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7章 纯粹的文学写作(4000字大章)(1 / 2)我在现代当文豪首页

渡边是全网知名的读书博主,其中又以b站的粉丝量最多,已经破百万,而促使他成为b站头部读书up主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初那个全面解读《潮汐图》的长视频。

当初在林野发布《潮汐图》没多久,被许子东称为纯文学新生代领袖引起热议的时候,他跟着蹭热度火了一把,吸到了一大波粉丝。

让他没想到的是,在那之后,林野虽然去了日本访学,却频繁出新作,甚至后来被日本媒体也认可为日本纯文学新生代第一人。

这样一来,这个视频就成了他吸量的常青树,逐步由中部读书up主,脱颖而出,成为如今的b站的头部读书博主。

抓住流量密码的他,自然是不同于平时只顾埋头看书的王立云,在《收获》在微博刚发出新刊预告的时候。

眼尖的他就立即发现了封面上一排作者中,有最显眼的“林野”两個大字。

所以几乎是同步,在《收获》发布新刊预告没多久,他就在自己微博和粉丝群发了预告,说下一期就做林野新作《王考》的专题解读。

很快他就发现预约视频的人数不断上涨,心里暗自得意,林野不愧是流量密码,当今读者群体中最受瞩目的存在。

《收获》新刊都还没拿到手,只是发个视频预告,就已经打破他的预约记录了。

但是等到他真的拿到《收获》的时候,他却傻眼了,无他,只是这篇小说,实在太复杂了。

专业编辑出身的他,读第一遍的时候就发现不对劲了。

淦!失策了。

作为一个能把读书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做到百万粉丝的头部up主,他自然知道什么样的文本是好解读的,能吸量的。

故事主线清晰,内容离奇的文本是最好的,而几乎没有情节,叙事还带有意识流,让人摸不清叙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这种文本,是最难解读且没流量的。

而《王考》正是后者。

内心纠结了一会,渡边还是决定要花大力气去做这期解读视频,甚至哪怕不吸量也要做好这期长视频。

之所以这么做,不完全是因为对得起那些预约的粉丝,更主要的是他发现,哪怕自己只是读了第一遍,他也已经被《王考》这篇故事迷住了。

毕竟剥离博主的身份,他也是一个读者,对他而言,这是一部让人目眩神迷的作品,他确信这是座值得好好挖掘的宝山。

不同于一般的读者,进入深山的他,需要带好解构工具,从时间线,人物,地点,逐步逐步解构,将其拆解成顺序时间线的故事。

肝了一个晚上的他,终于确信,这下自己是真的彻底拆解完了。

家人们谁懂啊,为什么会有二重主题啊,一脸崩溃的渡边看着自己手边拆解下来的主题,更崩溃了。

第一重主题:时间、空间,回忆,死亡,乡土。

第二重主题,创伤,死亡的消解,救赎。

不行,要是这么写稿子的话,这次的视频播放量估计要历史新低,本来纯文学的视频播放量就不高,还遇到这种复杂叙事多元主题的文本。

谁听得下去啊。

这时候,渡边已经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了,作为一个将《王考》反复看了五遍,从一开始的迷惑到如今清晰,并且拆解了每段情节的他。

无比确信一件事,那就是这次的视频必定是观看人数最少的一次。

是的,完全拆解《王考》之后,他已经清晰的认识到,也许这是近二十年来最优秀的短篇小说。

但是阅读这篇小说的门槛对普通读者而言实在是太高了,这也就注定了,即使它是这么优秀的作品,也必然不会被人所喜爱。

没有清晰明了的情节,优秀但不够惊艳的语言,让人雨里雾里的记忆与现实交融。

这一切都让渡边相信不同于《竹峰寺》和《潮汐图》的破壁出圈,这次的《王考》必然是只有少数读者才能欣赏并认可的作品。

甚至哪怕是平时有阅读纯文学习惯的人,恐怕也没办法第一时间摸清楚这篇小说的好在哪里。

......

果然两天过后,在发出长达四十分钟的解读视频后,超低的视频完播率,证明了他的想法。

而弹幕上多次出现的刺眼弹幕,诸如:

“听不懂!”、“溜了溜了!”“说的是啥啊?根本听不下去!”

更是验证了他之前的猜测。

这部优秀作品,很可能将会因为它优秀的点反过来而阻碍它成为被大众接受的作品。

虽然很可惜,但这就是纯文学的常态之一,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革命之路》、《复活节游行》,部部都可称之为佳作,却直到他死后才被人认可。

看着自己视频中最低的完播率,渡边叹了口气,既是为自己也是为《王考》可惜。

......

当王武成在林报国教授的课上听到林野的名字的时候,他都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无他,只因当初林野《竹峰寺》一举成名的时候,就有学生在课堂后找到他,想请林报国教授讲讲《竹峰寺》,结果林报国来了一句:

“不过是捡汪曾祺写剩下的,有什么可讲的,你是没吃过好东西啊。”怼的那名学生满脸通红。

后来《潮汐图》把林野拉到了新生代第一人的位置,也把王武城变成了林野第一铁粉(自封)。

不服气林报国对林野态度的他,在一次课堂上自由讨论时,撑起胆子直接向林报国提问他对《潮汐图》的看法。

哪知道相比于上次,这次的林报国点评更为激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用如此敏锐的语言天赋写了个老生常谈的老套故事,浪费天资。”

打这以后,就没人敢在林报国面前提林野了,许多学生和王武成一样,都认为林报国就是看不上年轻作家,对林野有偏见。

没想到这回课堂上,居然能看到这个标题——“论林野《王考》中的死亡书写。”

《王考》?这不是林野新作吗?

说起来这部作品在他们北大读书群中引起的争议还蛮大的,有人认为林野这次新作炫技过多,写得云里雾里,是失败之作。

王武成倒是不同意这个看法,他很明显能感觉到这部作品不一般,并且在读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越发感受到这一点。

他《王考》已读完一个星期整,仍会不时想起这本集子中的某些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