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乏了?歇会儿可好?”他问。
“嗯。”她答,话音刚落,面前便伸来了一只清俊如玉的手。
二人携手起身,同往帐中去了。
彩娥和小安子互看了一眼,会心一笑,便双双领着太监宫女们退了出去,掩了殿门。
*
帝后归来,星罗这个年格外热闹,街张灯结彩,一入夜,从庙市街口望去,人群熙攘,火树银花。
早些年,因海寇猖獗,星罗常年夜禁,这些年海师强盛,贼寇四散,州城的夜禁逐渐松弛,官府于灶王节至元节大开庙市,准百姓欢闹游玩。
庙市店肆大开,字画珍玩、胭脂头面、果子酒茶、泥孩窗花、春联画灯、嘌唱算卦、说书搏戏,无一不有,旗面林立。吆喝声不绝于耳,几个孩童唱着送灶的童谣挤过熙攘的人群,结伴奔着一家卖糖的铺子跑去,铺子里,刚熬好的灶糖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糖香。
“起锅拔丝喽——挂灶糖——”一个老翁唱着调子吆喝了一声,铺子里出来个笑容慈祥的老婆婆,夫妻一起将热气腾腾的糖饴挂撑架抻扭扣拉。
孩童们拍着手,想挤到撑架跟前儿去,却被爹娘们拽住——糖铺门前立着一对神仙男女。
男子玉冠博带,月袖拢着灯火,半张容颜惊世,风华雍容绝代。女子面覆薄纱,风姿清卓,男子陪在一旁,将一袖月色、如萤灯火皆送与她为伴,铺子里飘出的热气里拢着两人,这热闹人间忽然便好似天宫阙。
两人观摩着老夫妇做灶糖的手艺,四周无敢近前打扰之人,过了一会儿,老翁拉好糖条,剪下一段红绳儿,用红绳儿把糖条绞成段,一块块儿灶糖便做好了。
老婆婆取来一张麻油纸,将灶糖包好,奉给女子,笑道:“这位姑娘久等了,这是您要的灶糖。”
“婆婆客气。”女子接过纸包,回身望见眼巴巴地望着糖的孩童们,不由一笑,随即将纸包打开,蹲下身来问道,“有谁要吃糖?”
孩童们早馋了,一听有糖吃,不顾爹娘们拦着,纷纷跑到女子面前讨糖。新出锅的灶糖像一颗颗小瓜,热热乎乎,糖香扑鼻,铺子里飘出的热气模糊了女子清冷的眉眼,亦令男子的笑意愈发缱绻。
待孩童们散去,女子手里的灶糖不多不少,恰巧剩了两块。她起身看向男子,两人相视而笑。而后,女子将糖重新包好扎起,像系荷包般用红绳儿系在了腰间。男子在铺摊搁下一只银元宝,不待老夫妻惊呼找兑不出,两人便相携而去,走入了流萤般的灯火里,一路去得远了。
两人虽遮掩着面容,但气度非凡,着实惹眼,庙市卖胭脂头面的、字画珍玩的,见到两人无不高声招徕,盼求一顾。但两人只在小摊子流连,买了对子,挑了窗花,而后走出庙市最繁华的地段,往一家铁匠铺去了。
这家铁匠铺是星罗的老字号,铺子里灯火通明,十几个伙计光着膀子捶打着铁器,正忙得热火朝天。
两人径直朝一个老铁匠走去,女子道:“掌柜的,可否打个物件?”
“不打不打,年关了,二位想打,年后请早。”老铁匠抡着锤子,眼皮子抬了一下,虽被来者的容貌气度惊了一惊,却未放在心。
星罗遍地富商大贾,这二人瞧着眼生,听口音也非星罗人士,八成是哪个外地商队的少东家,听说帝后驾临,便打算留在星罗过年,沾沾贵气。这样的商队今年多着,哪能伺候得过来?
老铁匠也不怕得罪人,寻常外乡人进了铺子,大多以为他只是个铁匠,这二人一进铺子就直呼他为掌柜,显然来之前就打听过了,那就应该知道这家铺子官匪通吃,识相的就别惹事。
“此物急用,劳烦掌柜行个方便。”男子语气温和,说话间一抬手,指间隐约有枚金叶子一显,但尚未出手,便被女子瞪了一眼,眼神刀子似的在男子的腕间抹了抹,不见血光,但觉寒意,男子愣了愣,虽不惧那眼刀,却将金叶子收了回去。
老铁匠眼神毒辣,仅凭一瞥便看出男子手中那枚金叶子的工、色皆是市面儿难得一见的之品,只怕放在魏家都算稀罕物儿。他心里不由咯噔一声,正待细细打量二人,就见女子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递到了他面前。
女子道:“劳烦掌柜的先看图样。”
老铁匠下意识地接入手中,打开一看,目光登时一亮!只见图画着个炉架,瞧着像烤架,却非寻常泥炉铁架。此物甚是精巧方便,有盖帽、旁有搁板、下可置物、底有四轮,更为精巧的是,那烤网可滑动,盖帽也并非只有防尘挡风之效,其平放后亦可为炉,两旁的搁板可收可放,机关、接窍、滑道以及刀铲针夹等物,皆有图样明示,甚是详尽。
“年前可能打好?”女子直截了当地问,笃定店家会接这笔生意。
“呃……敢问姑娘,此图乃何人所画?”老铁匠未给准话,只是试探道。
女子道:“近在眼前。”
老铁匠闻言一愣,又打量了女子一番,这才换一副笑脸,说道:“姑娘才高,失敬失敬。”
“年前可能打好?”女子又问。
老铁匠道:“姑娘放心,至多五日,一定打好,供您查验!只是不知……”
他搓着手,眼底藏着黠光,这才显露出了几分掌柜的精明。
“不知可否准贵铺依图样多打些,货与别家,是吧?”女子心如明镜。
“姑娘通透!”老铁匠眉开眼笑,却暗自松了口气。方才瞧见那枚金叶子,他还猜疑这二人是官家贵人,但几番试探下来,瞧此女独具匠心,且谙商道,可见应是行商之人,那这生意就可谈了,“图中之物甚是精巧,姑娘若准小铺多打,此物小铺分文不取,如何?”
老铁匠看得出女子不喜寒暄虚礼,也就不言那“此前多有怠慢,烦请雅堂坐,烹茶赔罪”的客套话,就在这儿谈,开门见山,绝不啰嗦。
不料女子听后嘴角微扬,面色甚淡,“听闻贵铺是老字号了,掌柜的如此谈生意,怕是不厚道。此物精巧,一旦面市,富贵之家竞相争买,贵铺获利必丰,只想免费交付一件成品,胃口是否大了些?”
听闻此言,老铁匠越发确信女子是到星罗行商之人,于是笑道:“姑娘此言差矣,既然姑娘也是生意人,那就理应知道,图中之物虽然精巧,却非难以匠造之物,一旦面市,仿品必多,小铺也就能赚一茬儿的银子,小利可获,却难生巨财啊……”
“未必吧?利薄利丰要看数目,掌柜的只道多打,却只字不提数目,心里未必没打算盘吧?眼下临近年关,即便闭门赶工也造不出多少,不如且造且等,待来年节时,一并面市。星罗遍地富贾,奇货可居,物贵利丰,纵然只赚一茬银子,也是巨财了。”
“……”未料到心思会被看穿,老铁匠不由一愣。
女子道:“看来,掌柜的欺我是外乡人,并无诚心谈这桩生意,既如此,那就罢了。”
说话间,她抽回图纸,冷声道:“此图掌柜的已然过目,我走之后,若星罗市面儿出现此物,咱们就刺史府公堂见!”
说罢,她转身就走,袖风凌厉,势若白雷!
“哎!姑娘留步!”老铁匠赶忙从打铁台后绕了出来,他口中唤着留步,眼却瞥向男子,只见男子不言也不语,对此事态含笑静观,颇有纳凉看戏之意。
此人气度着实尊贵,老铁匠心里又没底了——这二人既然知道这铺子在星罗地头儿是老字号,却敢说州衙见,怕不是在官府里有人?毕竟这女子虽然像是个行商之人,但这男子却怎么瞧都不像,可别是哪位官家贵人……如今,帝后就在星罗,临近年关,闹出事儿来,刺史大人脸无光不说,怕也不敢徇私,眼下还是以和为贵的好。
思及此处,老铁匠越发和善地道:“鄙人思量不周,姑娘见谅,这桩生意姑娘想怎么谈尽管说,生意本就在于谈嘛。”
女子顿住脚步,回身说道:“贵铺要么按账分利,要么买断图样。若买断,锻造多少,获利几何,我概不过问。若分利,需立文契,一式两份,供我们随时验账。”
嗬!
老铁匠再三打量起了女子,对其身份再无半分怀疑,“不知姑娘是哪家商号的东家?”
“岭南。”
“那贵商号此番前来星罗是打算开办分号,在此久居,还是……”
“有此打算,尚在考察,年后还需回趟岭南。”
“哦……”老铁匠点了点头,岭南那边儿因与大图开通商路,近年来冒出许多富商大贾,怪不得这女子面生,“既然贵商号事忙,那为了一茬子买卖操心账目岂不麻烦?鄙人愿买下姑娘手中的图样,姑娘以为如何?”
做生意的,谁家没有本暗帐?账目自然是不好拿给外人查验,买下图样要方便得多。
老铁匠心里打着算盘,没瞧见男子闲倚门扉,眼帘微垂,内藏笑意。
只听女子道:“那就如此吧。”
“好!姑娘请随我来。”老铁匠将女子引至柜台,拨弄了几下算盘,推至女子面前,殷勤地笑道,“这个数儿,姑娘以为如何?不瞒姑娘,鄙人诚心想与贵商号交个朋友,这个数目可是友谊价,只盼日后贵商号在本地开办了分号,姑娘再有巧思,咱们再合作。”
女子看了眼算盘,未再讨价,很干脆地点了头,“好。”
老铁匠大喜,即命账房去取银票,自己取来笔墨,写了文契,一式两份,一手交银票,一手交图样,一桩生意就这么做成了。
老铁匠想请二人入后院儿雅堂用茶,女子无意,就此告辞。
“敢问姑娘雅舍何处?物件打好了,鄙店遣人送去。”老铁匠问,不乏打探之意。
“不必了,二十八日一早,自会有人来取。”女子说罢,便与男子出了铺子,走入了熙攘的人群。
庙市街尾的一条巷子里候着辆马车,两人了马车,帘子一放下,步惜欢就摘下面具,笑了起来。
今夜出宫逛庙会本是句玩笑话,可她傍晚时画了幅图样,执意要自己来铁匠铺看看,他便陪她来了,没想到看了一出好戏。
暮青由着步惜欢笑,把那三千两银票从袖中取出,递了过去,“喏,交国库了。”
步惜欢瞧见银票,笑声愈发恣意。
暮青道:“我知道没必要,可你难得出来一回,总得叫你体验一回民间的日子。”
步惜欢止住笑声,荧荧灯火斜照进窗来,人间儿女的绵绵情意仿佛都在男子的一双眸底,化不开,道不尽。她执意要来铁匠铺,他还以为她是担心侍卫们与店家说不明白图中的一些关窍,没想到是存了这般心思。
“那等退休,咱们就以行商的名号游历四海,可好?”他为她揭下面纱,定定地望着她笑问。
马车行驶了起来,马蹄踏着青砖,二人的话音伴着慢慢悠悠的车轱辘声传了出来。
“嗯,这主意倒是可行,游历四海总得花银子,咱们自力更生,不耗国库钱粮。”
“……不仅如此,商号开办起来,还能缴纳赋税,充实国库?”
“当然。”
“路顺道再体察体察吏治民情,密报朝廷?”
“不错。”
“若路遇冤情,顺手办几桩案子就更好了,然否?”
“甚好。”
马车驶出巷子进了街市,喧声入耳,仍掩不住车里的笑声。这笑声低沉好听,醉人至极,惹得庙市路过的少女纷纷侧目,却见马车载着笑声驶入了画灯人影中,风拂开小窗锦帘,有路人隐约瞧见车里坐着一对俊俏男女,女子解开红绳打开荷包,取出两块灶糖,与男子一人一块,两人吃着糖瞧着夜景坐着马车,慢慢悠悠地归家去了。
*
腊月二十八。
一大清早,一辆马车就停在了铁匠铺后门,伙计抬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大物件儿放进了马车里。马车驶街市后,三拐两绕,没往广林苑去,而是停在了镇南大将军府后门。
海师护驾回国是大功一件,任谁都知道帝后回京后必有封赏,魏府这几日宾客盈门,门槛儿都快被踏破了。都年尾了,一大清早,仍有不少官商府第的下人前来递帖子送年货,不料全都吃了闭门羹,府丁传话说夫人昨夜偶染风寒,今日不见客。
而府里,内宅的门紧闭着,府丁丫鬟们捧膳奉茶,步伐匆匆,气氛如弓在弦,甚是紧张。
揽远居乃大将军魏卓之与夫人萧芳成婚后的居所,园中之景不似其名般气象旷达,倒是秀色幽雅,清芬闲净。
挹翠堂内,堂门大敞,茶果飘香,桌摆满了星罗风味的早茶,暮青一边用着早膳一边说道:“几拨儿了?”
召见命妇那日,人多不便,她没能与萧芳闲聊,这几日在广林苑中翻阅星罗积压的案卷,召见推官仵作,教示办案方要,着实没闲着,今日趁着出宫验货才有时间来趟魏府,本以为萧芳的性子是不喜见人的,魏卓之应会知会同僚,少些不必要的走动,没想到一大早就见到这样的热闹景象。
“都是冲着圣眷来的。”萧芳伴着凤驾一同用膳,身穿着燕居服,脂粉未施,比起那日在广林苑中觐见时,少了礼数的拘谨,倒似当年在都督府时那般。
对萧芳而言,此生的苦难是从离开玉春楼那天才结束的,而那对她有恩的女子今日就坐在面前,即便不拘礼数,她也依旧满怀敬意,“您放心,我在此一切都好。家翁为人宽厚,府中下人和善,这么多年了,星罗百姓仍念着当年萧家军抗击海寇之恩,待我甚是热络,将士们也都敬重我。成婚那日我曾想,兴许这辈子的苦难都在盛京遭尽了。”
暮青点了点头,夹了只虾珍包子尝了口。
“只是我这身子难孕,对不住魏家。”萧芳叹了一声,堂外日照庭花,她的神情却落寞如秋,“原想着为他纳房良妾,奈何他不肯,三月初奉旨出海前,还因此事争执过。”
“那你现在还有此念头吗?”暮青问。
萧芳缓缓摇头,苦涩地笑了笑,“他出海,一走就是大半年,我终日眺望海,才明白了自己的心意。他回来后,说可从族里过继一子,家翁也有此意。”
“……也好。”暮青垂着眼帘道,萧芳不是难孕,而是不宜有孕,否则会有险。
此事暮青也是近日才知晓的,小年次日,她本想来魏府看望萧芳,顺道请梅婆婆为她诊诊脉,不料步惜欢拦着她,这才告诉了她魏府的实情。
比起子嗣,魏卓之更看重发妻之命,虽说瞒着萧芳不对,但也能理解。若萧芳知道实情,只怕拼性命也要给魏家留个后人,而魏卓之并不想让爱妻冒险。此事谁也当不了判官,唯能看出魏卓之与萧芳彼此有情,那她也就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她的闺中友人不多,只姚惠青与萧芳二人,如今萧芳安好,唯有姚惠青让人牵挂了。
萧芳也挂念姚惠青,盛京之变那日,若无姚惠青之计,她出不了城。这些年,她也盼着她回来,但她没提——海之事她听说了,真是步步艰险,如今拨云见日,实不忍心为皇后添忧。最操心姚姑娘渡江一事的人莫过于皇后,又何必多言?
暮青和萧芳皆是寡言之人,两人同桌用了一顿早膳,话无三两句,但知彼此皆好,也就放了心。
早膳过后,萧芳只陪暮青在后花园里走了走,不敢留她太久。帝后大驾年后启程,这几日皇后提点星罗刑狱,政务甚是繁忙,能在魏府见一面实属不易,岂敢久留?
暮青果然没有久留,尽管知道这一面之后,再见不知会是何年何月了,但她还是离开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人安好,知此足矣!
途经海港时,暮青挑开帘子望了眼海,往来的楼船巨帆遮了她想眺望的那片海,而那个人……此生应当不会再见了,他大败而去,姚惠青过江一事不知会不会有变数,一切的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消息总有一日会来的。
北燕离星罗山海迢迢,消息不会那么快就传来,腊月三十一早,监察院有关地方的一些密奏先到了广林苑。
大过年的,步惜欢反倒忙了起来,他六月离京,已有半年之久,朝政积压在所难免,尤其是御驾亲征之后,至朝廷,下至地方,总会有些人、有些动作值得注意。
暮青出了大殿,留步惜欢独自理政,今日除夕,她很忙。
晌午,几盘家常小菜端入殿内,为挤时间给步惜欢批折子,午膳菜式简单,却是暮青亲自下的厨。用过午膳,步惜欢又埋首奏折之中,暮青则命宫人们将新打好的架子抬到揽月亭下,亭子在延祥宫西南角,松石为掩,花木为伴,步惜欢在殿内批折子,一抬眼便能瞧见亭外人,亭外的人声却不会扰到他。
暮青命太监们抱来木柴,在假山后掘地为坑,就地炼炭,又指导宫女们研磨香辛料,亲自调制配料、腌制食材,诸事准备妥当时,已是日暮时分了。
步惜欢合最后一封密奏,转头望向窗外,见云霞漫天,繁花如火,暮青立在帝家宫苑的亭廊中央,立在朦朦胧胧的烟火气里,飞檐下挂满了画灯,隔着殿窗望去,天红灿,人间热闹,天人间今夕仿佛是同年。
这景象,这些年不知梦里见了多少回,今日终于愿景成真。
“严办。”步惜欢起身绕出御案,话音落下,人已出了大殿。
小安子抱着拂尘立在御案旁,未敢瞥朱批一眼。少顷,御案前多了个人,捧起朱批便纵身离去。小安子恭了恭身,从前的刺卫、影卫头子们,如今可都是监察院的大人们了。
殿外,步惜欢笑道:“好香。”
太监宫女们闻声急忙见驾,暮青一回身,见步惜欢眉宇间无风也无雨,便知诸事已决,于是淡淡地笑道:“日色未落,来得正好,把对子和窗花贴了。”
“谨遵娘子之命。”步惜欢一笑,拨开树下的一串儿宫灯,红袖一舒,若云霞落了人间。
对子和窗花是两人小年夜在庙会亲自挑选的,浆糊是暮青今日亲手熬的,彩娥领着宫女们将一应物什端来,步惜欢和暮青来到延祥宫外,同封对子,共贴窗花,齐掌灯烛,满园灯火亮起来时,日色方尽,灯似繁星,山石后烟雾朦胧,半亭花廊如置仙境。
暮青到了亭下,开炉布炭,步惜欢伴在一旁看了眼食材,未见到御宴常见的熊掌鹿腿、乳猪羊羔、鹰雁野雉,多的是海虾鱼贝、菌蔬珍丸,及已腌制好的鸡鸭翅掌、猪羊肉串儿,样数之多,令人意外。
皇宫、王府宴席的烤品皆是大菜,步惜欢记得儿时在王府里架炉烤鹿肉时使的是三叉大架,鹿腿架于其间,需两个厨子左右协力方可转动,而今夜的食材多以铁针串之,甚是精巧,不知下手有何规矩。
暮青见步惜欢想尝试却又有所顾忌,不由打趣道:“陛下华袍博带的,怎食得人间烟火?待会儿炭火星子飞起来,仔细点着龙袍。”
她边说边拨弄着炭火,眸底的笑意被火点亮,温暖绚烂。
步惜欢看得有些失神,回过神来后,耳根已被火烤得有些发红,他转身离去,走过那挂满画灯的庭道,红袖乘着夜风荡起,满树灯火如九霄。
暮青望着步惜欢略显窘迫的步伐,低头一笑,架网烧热后便取了些串好的五花肉烤了起来。这肉是她精心挑选的,脂肪均匀,红白分明,经果木炭火一熏,肉香四溢,再经秘制香料一激,太监宫女们的目光纷纷飘了过来。
“好香。”这时,步惜欢的声音传来。
暮青循声望去,不由一怔,只见男子立在廊檐下的灯火里,一身戎衣,墨玉冠,赤襟袍,玄甲袖,长靿靴,素日里那慵懒入骨的气质忽然便添了几分飒爽英拔。
头一回见步惜欢穿戎装,暮青呆了片刻,烤肉油香四溢,滴入炭槽,火苗蹭的冒了起来。
“当心!”步惜欢黑风般掠来,话音落下,人已在暮青身旁,并接过了她手中的差事。烤针装着木把手,烫不着人,步惜欢翻烤了两下,笑问,“什么料这么香?”
暮青道:“胡椒、花椒、大小茴香、山柰、豆蔻、玉桂、砂仁、木香、丁子香、芝麻、盐。”
步惜欢转头看来,目光讶异。
“差不多了。”暮青适时提醒,一个眼神便制止了捧盘前来的宫女,说道,“试试看?”
“……在此?”
“在炉子边儿现烤现吃最香,试试?”
步惜欢一笑,小心地试了试温,待觉得不烫口了才递了一支给暮青,两人一起尝了一口。食材和香料皆是暮青精心选制的,一入口,外酥里嫩,香而不腻,步惜欢扬了扬眉,神色惊艳,“果真与王府里的滋味儿不同。”
暮青笑了笑,胡椒和小茴香是从关外传入的,价比黄金,唯有皇亲权臣用得起,当年的恒王府里必然是有的,只是大兴的辛料以葱、姜、花椒等物为主,香料则以八角、玉桂、陈皮等物为主,后世一些常见的香料如今还只是当作药材用,药膳中可见,日常膳食中则难寻,滋味儿自然与王府里的不同。
趁步惜欢尝着,暮青绕到烤架另一边,夹了几只生蚝扇贝放在了架子。星罗海产丰富,但气候湿热,膳食清淡,以水煮清蒸为主,御膳中虽时有烤鱼,但鲜虾贝类以烤烹制则甚是少见。
步惜欢好奇心起,目不转睛地观摩着,只见没一会儿,炭火便将蚝贝**出了汁水,浓郁的蒜香味儿飘起,夹杂在果木炭香中,伴着焦黄的色泽、咕嘟咕嘟的声响,似山与海于烈火中相逢,未尝便已觉其中滋味儿。
“盘子!”暮青吩咐宫女捧来一只粉瓷大盘,将蚝贝盛入盘中,对步惜欢道,“小心烫。”
小安子麻溜儿地取了只玉碟,从大盘里盛入一只生蚝,而后就犯了难,不知该呈筷子还是汤勺。
步惜欢直接拈起一只来,就着壳儿尝了一只,眼眸顿时被点亮了似的,笑道:“人间真味,莫过于此。”
暮青扬了扬嘴角,又取来鱼虾烤了起来。
观摩了这一会儿,步惜欢早已心痒难耐,他将此前烤好的五花肉放进了盘子里,取了一把羊肉烤了起来,儿时在王府里学的手艺早就生疏了,好在有人示范,他也不算愚钝,不一会儿便摸到了章法,烤罢这样烤那样,兴致极高。
宫人们将帝后烤好的菜品一一端入亭中,揽月亭八面飞檐,檐角各挂着一串儿宫灯,繁光缀天,犹似星落。一把玉壶,两盏酒杯,满桌烤品不及御菜色鲜,却是人间真味。
今夜备的食材甚多,步惜欢和暮青烤足了两人份的,余下的赐给了宫人,今夜守岁,下同乐。
小安子和彩娥笑盈盈地领着太监宫女们谢了恩,而后便扎堆围到了烤架前,一齐动手尝鲜去了。
步惜欢和暮青在亭中入座,执杯对望,默默无言。
今朝此刻,盼了五年了。
“我……我还熬了粥,去给你端来。”暮青受不住这场面,寻了个借口就避开了。
步惜欢失笑,却没拦着,只是耐着性子等。过了会儿,暮青回来,粥一端到他面前,他就愣了愣,随即抬眸看向她,眸底仿佛住着一座仙洲红楼,她在其间,独得温柔。
“呃,待会儿腻了,这粥……解腻。”暮青干巴巴地解释,却让男子的笑意越发缱绻。
这是碗素粥,下的是青菜瓜果,软糯润亮,粥香四溢,闻着像极了她在无名岛熬的那碗粥。
他知道她为何要忙活这一顿,为的是岛那一句“日后,我陪你烤”的诺言,是那一碗他没喝成的粥。
步惜欢未多言,只是起身牵了暮青的手,与她一同坐下,浅斟慢品,这良辰美景眨个眼都觉得是辜负,直等到烛残星移,两人才相携出了揽月亭,一齐在宫苑中散步消食,一路慢悠悠地步行到了回春宫。
据说当年修建广林苑时,工匠偶然凿出一眼泉水,暄暖宜人,故建此宫,初时无名,宣宗皇帝沐浴后,觉得泉水有祛风舒神之效,便赐名回春宫。
暮青远居神殿的这些年里,步惜欢从不准宫人服侍更衣,太监宫女们捧衣入了汤宫,搁至山池边儿便却退而出,候在了殿外。
回春宫依山而建,青壁白泉,锦帐飘香。殿门掩着,帝后的话音传出,隐隐约约,时断时续。
“……明儿一早就要启程,你出了城不是还想骑马?”
“也是,那罢了。”
“别罢……”帝音含着笑意,慵懒哑沉,说不出的勾人夺魄,“这些年,娘子寄归的**经,你我参详参详?”
皇后久未搭话。
“龙翻虎步?”
“……”
“蝉附凤翔?”
“……”
“娘子若无明示,为夫可就自择一式了。”帝音里的笑意越发明盛。
皇后依旧未搭话。
殿内水声叮咚,回音如雨如露,夜风拂过庭廊,吹入殿门,青壁红帐醉了夜色。
半晌,皇后道:“混账!你就不能……挑个简单的?”
这骂声说娇也娇,说柔也柔,总归不似素日清冷。
回应这声嗔骂的唯有笑声,慵懒低沉,如奏夜弦。
夜沉烛红,繁星当空,小安子一甩拂尘,领着宫人们悄悄下了宫阶,站得远了些。
除夕的钟声自远山寺间传来时,回春宫的宫门开了,步惜欢缓步而出,衣袂随风荡起,天如现明月。
宫人们见暮青在步惜欢的臂弯中熟睡着,未敢高贺新年,只行了跪叩礼,待平身时,步惜欢已抱着暮青往偏殿去了。
……
嘉康七年正月初一,星罗百姓涌街头,兵仗羽卫、禁宫侍从护卫着帝后大驾从广林苑行出,浩浩荡荡地了长街要道。
玉辂居中缓缓而行,百姓挤在长街两旁,难见帝后真容,只见城门大开,一骑快马从城外疾驰而来,小将满身风尘,一手策马,一手高举奏报,急声道:“报——前线急奏——”
鼓乐声骤停,大驾缓缓停下,奏报层层递至玉辂前,掌事太监接到手中,奉至一侧,在窗边低声道:“陛下。”
窗子应声而开,一只清俊如玉的手伸出,太监将奏报恭恭敬敬地呈了去。
华车内,步惜欢展开急奏掠了一眼,眸光微凝,转手便递给了暮青,“大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