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科举(三)(1 / 2)大美河山首页

万店家颇为得意道:“西市乃我常州府的福地,自然不设宵禁。”

在铁拐的印象中,北宋以前每个朝代夜间都设宵禁。

令铁拐不解的是,常州府的西街为什么不设宵禁?

虽然仅仅只限于西街这一条街,但这个没有宵禁的西市,还是打破了铁拐对隋唐古人的固定认知。

古人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特别是对于我们以农业为国本的王朝,积蓄农业生产力自然是重中之重,在夜晚得到充分休息,白天才能把农活做好。

另外,古代照明资源稀缺,蜡烛等物品都是贵重物品,百姓基本消费不起,就算是朝廷,也只有遇到节日或者庆典,方才拿出来使用。

所以,在那个刑侦技术尚不成熟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科技手段可以借用,夜晚宵禁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犯罪率。

宵禁规定的时间,一般是在夜晚,一旦到了宵禁时间,街市需停止营业,百姓需关门闭户,这是朝廷对社会夜生活限制的一种方式,这一制度自秦汉时期便已实行。

按照史书记载,长安城市盛唐最繁华的城市,曾经也是执行宵禁最为严格的地区,一开始朝廷设有专门职务——金吾卫,来执行宵禁政策,提醒商家和百姓赶紧闭店回家,否则将会受到刑罚。

到了后来,这种制度又演变以击鼓为号,在街道上设置街鼓,鼓鸣便意味着宵禁开始。

所以,在铁拐的印象里,隋唐时代宵禁是一直存在的。

当然,宵禁期间也不是所有人都无法在夜间出行,一些获得许可的信使或者官差可以奉命在城中活动。

到了唐朝的后期,为了顺利实施宵禁,唐朝统治者还特意在城市设计上采用坊市的形式,将居住区与商业区严格区分,这样既方便百姓执行政策又方便官员执法。

任何制度都有其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宵禁制度最大的弊端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相比于开放夜经济的宋代来说,宋朝以前的朝廷经济发展受到宵禁制度的严重制约。

起初,宋代也延续了唐朝宵禁的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夜晚流动行为,这是出于维稳的角度出发。

但是当北方军事压力让北宋捉襟见肘时,当百姓被科技生产力大量解放时,当坊市制度的城市规划付之一炬时,打破宵禁势在必行。

其实,宵禁制度瓦解的根本原因就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北宋突破宵禁制度后,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宵禁这一制约百姓行为的政策正式被弃用,不过之后在朝廷维稳的时期,宵禁则依然适用。

铁拐道:“这么说起来,我和同伴现在还能出去?”

万店家看了看铁拐黄安儿两人,有些不屑道:“这是自然,不信你现在出去,看看有人敢拦你吗?”

万店家顿了顿继续道:“甭说没人拦你,还巴不得你去西市玩乐呢!在咱们西市夜间不仅有花灯可看,还有杂耍、舞狮、角力比赛等等,货郎叫卖昼夜不绝,连桂花糕、切糕都有售卖;听说今年明月楼还来了一班戏台子,传闻从北唐贼子那里偷学了一套舞艺,叫着《女弟子舞》,那白花花的腰段简直馋死人。”

万店家说完贼兮兮的笑了起来,脸上充满了猥琐表情,又显得有些傲慢自得。

黄安儿听万店家这么一说,似乎一下子忘记了刚才的不快,对铁拐道:“拐儿,咱一起去看看吧?”

万店家斜了一眼黄安儿,不屑道:“那可是明月楼,贵着呢!奉劝两位还是好好守着自己的荷包吧!”

万店家这个性格确实招人嫌,简直是买卖人的大忌。

铁拐不理万店家,他对黄安儿微微一笑道:“算了吧!有些晚了,改天有时间再去。”

黄安儿也懒得理万店家,对铁拐道:“咱俩就去看看《女弟子舞》,看看到底是什么来头?”

铁拐和黄安儿越是不理,万店家反而越来劲,道:“明月楼的《女弟子舞》,看一次要五贯,不过那滋味……当真是一辈子忘不了。”

万店家说完眨巴着嘴巴,显得很是心驰神往。

铁拐听到五贯,咋舌道:“五贯?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