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2 各方反应(求追读)(2 / 2)朕乃宋臣,岂能为帝首页

方惊当然不会主动提起自己曾向官兵请降一事,但架不住除他之外,还有极少数的人侥幸活了下来,事情自然而然的也就传扬开了。

方腊双目一亮,他惊喜的问道:

“此事当真!”

方肥点头道:

“千真万确,否则何以有数万将士溺死于江中。”

方腊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整个人也重新振作了起来。

对于他来说,无论投降与否,只有死路一条。

揭竿而起,不论你造了多少的罪孽,祸害了多少的百姓,只要在官兵的围剿下,坚持到朝廷的招安,泱泱大宋都可以不计前嫌,让你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命官。

如今从属于辛兴宗的宋江,可不就是这么洗白的。

但方腊设置百官,建立永乐政权,这是朝廷的逆鳞,一旦失败,断无生路,没有招安可言。

方腊不知官兵是出于什么原由,居然要赶尽杀绝,把所有义军都往死路上驱赶。

这分明是要逼得他们与自己一条心。

方腊已经恢复了理智,他当即吩咐道:

“既然如此,宰相,你速速拟诏,将此事告知各方头领,让他们不要心存侥幸,赶紧领兵前来勤王!”

“臣遵旨!”

......

就在方肥奉命联络各方首领往杭州勤王的时候,童贯的捷报也送抵了汴京。

与方腊得知消息时,如丧考妣不同,大宋的官家赵佶可谓是欣喜若狂。

“善!大善!扬州一役,杀敌五万,而官兵几无伤亡,媪相这仗打得好呀!朕要重赏有功之臣!”

赵佶这些天,很少睡过安稳觉。

江南是朝廷的重要财税来源,一旦官兵作战失利,让方腊席卷南方,赵佶也别再妄想着收复燕地了,说不定连养兵的钱都拿不出,更别提北伐了。

后果这般严重,就连他也在时刻关注着战事发展。

起初,童贯以辛永宗为先锋,不仅朝臣非议,就连赵佶也略微有些不满。

他不是不知道辛永宗有才能,但此战关系到社稷安危,辛永宗又太过年轻,在赵佶看来,绝非适合人选。

年轻人,总会让人觉得办事不够牢靠。

赵佶曾派人责问童贯,但童贯顶住了压力,拿霍去病等人作例子,认为不能以年纪而妄断。

童贯这个人,抗旨对他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事,当年他跟随王厚拓边,还只是一名监军,不是执掌西军近二十年的媪相,就敢矫诏。

奉命是赵佶让他督促王厚班师,童贯却在催促王厚用兵,那一仗,他赌成功了,一战收复湟州。

如今,童贯又一次赌成功了,辛永宗为他送上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

尽管朝中的大臣们对扬州大捷的真实性存有怀疑,毕竟童贯不是没干过把败仗说成胜仗的事情,而扬州大捷的战果也实在骇人听闻。

但也正是骇人听闻,赵佶才深信这一战的真实性。

毕竟,童贯就算编,也不敢编得这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