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乌龟也能活很久,但是乌龟是仙吗?
很显然不是,但古代就有人把修炼成道的龟喊做龟仙,究其原因就是会练炁的龟活个一两千年不在话下。
一两千年什么概念?七八个王朝更替,365000~530000个日日夜夜转换。
活这么久,懂得也多,称为一句龟仙也不为过。
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以寿命论仙的,而是提升。
剑意带给剑修超强的破坏力,剑心带给剑修看破剑道看破一切,心灵境界的提升。
在古代,这一步才是加官为仙的标志。
古代练气士就是这样走过来了的,筑基不仅要练气达到圆满,也就是实力方面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开通神识,能用神识观察识海,能更加灵敏的察觉到外界变化。
这点和术士开通内景一样,开通内景后能更加了解世界,观察内心。
这是一样的,无论是那条路,最终都是不断提升自己和世界的联系,让自己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不管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剑仙一路这么晚开剑心是有道理的,首先,剑仙不像其他功法一样,开通内景就用起来,而是等自己对剑有了充足的了解后再去开通自己所认为的剑心世界是怎么样的。
相当于在开通内景之前,打下一个以自身剑道构建的框架,然后不断用内景修建,然后再去深入洞察剑道的真谛和奥妙。
综上,杨正标已经很清楚接下来剑仙要走的路了。
理解剑道的深层原理和法则,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基础。
然后让心意与剑意开始相互呼应,形成初步的统一。
开通内景,让手中的剑开始通达无阻。
不断演化,最后达到通明之境,此后剑法运用自如。
就像熊一样了,不用锻炼,剑法自动在脑海里计算运转,不断增强。
当然,这需要给内景提供更多的知识,也就是让大脑像AI一样去自动训练这些资料,构建专属剑道模型。
“怪不得世间的剑法书籍这么少了,想来就是有人故意焚书坑剑仙的,把这些剑法都藏起来,这样就算走上了剑仙一路,没有足够的知识,靠着自己摸索,没有点天赋还真是很难走这条路。”
杨正标思考,到底要多少剑法书去训练才能完美走完这一阶段。
没有外部剑法,靠着自己创造思考,时间上是很慢的。
首先,剑法都不是一蹴而就,都是数代人累积,高手中的高手创造的,而且花费的时间肯定很长。
就算一两年,杨正标也觉得很长,让他一个月创造一本剑法都觉得很长。
这么多年过去了,干嘛非得自己去创造?
前人走过的路已经很多条了,自己创造肯定也是踏在上面重复劳作,不如直接借鉴来的快。
就像古代中医一样,这么多医书堆积,有的人不断研究一辈子也学不完,别说创造了。
就比如《肘后备急方》,这本古代中医方剂著作,又陶书原目九卷,现在仅存八卷,而且不是完整的,一些精华的内容都是删减过才被普通人看到。
至于没删减掉的内容,提到的是篇帙多寡,亦不相合,意思是受到破坏,保存不完整,前后衔接不上。
但是这书是出自东晋,而且是写在《晋书·本传》上了,对于医书这种东西,但凡会收藏的、懂行的人都知道珍贵,肯定当成传家宝一般珍藏着,怎么可能让医书少什么不好,偏偏少了精华部分,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这本《肘后备急方》,虽然受到了删减,但是也不是普通人能简单理解,并加以创造的。
就比如该书卷三,很不起眼的一列——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不是医生能看的懂吗?
答案是肯定能看懂的,但是很少有人会去深入理解这句话并加以动手。
上面最重要的就是‘绞取汁’三个字。
相比高温对药物成分的破坏,绞取汁直接是另一种提取方法,采用低温提取青蒿。
也因为如此,直到有心人注意到这一点后,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用于抗疟。
重新回到剑法书籍上,也许是一句很不起眼的一句,也许是很不起眼的一篇剑法,但是却能有的时候让人灵机一闪。
当然,前提是要先理解剑法,在剑法这条路有些造诣。
不然就像看了医书,还是没有收获。
杨正标不怕看不出什么名堂,就怕没有剑法书看,过往剑仙写的书肯定是很有可取之处,就算是江湖的剑法也有智慧。
他所认为的剑道,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而人能在上面走的距离取决于自己对剑的理解。
越是深,走的越远。
走是走不完的,那能怎么办?
当然是靠着前人的积累迅速拔高自己,他们所理解的剑法,不断汲取,就像一个参天大树一样,想要生长起来,如果脱离土壤里面的养份,这是空中楼宇,没有根基的。
想要长得高,除了自己往土里挖,还要有人施肥。
自己挖就是自己理解剑法,别人施肥就是学习别人的剑法书籍。
很简单的道理了,这跟一直学别人的剑法一点都不冲突。
彻夜思考,杨正标看着缓缓醒过来的老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忽略了老廖,这一思考时间流逝飞快。
老廖迷糊糊睁开一丝眼,随后清醒过来,“诶,不对,我刚刚做梦梦见你喊我出事了。”
想着应该是昨晚的事情,杨正标解释道:“是真的,昨晚来了一个奇怪的精灵,像一只火鸡,被我打跑了。当时我喊醒你,但是你又昏过去了。”
“精灵?”老廖顿时清醒起来,“跟火有关?南方火焰精灵还挺少见的,来找我们做什么?”
杨正标摇头:“不清楚,看样子就感觉不对劲,我就赶走了,这个精灵不仅外貌一只鸡,性格也像高傲的公鸡,真让人不爽,估计老廖你看到也会给它来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