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荒诞主义(1 / 2)重生欧美当大师首页

仔细回想了一下,周南才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记忆错误。加缪的确是是明确地将荒诞主义提升到哲学高度的第一人,在加缪之后,荒诞主义才正式出现在各哲学流派和文学艺术的形态之中。

在此之前,加缪基于尼采、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帕斯卡尔、萨特等人关于荒诞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人们还只是将这作为一个类型,而不是主义。

可以这么说,荒诞主义早就存在,在很早以前就存在,但是都是其他学科的偏枝,也没有任何人认为这有研究意义。

加缪在研究这门学科,但是也是在他荒诞主义三部曲都写出来才真正形成了这个主义,也一直到他车祸死亡之后,才真正发扬光大。

周南一时太过于激动,直接就把荒诞主义这个词说了出来,让加缪以为他已经有了成熟的理论。

萨特和波伏娃,包括费弗尔都很有兴趣地望着周南,想听听周南会说些什么。周南却转而介绍起了跟着一起过来的施托尔科和奥黛丽。

趁着介绍他们认识,寒暄的时候,才组织好了自己的思维。前天采用年鉴学派的成熟理论忽悠了开创者费弗尔,今天又要用成熟的荒诞主义哲学来忽悠加缪这个宗师级别的人物了。

不过,周南却没有窃取的心虚感,因为他将这些成熟的理论拿出来,只会对他们更有促进作用,而不是抢夺了他们的劳动果实。

这一次,奥黛丽没有坐在周南身边了,而是坐在了气质迷人的波伏娃的身边。看着两个女人说笑,周南还担心了一阵,怕波伏娃把奥黛丽也培养成一个女权主义者。

但是随后一想,以奥黛丽的单纯和柔弱,恐怕怎么也不会变成波伏娃这样的女人。何况,生活在瑞士,那里保守的可怕,根本没有女权主义的土壤,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周南就在费弗尔的身边坐了下来,对面就是最关注的加缪,有些焦虑地等待着周南开口。

周南斟酌了一下用词,才开口说道:“可能你们在媒体上也看到了一些关于我的信息,我是一个信仰道家的人。道家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有了《道德经》,《南华经》这些真正意义上哲学巨著。虽然这些书的文字不多,内容却丰富无比,以至于几千年来,我们都不能说已经研究透彻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书里面明确指出的就有最少二十门现在被研究的哲学学科。”

“今天我们单就荒诞主义而言,什么是荒诞主义?我个人认为,荒诞主义的核心意义是把向死而生的生命变成向生而死。这跟道家的重(音zhong)生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几个人里面,除了费弗尔研究过道经,其他人恐怕都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听到周南这样说,立即又问起道德经和南华经起来。周南也给他们讲了几个其中的小故事,特别是把庄周梦蝶的故事细致地说给了他们听。

虽然这个故事只有六十多个字,但是却是庄子诗化哲学主义的代表作。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而荒诞主义是什么?是认为这个世界并无超凡的意义。但是这世界上的某种东西是有意义的,那就是人,因为人是唯一提出了生而有意义的生灵。

在这个世界上至少存在人的真理,而人的存在就是为了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同其命运抗争。

庄子是不争,西方是抗争。这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但是从某方面来说,这两者其实在意义上是相近的。

荒诞主义的诞生是非常久远的,在古罗马时期,荒诞这个词就已经出现。但是真正总结出来理论,还是现代,在加缪死去之后,并且总结出来了荒诞产生的四要素。

周南一条条地分析说道:第一点,日常生活的机械性使人对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产生了怀疑,对存在状态提出疑问。但是日常生活经常给打断了,人们又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

所以,哲学家们就提出了,当一系列熟知的、构建的意义把自己包围起来同时,人们会培养出了一种回避进一步思考的技能,从而使自己远离人类状态的阴暗面。

但是当未知的状态把人类包围起来,人类会学会思考更深刻的意义,但是却充满了不安全的荒诞感。

第二点,人们总寄希望于未来、靠期待未来生活实为自欺,因为它剥夺了“现在”的意义。人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正是人在“现在”的具体境况中通过行动创造的。

所以,人当立足现在的境遇并积极行动的时候。拒绝未来、摈弃“明天”是人对“无意义”的反抗。但是大部分人却总是寄希望于未来,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撞,这种切肤之痛的反抗,就是荒诞。

第三点,人们熟知人之必死的命运,时间如死神手中挥舞的长镰,无情地收割着人类生命的麦穗,一步步将人带向死亡。

“人必有一死”这一点是绝对的、永恒的、本质性的,它成为人类共同的遭遇、集体的命运。

死亡让人意识到生命脆弱、人生痛苦,它毁灭了生命中任何“基本的确定性。”

人的出生就是为了死亡,就是极其荒诞的,可是这就是存在。

实际上,存在主义和荒诞主义,在对人类的生命探索和命运抗争方面,其实是一致的。

第四点,人会产生了被遗弃于一个异己世界的感觉,即世界与人是陌生的,人与世界是断裂的。

人对明晰、理性、和谐、均衡的渴求与世界的神秘难解、非理性的实际境况之间有一鸿沟,世界对人永远是关闭的,人与世界的和谐被打破,人已感觉不到自己是世界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