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放心,阿兀儿若得活命,今日之战,必为将军传颂……”
“既如此,在下多谢壮士……”
约莫过了半炷香的时间,杨延昭遥望见前方数里之处有一大寨,灯火通明,营中立一旌旗,上书“诸葛”二字。知道已经到了诸葛亮本营。
一路上也未见蜀军其他兵马,杨延昭心下已然大定。想那蜀军倾巢而出,全部去取天水及冀城而去,此刻已经判断出汉军中军必然空虚。
于是,杨延昭将手中虎头湛金枪指向那面旌旗,对众军道。
“诸位一路跟随在下到此,已是不易。此刻不世之功就在眼前,尔等可愿随我冲阵,斩将夺旗?”
“我等愿往!”众羌骑皆以阿兀儿为首,纷纷彻出兵器。一时之间,众骑兵战意昂然,眼中皆有视死如归之意。
杨延昭见士气已起,随即一马当先,朝着蜀营疾冲而去。众军士喊杀鼓噪,纷纷跟上。
一时之间,马蹄声滚滚而来,喊杀声响彻天际。此时正值深夜,汉军士兵正昏昏欲睡之际,忽闻敌军已至,随即高声呼喊道。
“敌袭!敌袭!敌……”
话音未落,那名士兵便被杨延昭手中金枪挑飞到空中,胯下奇骏沙里飞腾空而起,直接越过鹿角,杀入汉军营寨之中。
阿兀儿等人跟随在后,手中长戈拨开鹿角,跟随主将冲入寨中,左冲右突。汉军前寨守将乃是句扶,此时正好迎上杨延昭,战不到十合,句扶便被杨延昭金枪扫落马下,摔的狼狈不堪,被手下亲兵抢救而走。
余下汉军士兵见主将已败,又不知敌兵多少,自相扰乱。只见众羌骑在汉营内纵横驰骤,逢人便杀。各营鼓噪,举火如星,一时之间喊声大震。
早有人将此事报知马岱,马岱大惊,连忙让亲兵将此事报知诸葛亮,自己则率领本部西凉精骑,欲于辕门之处阻截来犯之军。
马岱遥望那为首将领,面覆一物,手执金枪,似乎正是自己族兄马孟起于凉州之乱时丢失之物。心下暗道。
“此枪乃是族兄之物,于凉州之乱时被杨阜所获,莫非来将与杨阜狗贼有旧?”
于是马岱当下燃起了仇恨之火,不等自己兵至,竟是纵马挺枪,直接立于辕门之前。
杨延昭一路直冲到辕门之前,心晓前方乃是诸葛亮所在之处,正欲冲阵之时,但见一位锦衣白马将领,立于辕门之前,睚眦欲裂,死死地盯着自己手中的枪。心下甚是奇异,问道。
“来将可通姓名?”
“吾乃西凉马岱是也,尔乃何人?我兄马孟起之枪为何在你手中?”
“吾名杨六郎,此枪乃是亲人所赠。尔速速退去,尚可留得性命。”
“你说你姓杨?”
马岱一听来人姓杨,又得亲人赠枪,当下大怒,拨马挺枪上前,大声喊道。
“杨阜狗贼的亲人……都该死!”
杨延昭心下一惊,不明白这马岱怎么突然之间暴怒发狂,但是此间乃是战场,不能因此分心,于是当下抖擞精神,迎上这状若疯兽的马岱。
众西凉精骑,皆为马氏族人,听闻和仇人有关之人近在眼前,于是各个纵马上前,与众羌骑战作一团。
马岱被家仇所激,此刻爆发出来的武艺更胜平时,又失去了以往的章法,枪枪都往杨延昭致命之处刺来。
杨延昭身为枪法大家,此刻已经看出了马岱急于取胜的弱点。二人战斗约三十合后,杨延昭刺出一记虚招,同时借助沙里飞快马之优,直接冲入辕门之内。
马岱匆忙之间闪过,见杨延昭已经马入辕门,心下一急,连忙追赶杨延昭而去,却冷不防被杨延昭一记回马枪当胸刺来。
幸亏马岱坐下白马通灵,此刻仿佛已经预知到主人将要遭遇危险,当下抬起前蹄,竟用自己的躯体为马岱挡下这致命一枪。枪起处,白马骤然身亡,马岱猝不及防之间摔落而下。杨延昭见状,便也不再恋战。而是朝着中军之处疾驰而去。
行至中军帐前,杨延昭突然发现了一副奇异景象。
就见前方群营之中,竟无一位兵士把守。群营中间,立一大帐,似是中军本寨。寨中有一文士,身披鹤氅,头戴纶巾,身旁侧立着两位小童。左童子,手捧宝剑;右童子,手捧拂尘。文士面前的桌案之上,摆放着一张古琴。
而那文士,此时似乎正在遥望自己,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此人便是诸葛亮么?”
杨延昭不禁感叹,卧龙风雅当真是旷古烁今,难怪被后世尊崇。杨延昭虽为后世之人,但初见这千古名相的风采,也不免心下为之一动。
且说诸葛亮这边,杨延昭兵至前营之时,他就已然知晓对方所行的正是马谡防备不足的“擒王之策”,此刻的他焚香操琴,正是为了收降杨延昭所做的准备。
杨延昭心下惊疑,望见周围营寨,偃旗息鼓,空无一人。仿佛和辕门之外的喊杀喧嚣格格不入。杨延昭恐其中有诈,一时之间踌躇而不敢近前。
诸葛亮并不答话,而是命童子焚香一炉,随即手抚瑶琴,犹如千年古井,不见波澜。琴弦之上,手指跳动,奏起天籁之音,时而如高山流水,轻盈回响;时而如江河奔腾,滚滚而来。
一曲奏毕,琴声骤然而止,杨延昭登时反应过来,这诸葛亮定是在故弄玄虚。耳听得辕门外的喊杀声音越来越小,于是不再言语,纵马挺枪,直奔诸葛亮而来。
诸葛亮见杨延昭朝着自己杀来,岿然不动,而是轻抚羽扇,对其高声喊道。
“来者可是天水姜伯约?”
“姜伯约已于乱军之中身亡,吾名为杨六郎也,汝乃何人?”
诸葛亮闻言一愣,随即微微一笑,道。
“姜伯约也好,杨六郎也罢。如今在你面前的是,汉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孔明。”
杨延昭忧心其余军寨之内有伏兵,心下防备之际,竟是不由地放慢了脚步,将手中金枪遥遥一指道。
“诸葛孔明,你就不怕,我当下飞出一枪,就能让你当场毙命?”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容依旧,对杨延昭道。
“若是亮即刻身死于此,乃是天命。但今日却非亮之死期,因为足下心怀疑惑,并不会对亮下手……”
杨延昭闻言一愣,竟是也起了兴趣,道。
“在下何惑之有?”
“足下有三惑……”
“哪三惑?”
“足下疑惑自己所为何战,此惑一也。疑惑自己所求何物,此惑二也。疑惑自己究竟该为谁效忠,此惑三也。足下有此三惑,身处战场之中,却犹如独行于深渊之上,尚不知耶?”
杨延昭听得诸葛亮之言,心下为之大震。诸葛亮所说的这三点,正是他至今闷闷不乐的源头所在。但是此刻,二人立场乃是敌对,杨延昭于是冷笑一声,策马挺枪,就朝着诸葛亮杀来。
“死到临头还敢巧言令色,惑我之心。我倒要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枪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