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听到李桓的话,稳如泰山的心也忍不住微微一颤,他能感觉到,李桓的话,并非是单纯的恐吓。
西凉武夫,百无禁忌。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当初所有人都认为,董卓是不敢屠了袁氏一族,因为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立足汝南和南阳,是天下世家之楷模,要读书人的名声有名声,要地方的实力有实力,特别是在朝堂上,能号令半壁江山。
但凡董卓有一点点政治智慧,都不能屠杀袁氏。
他只要敢这样做,他就绝对坐不稳朝堂,更是坐不稳雒阳。
可董卓就偏偏的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说屠戮就屠戮了,杀了这四世三公的天下第一世家血流成河,真正的没有任何禁忌,绝不受一点点的威胁。
莽夫,一莽到底。
雒阳既然坐不住,他就带着群臣百官,迁徒西来,挟天子以定长安。
看似死路。
这偏偏走出了一条生路。
如果不是西迁长安,这神来的一笔,恐怕西凉政治集团已经覆灭在雒阳了,正是退了这一步,让西凉重新有了立足之地,更是一把火把雒阳烧了,烧掉了光武帝将近二百年的中兴大汉之威压。
西凉武夫,也是莽夫,有时候是不能以利益而算之。
这对很多读书人来说,是一个教训。
荀攸也不是一个硬汉,不吃这眼门前的亏,他微微拱手行礼,毕恭毕敬的说道:“某,当谨遵使君的教诲,一字不敢忘!”
虽然颍川荀氏已经做好了应对乱世的准备。
可祖地不可失。
李桓要是真这么凶狠,出一支骑兵入颍川,还真能把颍川的荀氏一族杀的血流成河的。
“记住就好!”
李桓笑了,他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天天对着那些武夫,自己的脑子都变得榆木起来了,他拉着荀攸的手,上了京兆府的大堂,指了指上面的位置,道:“这里,你京兆尹,当上主座,我陪座!”
“合适吗?”
荀攸胆战心惊。
“朝廷的规矩,我们都要遵守!”李桓微笑的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哪怕是一场游戏,如果不能遵守规矩,那么这场游戏也会玩不下去的,我是一个遵守规矩的人!”
“善!”
荀攸听说来李桓的言外之音了。
他也不客气,上了正位。
这时候京兆府麾下的属官纷纷的入座,然后躬身行礼:“拜见使君大人!”
属官还没有齐全。
执金吾兼并了京兆尹,这些属官,都是李桓的人,李弓当了京兆少尹,还是长安令,李弓麾下的几个李家子弟也脱颖而出。
相对于李桓,李弓更在意家族,他用人唯亲,更甚于李傕。
他的手下嫡系,都是李门子弟。
另外还有几个,是本来京兆府的属官,京兆尹自西汉就立起来了,几百年没断过,只是后来光武帝把大汉中心放在了雒阳,河南尹就履行了京兆尹的职权,但是京兆府还在,京兆府也有京兆尹,京兆尹麾下也有属官。
当初李桓兼并京兆尹,就是为了能把这些人,都直接收拢麾下,这样一个治理京兆府的框架就搭建起来了。
荀攸看着左右属官,哪怕他明知道自己做不了主,但是还是有一种志向能得到舒展的感觉,读书就是为了做官,他经年苦读,出身世家,却也曾苦读游学,心中有一腔热血,也曾幻想过自己能执政一方,造福百姓,只是后来世道动乱,他又深陷朝廷泥潭之中,这种志向,也渐渐只能变成幻想了。
如今有机会,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李桓刚才的话,在其位,谋其政,负其则,做了京兆尹,不管李桓有什么意图,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能为百姓做点事情的。
“诸位无需多礼,今日往后,当同心协力,治理京兆府,为陛下效命,为百姓伸张!”荀攸言语凿凿,一个读书人的风骨也在这时候显露,没有太师,没有执金吾,京兆尹就该对天子负责,对百姓负责。
李桓笑了,他要看到的,就是这么一个荀攸,荀攸网到手了,他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早晚也会听命自己的。
荀攸和众属官会面之后,就进入状态了,他问李桓:“如今京兆府百废待兴,攸不知从何入手?”
“京兆十县,长安我会亲自坐镇和治理,但是其余九县,就要看你的能力了!”李桓道:“我举荐你,是相信你的能力,能不能稳住其余九县,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能力!”
“攸,当不负众望!”荀攸斗志昂然。
他下了第一道令:“立刻发京兆尹文书,命长陵,霸陵,新丰,蓝田……上雒,商县九县县令前来京兆府,三日不至,斩!”
“诺!”
一份文书立刻下发京兆府除了长安之外的九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