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 血流干(求追读)(1 / 2)南宋生存攻略首页

忽必烈心慕汉文明,读汉书,说汉话,这是后人赞扬忽必烈仁慈无比,非凡伟大的重要证据,把忽必烈一顿吹,吹成了天上的皇,地上的王。

我特么的还真信了。

然而,当许赟做完蒙古帝国的视频,只能说‘呵呵’。

这不过是蒙古人的‘当地化’而已。

蒙古人的当地化,是蒙古五大汗国的共同现象,不是忽必烈独有。

首先实现当地化的就是金帐汗国。

拔都信奉蒙古人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他建立金帐汗国后,并没有改变信仰,依然信奉萨满教,但是他在金帐汗国保护了伊斯兰教。

拔都死后,他弟弟别儿哥接任汗位,不再信奉萨满教,抛弃了长生天,改信伊斯兰教,投入了真主的怀抱。

金帐汗国彻底当地化了。

海都建立的窝阔台汗国,以及察合台汗国,最终全部伊斯兰化了,完成了当地化。

拒绝当地化,会是甚后果?

旭烈兀是一个佛教徒,然而他的母亲克烈氏和他的妻子脱古思可敦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在她们的影响下,旭烈兀灭掉阿拉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建立了伊利汗国后,采取亲近基督教仇视伊斯兰教的国策。

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的大本营,影响极大,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仇视伊斯兰的后果极为严重,国内动荡不休,难以稳定。

因而,在旭烈兀死后,继任的君主们开始弱化基督教,亲近伊斯兰的做法。

第三任君主帖古迭儿,干脆成了伊斯兰教徒,完成了当地化。

他即位后,更是下旨‘吾已即位,吾人即属穆斯林,可以此有幸之事通知报达居民,将以前黑衣大食哈里发时代供给诸道善堂之物归之,切忽违背伊斯兰教法令。’

他已经完成了当地化,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

合赞汗继位后,干脆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伊利汗国最初亲近基督教,仇视穆斯林,就是拒绝当地化,后又不得不当地化,更是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这是因为当地化,是蒙古人的大势所趋,无法更改。

因而,忽必烈读汉书说汉话,是唯一选择。

至于忽必烈是真心爱慕汉文明,还是讨厌,只有天知道。

他不汉化,北方汉人会支持他?

拔教已经去世了,别儿哥汗已经断位,他改变宗教信仰,完成当地化,这事属于极秘,知者极少,汪惟正作为汪德臣的继承人,自是知晓的。

然而,许赟不过是一个宋人,按理说,他不可能知晓,但是许赟一口道破,由不得汪惟正不震惊不已。

许赟瞄了一眼汪惟正,给了一个你猜的眼神。

汪惟正一通瞎猜,又哪里猜得到,唯有闭嘴不说话的份。

孟继堂拔刀,在汪惟正身上一捅,又是一道伤口,鲜血四溅。

这次,汪惟正学乖了,都不需要孟继堂喝斥,立时为忽必烈吹嘘:“你也说了,我们效忠忽必烈宗王是别无选择,忽必烈宗王要成事,需要我们这些世侯,需要北地汉人,因而忽必烈对我们极为信任,此时投效忽必烈宗王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忽必烈要建立自己的势力,必然需要北方汉人的支持,因而此时此刻投效忽必烈是最佳良机,会得到忽必烈信任,会被他重用。

这是天经地义。

然而,许赟嘴角一扯,一脸嘲弄:“忽必烈甚时间相信过汉人?”

汪惟正脖子一梗,信心十足:“忽必烈宗王金莲川幕府里有很多汉人,刘秉忠姚枢杨惟中郝经窦默杨果杨奂宋子贞商挺,以及我师许衡,皆汉人也,他们皆得忽必烈宗王信任。”

这些汉人,都是北方顶级人才,自从进入忽必烈的金莲川幕府后,忽必烈很信任他们,面子给得很足,影响也很大,让人信服。

许赟嘲笑:“他们只是担任幕僚,有掌实权的么?”

汪惟正:“……”

刘秉忠姚枢这些汉人,都是盘盘大才,任何一个都可以独挡一面,然而,他们并没有被委以重任,只不过在金莲川幕府里出谋划策而已。

无一人掌握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