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所有人的目光。
陈帆起身,走到台前来。
和陈帆邻桌的参会人员,都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侧到一边给他让路。
陈帆没做一句解释,只是边走边回顾和梳理着证明过程。
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在座的诸位不都是傻子,相信自己的报告会结束不久,就能真相大白。
在场的人,有的震惊的合不拢嘴,有的呆呆望着前方失神。
戈伯特教授还挂在讲台上,但陈帆来时,他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两步。
但报告厅内,到处是为黎曼猜想慕名而来的数学家们,别说多余的位置了,就连过道处都加了额外的座椅。
戈伯特可以下讲台。
但他又要回到哪里呢?
没办法,他只能杵在演讲台的最右边,不知如何是好。
陈帆到底高估了戈伯特的水平:
他原本计划,是在戈伯特抄袭的论文基础上,更正并讲解自己的证明。
但他太差劲儿了,论文的核心内容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一些小的论证项目,还被他兜了无数的圈子。
就算要用一页页临场批注和修改,也是个浩大的工程。
莉莉安忽然站起来呼叫工作人员:
“我在Arvix上阅读过陈帆的论文原着,并且做成了PPT。”
“在U盘上,希望对他有帮助。”
工作人员意识到,在戈伯特教授被拆穿的时,现场的秩序就不再是他们能够维护的了。
现在大家都迫切的想知道,这份论文的原稿件写了什么。
工作人员选择去取莉莉安的U盘。
现场绝大多数人,都已经被陈帆先前的表现所折服:
“有原稿吗?”
“那位女士说,貌似在Arvix上有论文的原稿……”
“这么牛B的世界级猜想证明,为什么我从来没看到过。”
“没办法,有关黎曼猜想‘民科’类的证明实在是太多了,鱼龙混杂。”
“我们该如何找到他的论文?”
这时候,最早和陈帆认识的麦克立了大功,他扯着嗓子在会场喊:
“ChenFan!”
“论文的作者叫陈帆!”
在场的诸位也顾不上是否礼貌,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甚至从桌斗里拿出电脑,全在Arvix上搜索着。
大家很快找到了陈帆的名字。
这个账号很敷衍:
头像是注册账号时系统默认的灰西装小人;信息也只填了几个必填项。
只有作品栏内硬核的挂着一篇:
《黎曼猜想的证明》。
简简单单。
清清爽爽。
典型的字少事大类型。
不少人揉揉眼睛,再看系统按照信息,自动为陈帆生成的介绍:
ChenFan,
LinChuan No.2 Middle School.
违和感更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