奋精神去做点小买卖。
办法总会有的。
再说了,现如今家里不是有一些钱垫底了嘛,有些底气在了。
虽然很快就要花出去了,但钱生钱,流动起来才能挣钱。
“七叔,远山哥,我知道你们是好心,知道我家的不易。
不过,我有信心赚够这些钱的。”
垣墨也跟着点头。
村长父子看他们母子都下定了决心,不再劝。
细细说了去县学拜见夫子的注意事项,宁远山继续道:
“我爹还说,清墨想要做点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