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陈惇思索了一会儿,笑道:“给咱们薇儿讲一个话本好不好?”
“好好,”薇儿眼前一亮:“我爱听话本!”
明代的小说不称小说,称为“拟话本”,这是鲁迅先生给出的名称,在此时应称作话本,鲁迅先生是将明代的小说与宋元话本进行了区分。宋元的话本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代表作就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而明代的话本的体裁与宋元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但与话本又有所不同,所谓“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反应的是市民的生活和价值情趣。
这一回陈惇先问她:“你听过哪些话本?”
“好多呢!”尚薇叽叽喳喳兴奋起来:“李翠莲,董永、瑞仙亭……”
陈惇一怔,脑海中浮现出了一本他这具身体曾经看过的书籍:“《清平山堂话本》?”
洪楩所刻印自编的《清平山堂话本》又叫《六十家小说》,一共六十卷,分为《雨窗集》《长灯集》《随航集》《解闲集》《欹枕集》《醒梦集》,都是收集了元明间的戏剧曲目,保存了大量宋元话本小说,深受读者及说唱艺人的欢迎,尚薇听过的这几出话本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故事,而她也是跟着尚老二从说唱艺人那里听来的。
陈惇闭着眼睛回顾了一遍这本书,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西湖三塔记》听过了吗?”陈惇问道:“就是卯奴和宣赞的故事?”
“那个白衣妇人,化作白蛇的故事!”尚薇道:“我听过!”
《西湖三塔记》就是这六十个话本中的一个故事,而这里面的主人公,倒像是《白蛇传》里的许仙和白娘子的原型——
“只见卯奴变成了乌鸡,婆子是个獭,衣娘子是条白蛇。奚真人道:‘取铁罐来,捉此三个怪物,盛在里面。’封了,把符压住,安在湖中心。奚真人化缘,造成三个石塔,镇住三怪于湖内。至今古迹遗踪尚在。宣赞随了叔叔,与母亲在俗出家,百年而终。”
陈惇想起后世考证,《白蛇传》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记载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清代乾隆年间,方成培改编了三十四出的《雷峰塔传奇》,使故事的主线纲架自此大体完成。
冯梦龙的故事也许就脱胎于《西湖三塔记》,这个故事简直就像是白蛇传的前身。
但现在,冯梦龙还没有出生,《三言二拍》根本没有现世。
陈惇精神一振:“《三塔记》不过是三个妖怪迷惑世人,最终现出原形的故事罢了,今儿哥哥给你讲一个真正的白蛇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