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个以后再说,你还会背什么?”
“《黄帝内经》行吗?”
“背来听听。”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周越对炫墨的记忆力还是有自信的,他看一遍就能记住个七七八八,听一遍就能记住十之八九。
是典型的图片记忆法和听力学习者。
老师都很喜欢这样的孩子,觉得他用心了。
当然,他肯定得用心听才能记住。
崔老头很满意,让他解释一下。
炫墨道:“黄帝其人,生来就是个神童,婴儿时期就很会说话,幼年就能认识周围的所有事物,稍微大一点,敦厚又勤勉,长大成人了,就成了天子……”
“你这些学了多久了?”
“两本书学了一个月,不过,《黄帝内经》还没学完。《道德经》才五千字,已经学完了。”
才五千字,竖子怎敢口出狂言。
“好,这个徒弟,我收了……”崔老头赶紧道。
周越和炫墨一喜,这老头虽不知他的来历,但看谈吐不俗,神情倨傲,地位应该不低。
也许是哪位儒家大咖也未可知。
就看他用一个时辰的时间就能把炫墨的字教成那样,他就是一位好老师,这老师拜了,不亏。
炫墨立刻闻弦音知雅意,拜倒尘埃,拜了师父。
崔老头仿佛一早就知道了炫墨会这么做,哈哈大笑着受了他这一礼。
“从今往后,你成为我崔人杰的入室弟子,很有可能是关门弟子了。
你有很多师兄,将来会罩着你的。”
崔老头冲旁边一个更老的老头招招手,那个老头被叫做崔大,是崔老头的随从。
崔老头对他耳语一番,崔大领命而去。
周越不知道的是,歪打正着,这个崔人杰,来头可不小。
他出自士族大家清河崔氏。
他是先帝太宗皇帝时期的丞相,他和先帝是自小的情分。
当年大辉朝第一位年轻的状元公,被太祖皇帝钦点为太宗皇帝的老师,他只比太宗皇帝大八岁。
三十岁被太祖皇帝封为太子少傅,四十岁晋为太子太傅,当之无愧的当朝超一品。
他为当时的太宗皇帝稳定朝纲,建立新的王朝秩序,安抚民心,恢复民生,繁荣百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作为文臣,功勋堪比开国武将,位列凌烟阁功臣簿第七。
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位当朝高官,还是逃脱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命运。
当今圣人登基七年,太后虽不是圣人亲娘,但她热衷权利。
圣人呢,少年心性,向往江湖游侠生活。
一直对做皇帝有些抗拒。
但对太后的乾刚独断,又很厌恶,二人暗地里争斗不断。
他作为宰辅,夹在他们母子中间,两面受气,都不讨好。
尤其是最近两年,圣人疯了一般寻找他在民间的皇子,全然不顾皇后的脸面和皇家的尊严。
今年,前一阵儿,崔人杰终于在子嗣问题上惹恼了皇帝,呵斥了他。
本朝对皇帝的权力多有制约,皇帝本人并没有权利直接罢免丞相。
可是,圣人毕竟是天子。
他要是想让你辞职隐退乞骸骨,有一百种方法暗示你,让你主动退却。
因此在圣人多次暗示明示之下,崔大人决定离开他考中举人后就一直居住的京城。
本来他想回老家清河去,但又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位同科考中进士,又同时外放到岭南的老友。
这么多年,自己宦海沉浮,忙于功名利禄。
竟然忘记了和老友的十年之约。
当年老友从岭南回到京城后,正逢自己父亲亡故,他回去守孝。
孝期还没过,母亲又故去了,又是三年。
五年后他想复出,夫人又病了。
他赶紧延医买药,多方求治,最后夫人还是去了。
那是他青梅竹马,同甘共苦的发妻。
亲人的接连离世,对他打击很大,他一蹶不振,甚至不想寻求复出。
后来老友一直窝在乡里,诗书花酒茶相伴,不再为五斗米折腰,做了个逍遥自在的小地主。
和他渐行渐远。
现在,他退下来了,突然就想起了老友,想起了和老友的约定。
三千年读史,无外乎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是诗酒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