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静夜星辉映梦来,稚童扶摇随风起(1 / 2)一缘记首页

冲下青山,徐一缘收拾脚步,徜徉在落日的余晖里,穿过了竹林,走过了田埂,踏在了一条乡间的大道上。驻足在黄泥铸就的大道上,抬眼远望,三四米宽的大道隔开了两侧的沃田,远处阡陌纵横,三五农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沿着大道,徐一缘踱步向前走去,目之所及,四五百米外的大道衍生出来一条十来米长的小径,小径尽头伫立着一座宅舍,宅舍面朝开阔的田野,背靠一座并不算陡峭但宏伟的大山,这就是徐一缘的故乡。

田铺情,迟种芸,末夏开来醉蝉鸣,吟!吟!吟!

蜂蝶影,浆成行,夕阳西下梦鹿吟,情!情!情!

两侧田野内的油菜花好似金黄色的波浪,随风荡漾,鼻尖传来清新甜美的油菜花香逐渐抚平徐一缘激荡的心房。

看着面前的院子,有院无墙,铺着一层薄水泥的地面,中间因长期晾晒农作物而愈发油光蹭亮,偶见的色差体现着修补的痕迹,四周边角处长着斑驳的青苔。随着目光往上,一座并不大的宅舍矗立着,黄泥砌的宅墙,边角处偶见裸露的竹篾,倾斜的屋面上铺满了整齐的麦秆。

不知何时,太阳已完全不见踪影,月亮将升未升,堂屋的大门敞开着,晦暗的灯光下,映照着屋内一位老人朦胧的身影,看着他用高粱杆自制的扫帚缓缓扫过屋内,徐一缘竟情不能自已。老人似是发现了站在院外的他,停罢手里的活计,走出屋来,说到:“缘缘,还站在外面干嘛,赶紧进来吃饭洛。”

徐一缘向着爷爷走近,只见爷爷上身着一件洗的发白的军绿色背杉,下身是一件青色的麻布中山裤,脚上穿着手工缝制的黑色布鞋。泛白的短发,微挺的鼻梁,脸上爬满的皱纹,映衬着爷爷长而不尖的脸霞,一只紧紧闭上的眼睛是爷爷永远的功勋。

徐一缘好像从来没有这样仔细的打量过爷爷,想象着一米七多的爷爷年轻时的模样,那一定也是一个相当俊俏的帅小伙吧。徐一缘跟着爷爷进屋,看着爷爷略微佝偻的身子跨过了木质的门槛,跨过了屋外到屋内的距离,似乎跨过了几十年的饱经风霜。

走进并不算宽敞的堂屋,黄土夯实的地面上摆放着一张四方桌,桌下有着四条木质的长凳,右手边石砌的灶台还散发着微微的余温,火钳斜放在灰坑内,柴薪背靠着粗糙的土墙,低瓦数的灯泡散发着昏黄的灯光,布帘遮掩的门洞通向东南的三两间卧室,一切陈旧的颜色都在散发着家的温馨,映照着稚嫩的他。

徐一缘坐在木质的长条凳上,四方桌上已盛好了两碗红薯稀饭,一小碗自制泡菜,一碗清炒红薯藤。长大后,有干饭徐一缘绝对不吃稀饭,几乎没再吃过带红薯的混合饭,并不是不喜欢,而是小时候吃怕了,不管稀饭也好,干饭也罢,反正小时候是红薯多米饭少。现在再看着这些所谓简陋的饭菜,有一种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

一边吃饭,一边听着爷爷的唠叨:“你呀,在外面玩小心点,别磕碰着了,你奶奶啊,晚上又跑到你隔壁二叔家去了,叫也叫不回来,都分家这么久了,老是去你二叔家蹭饭还看不够你二婶的脸色麼,哎,这也不怪她,自从以前大病了一场,这脑子就有点不正常了,只能勉强听得懂话。你爸打电话回来了,我下午去小卖部打长牌接的电话,等下次照相的走到我们村里来,到时候拍张照片给你爸妈寄过去,他们想缘缘了,你爸说9月份开学前他会把学费跟生活费一起打到存折里,到时候我再去取。等过几天,等我把山上的几亩地收拾了,我们再一起去你外公那边看看你弟弟。抓紧吃吧,吃完饭我们也去你二叔那边看会电视”。

不知不觉,一顿简陋的晚餐就在这样的絮叨声中结束了,爷爷去隔壁二叔家看电视了,徐一缘跟爷爷说累了,想早点休息,就没跟往常一样跟着去。

待爷爷出门后,徐一缘呆呆的坐在门槛上,是啊,爸妈在他五岁的时候就顺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去羊城打工了,五岁的他交给了爷爷带,三岁的弟弟徐天喜交给了外公带。看着院子隔壁伫立着的一座砖瓦房,徐一缘没有映像爷爷徐劲松是什么时候跟他的三个儿子分家的。

隔着院子,望着田野对岸的点点灯火,徐一缘一一分辨着,他们所属对应的分别是哪位亲朋。仰望夜空,漫天星辉充斥苍穹,今夜无月。

介丘下,沃野间,一座宅舍两三钱,白驹不改旧颜色,新人日暮把家还,古今凡尘风霜事,各有难,俱付笑谈间。

夜色寒,晚风残,数盏灯辉几多闲?前事如风随境迁,花开花落年复年,世事纷扰似云烟?何须问,不渝此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