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帝都贵女(1 / 2)重乾皇后传首页

白依阑回府之后将他们商议的结果都讲给了李氏听。李氏不由得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几人的计谋甚为周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似乎已经不需要自己的身影了。李氏又是欣慰又是感怀,她决定这次放手让白卿云和白依阑全盘负责。当听闻蒋语堂的父亲是九州圣手的时候,李氏愣了一下,她没想到,他当年竟然能从那场漫天大火当中带了儿子逃出来,真是万幸。

白依阑折腾了一天,竟然最后在李氏的膝头睡着了。李氏摸着她的头发,看着女儿越发明媚娇艳的脸,心里有着百般的不舍和矛盾。她的阑儿长大了,一天之中经历从峰顶跌到谷底,却仍保持着最纯善的心去送了封于修一程。她在经历巨大的打击后,现在又能斗志昂扬,不得不承认白卿云对她的精神支持是巨大的。李氏不由得问自己,之前总是想把她和卿云藏起来为他们遮风避雨,现在他们的光芒初现,她是否真的能拦的住呢?

这一夜白依阑睡的很实,甚至连梦都没有做。而相反的,在沈宅,白卿云却有些辗转反侧,他忘不了阿狸那滴苦涩的泪,不能忘的还有她泛着粉色的樱唇,触上去轻盈而柔软,又带着丝丝凉意。他的内心又有了挣扎,他甚至自私的想,如果她真的脱离了定远侯府,而他也随她而去,那他们是不是就有可能在一起?或者自己应该接受沈容止的建议,站到一个让任何人都不能欺负她的位置上?他发现这一次再见阿狸,他的心彻底失控了。

太子府里,宇文墨渊一个人喝着闷酒,他甚至停不下来。他想着封于修,今日自己没有为他说半句话,他被处死,自己也不能去送他最后一程,枉称了多年朋友。他亦想着白依阑,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她的窈窕身影,她该怎么办?他怎么能甘心把她拱手让人?他还记得封于修说她不是凡命,不是宇文墨池可以驾驭的,他同样让自己小心她。她不是凡命,他也不是,宇文墨渊自认只有这样的非凡女子才配得上自己这样的未来帝王。宇文墨渊转而又恨恨的想起了宇文墨池,他的野心不小,等自己得了大位那日,一定要让他不得好死。

白依阑在之后的几天按着当初的计划行事,每天都让万萍继续给她送消息,她则手抄一份给白卿云送过去。

白依阑沉下心来,一遍一遍推敲当初在百花宴和漪图阁的情形,一点一点的做着推测。虽然不知道那个女子是谁,但有几点可以推断出来。首先,此人不是白依阑所熟识的,自己没听过她的声音。再次,这个女子身份不低,所以她才有可以做宇文墨池正妃的自信。而这个女子能在赐婚之后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安排好一切,证明在宫里肯定有认识的人,应该是个常入宫的。常入宫的话,而且还是非皇族女子,那必然是得了某个贵人的青眼,不是和后妃娘娘有关,就是和某位公主关系不错。加了料的香和茶水并非完全无迹可寻,但也绝不是常见的毒药,而且药来自南方,很可能这个女子的家里是从南方过来的,或者和南方有某种关系。而最主要的是,她既然打算让自己和大皇子被人撞见,证明那个时间百花宴应该还没有散席,那么在席间突然消失过的人都有最大的可疑。

白依阑心里大概有了方向,接下来她就要从帝都贵女中把这个人翻出来了。她先去找了万萍,她是白依阑在帝都最信赖的朋友,而且两家渊源甚深,她肯定能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这边。

二人聊了许久,这次白依阑明确的告诉万萍,宇文墨池如何想要算计于她算计定远侯府,所以她不能嫁给宇文墨池。万萍听的咬牙切齿,原来一切都是圈套,枉她还觉得他是个足以匹配白依阑的良人。万萍问了白依阑有什么可以帮她。白依阑让她好好回想了一下,除了自己,当时都有哪几个人在綏帝赐婚后从百花宴中途消失过。虽然时间过的比较久,但由于那天发生了赐婚的大事,万萍还是记了个大概。她列出了八人,这还不算上当时在偏殿休息的光禄大夫二女儿王明霞。白依阑依照心中的标准,配合着万萍对各家贵女的背景解析,划去了其中不可能的六人,只剩下三个人:光禄大夫的二女儿王明霞,太常卿的女儿巫紫姳,广信长公主的小女儿薛怀璧。万萍又推荐去问薛良玉,她过目不忘的好本事在贵女圈子里可是出了名的,她肯定能准确说出那天确切有几个人离席的,说不定连她们什么时候离席什么时候回来都能注意到。白依阑想了想,叹息着拒绝了,一是因为她不想动作太大,打草惊蛇。另外,薛良玉的大伯尚的就是广信长公主,也就是说有嫌疑的薛怀璧是她的堂妹,她不能保证薛良玉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她端着茶想了一会儿,现在那个女子并不知道自己那天也在漪图阁,她应该可以正大光明的见见三个有可疑的人,如果能从她们的声音里推断出是哪一个,那就不用费工夫再找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见到三人。白依阑和三人都没有任何交集,万萍也没有。想来想去还是得去找薛良玉,她的交际手段好,人缘在贵女圈子是一等一的,肯定知道有什么聚会这三个人会参加。

二人计定,雷厉风行的决定备了拜帖,这就去找薛良玉。到了郎中令家的时候,薛良玉正在翘首以盼,欢快的挽了二人进屋,嘴里还嗔怪到:“你们这两个小没良心的,这么久不到家里找我玩,今天怎么上门了?是不是想我啦?”

白依阑笑着回应:“是是是,谁让咱们薛大小姐魅力大,小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