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14 关键词;非遗篇(2 / 2)大话春秋首页

邾(周初~战国)

邾国,又称邾娄国、邹国,曹姓子爵,史称邾子国。

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后裔陆终娶于鬼方氏妹,名曰女嬇,生有6子,第5子名曹安,为曹姓之祖。周武王灭商后,封曹安后人挟于邾,史称“邾挟(朱挟)”或“曹挟”,为邾国开国君主。

虽然自周初立国,到春秋邾君克(仪父)之时都没受周天子册封,国君称“邾君”。齐桓公推行霸业,邾君克积极支持,奔走联络各国,曾夜宿滕国和薛国。周僖王二年(前680年)鄄地会盟后,齐桓公霸业成,为报答邾国,奏请周天子,封邾国为子爵,邾国国君始称“邾子”,邾国始得位列诸侯。

前614年,邾文公迁都于绎(今邹城峄山之南)另立新都,直到战国时为楚所灭。

郑(前806年~前375年)

周厉王子、宣王弟姬友封国

前806年(宣王二十二年,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国于首都镐京附近,国号为郑,都城棫林。

前774年,郑桓公迁郑国于河南建都于新郑。战国初年,被韩国灭亡。郑国立国共计432年,传位24君。

卫(前11世纪~前209年)

周姬姓国首都朝歌淇县、帝丘濮阳。第一代国君康叔封,传44君,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彻底灭亡。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春秋(前770~前476年)

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总共295年。

自东周开始,周朝由强转弱,王室日益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据记载,春秋时期有36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之,52个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80多次。

宿,风姓周分封72国之一

故址在今山东东平,男爵。周庄王十三年、宋湣公八年前684年,强令宿迁于宋。后宋灭宿改称宿邑。

虢(前9世纪~前7世纪)

周初姬姓国,前后有五个。南虢在陕州,北虢在平陆,东虢在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西周末年西虢迁至河南三门峡及山西平陆一带,与南虢合并。

前767年东虢国被郑武公所灭

前687年秦武公灭小虢国

前658年晋献公借道虞亡北虢国

前655年晋献公假道伐虢灭南虢

纪(殷商~前690年)

商朝东方国,姜姓。国都纪今山东寿光。周夷王年间,纪伯谮王烹杀齐哀公两国结仇,前690年纪国灭亡,王室后代以纪为姓。

齐(前1046年~前221年)

西周姜姓侯爵,国都临淄。分吕齐和田齐两个时期,疆域位于现今山东东北,河北南部。始封君为太公望吕尚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

公元前334年,齐侯田因齐称王。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

莒(?~前431年)

别名姑幕,周诸侯国子爵,初为嬴姓后为己姓,东夷中最强的古国。建都于计,至春秋初迁都莒,传23世,其中都计近300年。

莒国的公族子孙以国都地名为姓,取一个计字,世代承继。

周考王十年(前431年)楚国势力扩张到淮上,灭蔡后,进而灭莒,后疑复国被齐所灭。

夷,古夷国之都,在今山东即墨县西,夷为妘姓国,古时夷多用为泛称,此为特指。

戎,即有娀氏,风姓己氏任氏,出自上古东夷太皞(伏羲氏)之后。在今山东省曹县北部。姜太公立国之后,长期为齐国附庸。

向,姜姓。本在淮水流域沛郡,后迁向城莒南,再迁莒国境内。

极,西周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初为鲁国庸,隐公二年(前721年),鲁大夫展无骇率师灭极国。后人认为极是戎人国家:“极,戎邑也。”

国者,初文为“或”,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与表示疆界的“囗(wéi)”组成,会“武器保卫邑外四方”之义。

“国”本义指有疆界的地区,引申指某一地区。又引申指分封诸侯国。

尽此以为非遗之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