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拉拢豪绅,缴税捐款……”
在听完扶苏给出的回答以后,王氏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整个人也有些恍惚。
此时的王氏,正在慢慢咀嚼从扶苏口中说出的这几个字,这几个字虽然简短,但却牵涉颇多。
在王氏看来,这短短的几个字,就是王家的救命稻草。
秦律中明确规定,爵自二级以上,有刑罪则贬,爵自一级以下,有刑罪则已。
通俗一点来讲,就是爵位达到二级以上的,若犯了罪,可以用降低其爵位的方式来进行抵罪,一级及以下爵位者,则先取消其爵位,然后再根据罪名的轻重,慢慢议罪。
扶苏给出的这个建议,如同一道曙光一般,照进了王氏的心,使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毕竟,扶苏十分信奉儒家所倡导的“仁义”思想,以至于身体力行,用极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扶苏才屡次上书劝谏,进而触怒皇帝,使得父子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
对于扶苏的种种行径,王氏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曾屡次劝说扶苏,不要贸然上书劝谏,但扶苏丝毫没有听进去她的话,仍旧我行我素。
见劝说不起作用,王氏也只好绝了劝说的心,专心相夫教子。
在得知扶苏将要旁听这次廷议的消息时,王氏整颗心都揪了起来。
毕竟,朝野上下早就因为分封、郡县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依照她对扶苏的了解,他肯定会选择听从老师淳于越的建议,在这次廷议上支持分封制。
而分封、郡县之争,事关国本,无论站队哪一方,都会得罪剩下一方的人。
王氏出身大族,在政治方面有着天然的敏感性。
正因为如此,她才不希望扶苏踏足这个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她只想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
在思衬许久后,王氏仿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看向扶苏所在的方向,一脸担忧地询问道:“良人提出的这个方法固然是好,可齐地刚定,万一百姓起来举事的话,岂不是……”
扶苏将王氏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在沉吟片刻后,缓缓道:“百姓的手中能有几个钱,既然要刮,那就刮豪绅的钱!”
扶苏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紧跟着补充了一句:“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诸田的名号?”
王氏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了然之色,她对于扶苏提到的齐国诸田也算是有所了解。
因为提到田氏,就不得不提到一件事,即田氏代齐。
由于齐国的末代国君齐康公吕贷耽于酒色,然后被自己的国相田和一步步篡夺大权。
每逢灾荒之年,田氏便会对积极救济国内那些贫穷孤寡,衣食无着的人,然后再通过“大斗借出,小斗收回”的把戏,收买人心。
就这样,在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后,田氏一族的声望,在齐国逐渐达到顶峰。
公元前391年,田和自立为君,并放逐了齐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被周天子封为齐候。
从那以后,田氏正式取代吕氏,获得了诸侯的地位。
齐国临近大海,制盐业十分发达,由齐国生产的桑麻、布帛、鱼盐更是畅销六国。
在齐国最后一任君主,齐王田建投降秦国以后,齐国正式宣告灭亡,但田氏一族的族人在齐地,仍旧有着巨大的声望。
田氏一族的嫡系成员,自然早早就被迁移至咸阳附近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