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个小时,骆舟从稿子上抬起头,冲着周颂挑起了大拇指,想了想,又加了一个拇指:“稿子真不错。我原本还想怎么指导你改改,看着看着,自己就看进去了。要不是知道你之前都在写诗,还以为你是发过几篇小说的老手呢。”
“这么说,周颂的小说能发表了?”夏琳放下已经看到第三本的杂志,兴奋地冲口而出。周颂想做的事情能不能做成,她比对自己的事情都关心。
“我个人觉得,《夏日的庭院》肯定是已经达到发表水平的,但它是个好几万字的中篇,占版面会比较厉害,所以还得给领导看看。”骆舟笑着回答,“我会尽全力跟领导推荐这篇小说,如果领导也看中它,那就好说了。”
“哦……”夏琳感觉心里有些闷得慌。这两天,无论她还是周颂,都为完成稿件投入了很大力气,而且,这篇小说还是周颂为了获得她妈妈的认可,加班加点写出来的,这对她来说意义重大。然而小说拿到《七月》来,却有可能因为“领导没看上”而丧失发表机会。
夏琳知道,她这么想很不讲理,《七月》,或者说素未谋面的主编,以及骆舟这个编辑没有任何义务给周颂发表作品,投稿需要审核与衡量,这是人家的工作流程。但在她心目里,周颂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发表,只能怪《七月》上下有眼无珠。
“骆哥,那就麻烦你帮忙向领导推荐了。”周颂倒是很淡定,他不但对《夏日的庭院》的质量很有信心,而且也看出来,骆舟对这部作品确实相当喜欢,“我还有一些其他的灵感,而且有把握写出来不会比《夏日的庭院》差。如果这篇能够顺利发表,我就敢往下写了。”
“好啊!”骆舟一下子就激动起来,哪个编辑不期待自己能发掘出一个好作者呢?特别是能长期产出优秀作品、而非昙花一现的那种,“用稿的事情,我会跟领导好好分说的,争取尽快发表。你放心,只要一过稿,我马上就发稿件录用通知。那个,信还是写到你学校?”
“写到学校就行,多谢骆哥。”周颂很有礼貌地冲着骆舟点头。到这一步,他觉得《夏日的庭院》已经有七八成的机会能够被录用了。
-----------------
送走周颂,骆舟直接拿着稿子去了主编屋里。主管华北片的组长最近家里有事,请了长假,所以他们负责华北片的编辑都是直接向主编汇报。
“这是我几个月来看到的最好一篇小说,我觉得您应该看看。”他把稿子递给正在收拾桌子,做下班准备的主编。
“你小子,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就下班了,还给我找事?”主编笑骂,“至于这么着急吗?”
骆舟想了想:“我跟您这么说吧。三点那会儿,我在楼下打篮球,这篇小说的作者带着稿子来了。我看完小说,把作者送走,就直接来找您了。”
“真这么好?”主编半信半疑地接过稿子,戴上老花镜,坐回椅子上阅读起来。
作为一个从未脱离一线业务的资深编辑,主编很自负于自己对文稿的判断能力。照他的说法,无论是诗歌、小说、杂文还是散文,自己只要一目十行地扫视一遍,就能对稿件的质量下一个基础判断,而且百不失一。但今天拿到《夏日的庭院》,他看完开头以后,没有按工作习惯“扫”下去,而是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
三个异想天开又一肚子烦恼的小孩,一个因为负疚自我流放的老人,小孩因为面对死亡而恐惧,但又会因为不了解死亡究竟是什么而好奇,老人在衰老到濒临死亡的时候,遇到了“观察”他的小孩。对于老人来说,小孩的行为无疑是残忍的,但又毫无恶意。这样一个故事,后面又会怎么发展呢?
抱着这样的好奇想法,主编不断翻动稿纸,一口气读了下去。
-----------------
一个多小时后,主编放下稿子,长长吐出了一口气:“特么的,读到最后,我还真有点儿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