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梓梧州(2 / 2)去有风的长城边首页

梧桐树通常在平原、丘陵及山沟里生长较好。

深根性,植根粗壮。萌芽力弱,一般不宜修剪。

梧桐树生长尚快,寿命较长,能活百年以上。

在生长季节受涝3~5天即烂根致死。发叶较晚,而秋天落叶最早。

对多种有毒气体都有较强抗性。怕病毒病,怕大袋蛾,怕强风。宜植于村边、宅旁、山坡、石灰岩山坡等处。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的性情高洁,也喜欢选择梧桐树这种良木而息。

梧桐树作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

也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观赏植物,点缀于庭园、宅前,也种植作行道树。

叶掌状,裂缺如花。

夏季开花,雌雄同株,花小,淡黄绿色,圆锥花序顶生,盛开时显得鲜艳而明亮。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了梧桐具有降压、止血、降血脂、镇静等作用,常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外伤出血等。

梧桐树的木材轻软,是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

种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油为不干性油,一般可进行烘干使种子风干,水煮,口服有良好的消肿作用。

树皮的纤维洁白,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等。

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称刨花,润发。

叶做土农药,可杀灭蚜虫,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抵抗性。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之名称。

是有诗文记载的最早的著名树种之一。

“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旧园也,一名琴川。”

春秋时期时,吴王夫差也曾建梧桐园于园中植梧桐树。

两汉时,梧桐树被植于皇家宫苑,《西京杂记》中记载:“上林苑桐三,椅桐、梧桐、荆桐。”

“五柞宫西有青梧观,观前有三梧桐树。”

魏晋南北朝时种植梧桐树开始增多,晋·夏侯湛的《桐赋》中有:“有南国之陋寝,植嘉桐乎前庭。”

南朝著名的文人谢眺《游东堂咏桐》一诗中有“孤桐北窗外,高枝百尺余。叶生既婀娜,落叶更扶疏”。写的是在庭院中植桐。

晋时,傅成的《梧桐赋》则述说了门前列行植梧桐树招引凤凰的盛观,有“郁株列而成行,夹二门以骈罗”赋句称道。

大规模的种植梧桐树,则是前秦王苻坚。

《晋书·苻坚载记》载:“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对种植梧桐有“明年三月中,移植于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之论。

唐代时期,种植梧桐树就是极为普遍了。

《隋唐嘉话》中记载:“唐初宫中,少树,孝仁后命种白杨……更树梧桐也。”是于皇宫中种植梧桐树。

诗人李贺的《天上谣》诗中,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也是庭院中种植梧桐树的写照。

宋代种植梧桐树也很多。北宋朱长文于苏州建乐圃,其作《乐圃记》称其园中植有梧桐、松柏等树:“柯叶相幡,与风飘飓,高或参天。”

北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载北宋洛阳名园十九处,多植有梧桐树,最著名的是丛春园,“桐梓桧柏,皆就行列”。

元代时期时,人们多在庭院种植梧桐造景。

丁鹤年的《题凤浦方氏梧竹轩》诗中有:“凤乌曾闻此地过,至今梧竹满丘阿。”

明代时,梧桐树常栽植在庭前、窗前、门侧、行道旁。

王象晋的《二如亭群芳谱》云:梧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赏心悦目,人家斋阁多种之”。

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对庭院中梧桐树配置有“凡静室,前栽碧梧,后栽翠竹。前檐放步,北用暗窗,春冬闭之,以避风雨,夏秋可以开通凉爽。

然碧梧之趣:春冬落叶,以舒负暄融和之乐。夏秋交荫,以蔽炎烁蒸烈之威”之载。

清代时,人们对种植梧桐树的热情依然不减。

陈扶摇的《花镜》中对梧桐树造景有“藤萝掩映,梧竹致清,宜深院孤亭,好乌闲关”之说。

康熙时浙江著名文人高士奇于隐居处嘉兴平湖城建“江村草堂”园林,园中辟有“碧梧蹊”景点,其作《江村草堂记》载:其景是“兰渚后碧梧夹道,行其下者,衣裾尽碧。清露展流,则新枝初引;轻凉微动,则一叶飘空;墅中在在皆有,此地独多”。

李斗《扬州画舫录》记:“临水红霞”景点有“桐轩在飞霞楼后,地多梧桐”之载,此外扬州的张琴溪家的“双桐书屋”和马日珀的行庵等园林也以植梧桐盛名。

近现代以后,梧桐树已经被全国各地广为种植,学校,工厂、公园、风景区、街道两旁等,到处都可以见有梧桐树的身影。

在上下五千年,光阴的故事里,乡土,一直都是人们骨子里的记忆。

取桑梓梧桐中的梓与梧,许红枣在选择梓梧州的植物造景规划上,也是用了心思的。

既对应着容平部落里秋季的特色,又能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