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7章 讨论与思考(2 / 2)东方:崛起1522首页

但是,红薯生长期长,需要热量多,一年两熟的地只够长一季的红薯,若是缩短生长期,则产量下降。其2000斤的亩产看着不少,鲜红薯的热量只有大米的三分之一,晒干了刚好也只剩三分之一,不如种水稻。而且,这玩意儿刮油,在油水摄入严重不足的时期,把红薯当主食,那感觉可想而知,老一辈的可是有大把人再也不想吃红薯的。

刚才说的是好地,贫瘠的烂地就惨了,折谷几十公斤的亩产才是常态,例如1961年海南岛全岛红薯亩产36公斤(折谷),也不知道都种到了哪里。

再说玉米,后世我国的玉米平均亩产420公斤左右,也没比高粱强多少。且地球上大多数的玉米都作了饲料和工业原料,成为口粮的约15%—20%。在后世我国,进口+种植的玉米只有6.2%被人食用,基本上都是些后来培育的品种,因为早期品种真的不好吃。

那么为什么清末民国初玉米能占近6%的种植面积呢?明明高粱更耐旱耐贫瘠的!虽然它的籽粒容易被鸟偷食,籽粒成熟之后秸秆营养大跌,相对不那么适合当饲料罢了。

言归正传,若是让大明知道能在关外那么北的沼泽地里种植水稻,恐怕李子园偷偷摸摸的蚕食大业要提前暴露。

嘿!李子园摇了摇头,想那么多干嘛,明军四路围剿老努的时候,这么近也没见他们多轻松了。大不了以后想办法整些会迅速退化的种子,或者干脆更换成长生长期的品种,让植物园温室育秧卖苗给农户,顺便给植物园增加些收入。

想到这里,李子园正要开口说话,一个声音突然插了进来:“我倒觉得粮价保持不变更适合我们当前的状况。”

众人转头看去,却是主管渔业部的冯七水。他不等旁人询问,继续说道:“咱们这里从事各行业的收入都不低,只要踏实肯干就能赚不少钱,完全有能力在吃饱穿暖后购买各类商品。”

“北望岛气候寒冷,粮食生产原本便更多困难,成本更高,没必要与南边的粮价看齐。而且,额外的补贴平白加重财政负担,人少的时候还能勉强支撑,等人多了,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漏斗。”

“初来的移民会依惯性,寻求田产耕作,但所有人都能稳定有收入,唯独他们需要冒着风险,获得比别人少的收入,承担更多的兵役劳役,辛苦万分。”

“长此以往,只怕农户们回过味儿来,纷纷弃耕从工。更别说咱们这大部分的公务人员都来自有部分学识的工人。”

“七水言之有理,农民确实辛苦。”金三胖鼓着掌赞同道,“但做工人也并非全无风险。我们的工人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万一哪天产品不受欢迎了,他们随时可能被辞退。或者竞争压力大,整座工厂都关门大吉。”

“而且,据我所知,许多工厂的生产环境可以算得上凶险,他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的!”

“但他们的风险配得上收益。”冯七水微笑着说。

现在出海捕鱼的收益可是相当地高,先前黄员外扬言加大采购力度,前途一片看好。但是,北望岛上鲑鱼的价格与粮价相差无几,若是粮价下跌,鲑鱼的价格势必会受到影响。

鲑鱼价格下跌并不会影响冯七水本人的收入,却会直接导致渔民收入降低,使渔民数量降低或增长乏力,最终影响到渔业部的权利和冯七水本人的权力,由不得他作壁上观。

李子园暂时没想那么多弯弯绕绕,不过他觉得众人所说都有道理,农工皆为根本,他不愿也不能厚此薄彼,此事当如何处理尚需时间思考。

不过,让他哭笑不得的是,好好一个年底分赃总结变成了对未来政策的探讨,着实让人始料未及。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不如顺便对接下来的方向做一些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