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讲了京城那边出了很多个体工商户,关于这些个体户的社会地位,评价和赚钱之类的事,顺带提醒他们,如果将来春城开放市场,也可以考摆摊或者开铺子做生意。
对此,哥哥们倒也不排斥,特别是在听说李怡和人合伙开了一个鞋店之后,想到李怡在短短一年内,已经赚到了钱,还要借给他们买房的事,对做生意的就越发感兴趣了。
两位哥哥都表示要买那种临街带铺子的房子,这样除了可以收租金之外,万一自家人想做生意也有地方,李怡非常支持他们这一决定。
初二两位姐姐带着家人回娘家,李正安把剩下的两只大献鸡也杀了,一只清炖,一只剁成块黄焖。
老两口和李怡又发了一圈压岁钱,两个姑爷受到了李正安夫妇的热情款待,心里十分熨帖,觉得回去要加倍对媳妇好才对得起岳丈一家。
饭后依然是同样的话题,房子和当前的经济形式。
明天是初三,李怡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舅家走亲戚,因此和两个姐姐约好初四一起去看房。
下午李清和李林都提前从岳家回来,本就是为了商谈买房的事情,听说后自然也是要一起了。
到最后,李正安和诗语凝不放心,也想去看看房子,毕竟那可是关乎人生的大事,因此到最后,一致决定趁着明天有假,全家出动去看房。
至于大舅家,李正安和诗语凝趁着时间还早,在晚饭前过去一趟把年礼送了。
于是晚饭就交给了兄妹五人,老两口带着年前便准备好的年礼去了南郊的大舅家。
大舅家住的福源公社,就座落在兴安公社西边,那里有淡水湖,渔产比较丰富,老两口带了不少小鱼干和虾米干回来,蔬菜也背了一背篓,都是大舅和舅妈自己种的。
初三早上,兄妹五人再次聚到了一起,李怡把他们掌握的信息汇拢了一下,发现房源还挺多的。
不过房源都是砖木结构的老房,就和李怡家这套老宅一样的,要么就是那种很简陋的平房和筒子楼。
现在大家都稀罕住楼房,尤其是砖混结构的单元楼,只要单位有指标,都会有人抢着要,能拿出来卖的也就是老房子了。
筒子楼不好住,增值潜力较低,所以李怡直接淘汰了。
剩下那些小院,只要是独门独户的,李怡都按路线整理出来,准备顺着去商谈。
筛选了一番后,总共还有十一套房可供选择,李清看上的最多,一共有五套,李林看上的只剩一套,李梦或者说是林俊冬看上的有三套,李忻看上的也有两套。
李怡规划了一下,决定先去离家最近的清风巷去看房。
这套房的位置就在榆林巷隔壁,旁边就是二小和五中,上学方便,离市中心也不远,关键是它原本就留了一间临街的商铺,虽然只有十多平方,但位置很不错。
这套小院结构和榆林巷的老宅差不多,面积却要大得多,是一套完整的二层砖木小院,大大小小共有十间房,去掉一间铺面和一间厨房之后,也有八间房可用。
不用再比较,这套房绝对符合要求,要不是房主要搬到海城跟儿子一家团聚,恐怕也不会舍得卖出去。
这就是李林唯一剩下那套房,没想到这么理想,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这套房以一千八百元成交,约好明天到房管所办理过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