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大棚青菜(1 / 1)新莞人穿越成农家子首页

过了元旦后,天气越来越冷了,人们要是没什么事都基本上不出门,我也一样。在元旦那天把《神雕侠侣》前面十回的手稿给江克洋后,我还是继续写后面的章节。只是没有两天,帮我种大棚青菜的大堂兄还是找上门,说是青菜应该可以上市了,不知如何定价?关于定价这个问题,我以前有想过,这些青菜种起来比较困难,而且是反季节的,比正常的贵两到三倍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还是决定到市集去看一下,再回珠三角农庄看一下再做决定。于是我叫上二强套上马车,直奔县城的集市。一进集市,一眼就看到小叔的那个卤肉摊,想起自己刚穿越过来时做的第一份营生,到现在快一年了,因为自己的带头,现在不但自己的财产已经有近十万两的积蓄,也带动了自己家族里的亲戚、家族里的兄弟也一起挣到了比他们平时多的收入,让家里过上比从前好的生活。村里的族人也不用再为上学而焦虑,而村里的族产也是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想到这些小小的成就,我的心里是高兴的。我没有想太多,走过去和小叔打了招呼,小叔见到我也是觉得有些奇怪,就问:“世龙,你来集市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我回答小叔说:“这不是我们那个农庄里的青菜已经可以采摘了,现在过来集市看一下如何销售!”“现在这边已经没有青菜卖了,只有一些干菜之类的,”小叔回我说。“那好吧,我现在自己进去了解一下!”说完我就走进市集里面去了,天气有点冷,里面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卖东西的人,卖活鸡、活鸭的也有一两档。我试探的过去问了一下价钱,比以前贵了点,说是天气冷了,这些鸡、鸭也是吃得多一点。这也是理由吗?又问,有没有青菜卖?那几个卖鸡、鸭的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说:“小伙子,大冬天哪里有叶菜卖啊?要是有的话,那就发财了!”我连忙摆手说:“大爷,我是嘴巴有点叼,整天想换一下口味,没有就算了。”我没有再到处逛,就跑到集市管理的屋子里,问他们借了笔墨纸砚,写了一张告示:自明天起,本摊位有大量新鲜蔬菜供应,有脉菜、芹菜、香菜、小白菜等,售价为三十文一斤,如果买青菜又买卤肉的话,青菜可按卤肉价(二十八文)一起卖。写完后,给了十几文钱小费管理处的小斯,就拿着告示到了小叔那里,和小叔说:“明天我叫大堂兄世昭过来陪你一起卖你的卤味,”小叔听了有点紧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见此,也不再跟他开玩笑了,我很认真的和小叔说;“明天是叫世昭过来卖菜的,我刚刚也了解了一下,很多人都想吃青菜,却没有办法找到,现在我们可以供应了,价钱就和你的卤肉一样,也卖三十文一斤。”“什么?三十文,那又是比我们卖的肉还贵啊?”小叔有点吃惊的问,我心平气和的说,“小叔,不贵的了,你想想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真的想吃青菜的话,你不是要坐一两个月的时间马车才能到南方吃,而且还不能打包带回来,对吧?现在我们也是买卖自愿的,没有人强买强卖啊!”这样说定后,我把告示贴到摊位的边上,并交待小叔,如果有人问告示的内容,就说明天我们摊位可以提供新鲜的蔬菜出售,售价是三十文一斤,每天只能供应两百斤。

然后我又去醉香楼找了二伯,让他把掌柜请过来,谈一下青菜销售的事,二伯听说是农庄大棚青菜的事,心里也十分期待,毕竟这里面也有他们家三成的股份啊!没过多久,二伯就把掌柜请到账房的屋子里,泡好茶后倒了一杯后,我就开说了:“崔掌柜,生意兴隆啊!想和你谈一桩生意,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哦,世龙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听说你搞了一个珠三角农庄,很是大气啊!”崔掌柜和我寒暄了一下,又说:“有什么好介绍,说来听听?”我马上接口说:“就是的,崔掌柜,我们的农庄现在种了一批反季节青菜,有脉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品种,不知你们有没有兴趣进一点货供你们的食客品尝一下?”“真的吗?”崔掌柜赶紧问,我轻轻的回答说,“真的,你现在有没有空?可以到我们的珠三角农庄实地看一下,如果看不上我的菜也无所谓的!”于是,二伯和崔掌柜带了他们的一个管事和我分别各自驾了自己的马车朝着我们珠三角农庄进发。也没用多久,就到了珠三角农庄的路口,这条路通过黄二强他们整修过以后,现在也变成了双向两车道的大路了,为了好记,我把它叫做珠三角大道。这条路其实也就是一千米左右,我们很快就到了水库大坝了,大坝刚修好半个月,已经开始蓄水了。我们直接到了大棚门口停下来,只见世昭堂兄几个人就迎出来,打过招呼后就带着一众人进去了,由于是白天,棚顶是敞开的,大棚里面种的所有作物都长得郁郁茐茐的,十分喜人。崔掌柜看了这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神情有点恍惚,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是真的,我在一旁也是心情愉悦。就问崔掌柜,“掌柜,怎么样,没骗你吧?”“世龙大侄,你们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这样的办法也想出来,”我心里想,大棚种菜,在这里算是稀罕的事,但在我曾经生活的前世,真的是稀松平常的啊!也从来没有人想过冬天吃不上青菜的事。于是我就说,“也没有什么的了,因为我曾经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在南方那里,一年四季如春,各种瓜果蔬菜应有尽有的,我们这里不南不北的,想一下办法也是可以做到的,也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来,只是不知道结果会如何,现在结果和自己想要的结果差不多,我的心里也是很高兴的。”我们一行人把整个大棚都看了一下,大棚现在有四亩左右(因为开春要育水稻秧苗,叫堂哥做大了一点,反正周围的地我都买下来了)。我和崔掌柜说:“掌柜你也看到了,我们的青菜是分批种下去的,也是分批来采摘的,如果你们酒楼要,我们就提供一部分给你们。”“价钱如何?”掌柜问我,我如实告诉掌柜说:“定价是三十文一斤,你也见到了,种这种反季节的青菜,前期投资也是很大的,也要精心的打理才能种出来。”“这倒也是,三十文一斤也可以接受,你们可以供多少给我们?”掌柜又问我。我想了一下说,“因为我们的面积也不大,每天只可以供给你们五百斤,还有就是我已答应了我小叔在市集零售每天两百斤的量,和他的卤肉捆绑销售。”“这样啊,没事,只要你们能按量给我们就行了,可能还要过上两个月才会新的菜蔬上市啊,你们要一直供给我们啊。”掌柜也提了一些条件,我也欣然同意,让二伯回去后草拟一份供菜协议,约定供菜时间、单价、数量等要素。就这样,二伯他们就先回酒楼了,我继续在农庄和表哥、堂哥们一起,安排好他的工作,堂哥明天开始,每天摘两百斤左右的菜到小叔的卤肉摊卖,价格已经定好,一口价三十文,卖菜的钱每天上交给我记账,到时用来计算分成。小表兄每天摘五百斤青菜送到醉香楼厨房,每次的菜都要过完称才岀门,然后共用一辆牛车把摘好的菜送到目的地。当然,我也粗略估计了一下四亩菜地的收入,每亩地收成约五千斤,四亩合计两万斤左右,合计有六百两银子收入,他们两家各分三成,他们各自就会有一百八十两银子收入。两家人听了我的预估,眼睛睁得老大了,不太相信,但事实却如此,不得不信啊!说完这些话后,我又说了这个反季节青菜只可以做三个月,开春了就不用种了,问他们有没有兴趣继续在农庄做事,发工钱给他们,另外再给一点股份,参与每年的分红。他们当然愿意了,我的计划让老爹做庄主,二堂哥世机做副庄主,大堂哥世昭、三表哥、四表哥一起做管事。让世昭管理四十亩水田,这是一年种两茬水稻的试验田,县里会有农吏一齐参与,以便以后应用和推广;让三表哥管理一百二十亩果园;让四表哥管理山庄鱼、鸡、鸭、猪的养殖,把任务都分好了,让他们有什么事找二堂哥世机处理,包括请工人、买材料、产品销售等问题。我把这些事说完后,几个亲戚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知道大棚青菜他们家的分红会有一百八十多两银子的收入,只是做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有这么多的收入,比起他们以前的收入不知多到那里去了,还有就是以后在农庄有一份稳定的管事工作做。他们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努力工作,诀不会让我失望!

第二天,我也不写画本了,叫上二强和小叔一起把他的卤肉送到集市的摊位,开摊没多久,就围了一堆人过来问:“大兄弟,你不是说今天有新鲜蔬菜卖的吗?怎么没见着啊!”小叔摊了一下手说:“快了吧,在路上了,这是我侄子,是他们卖的”,我看小叔有点应付不过来,于是就说:“大家不要急,这件事是千真万确的,我的大哥已经从我们的珠三角农庄那边过来了,当然了我坐的是马车,比牛车总归是快很多的,你们想买到你们想要的青菜,可不可以排一下队,这样大家都容易买到,如果都涌进来的话,那就不好办了!”听我这样说,人们就纷纷排起队来。果然,没过多久,世昭和小表哥就抬着新鲜蔬菜进来了,可能有三百斤,我心里放心了,真的有点担心他们出什么差错!小表哥把菜抬进来后就赶去醉香楼了,我特地纷付他等一下回来的时候过一下这边,估计很快就卖完了,到时让世昭一起回去农庄。这边,世昭和小叔已经开始卖菜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三百斤青菜就卖光了,没买到的略显遗憾的问我们,明天还有没有卖?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才悻悻的走了。我见这样,就和堂哥说,你在这里等一下小表哥,你们一起回农庄,准备好明天的菜,最好是早上才摘,这样会更新鲜,只是早上摘的话,可能就要多一两个人了。堂哥听了说没问题的,他会安排好。

我走出集市后,去了一趟县衙找族兄世潮,让他有空的时候可以到我的农庄摘一些新鲜蔬菜回家吃。世潮听我大概说了我们农庄反季节蔬菜的产量和售价后,不无感慨地说:“没想到小小的卖菜翁也是可以发财的”,我心里想,这也要看谁做这件事啊!不是每个人做都会成功的吧?于是我回答说:“是啊,大哥,现在我们是最早种这种菜的人,也小赚了一点银子,相信明年会很多人都会跟风去做的了,只是今年他们是没办法做的了,到了明年的话,我估计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个人做这件事吧!价格肯定会跌一半以上,因此,我们打算种了今年后,明年也继续种,但不会种太多,自己有得吃,能再卖一点点就好了,反正农种还有各种产业的收入,也不差那一点。”世潮听了也觉得有道理,说:“你会这样想就好,农民辛辛苦苦耕作一年,赚到手的钱真的不多,还要交税,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水稻的耕种可以一年种两茬的话,这绝对是改变老百姓贫穷生活的壮举啊!你一定要好好的把这件事做好,会造福一方百姓的。”我心里喑想,这件事真不是难事啊,在我前世的海南省一年都可以种三茬了,连袁隆平院士最早也是在海南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的。我很真诚的和世潮说,“放心吧,我一定把这件事放在我所有事情的前面,把它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