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2 / 2)三国演义书写传奇首页

皇甫郦回答说:“不然。过去的有穷国的后羿,自恃擅长射箭,没有考虑到灾祸的来临,结果导致了灭亡。最近的例子就是董卓的强大,您亲眼所见,吕布受到他的恩惠却反过来攻打他,转眼之间,董卓的首级就挂在了国门上。这说明强大并不可靠。将军您身为上将军,手持斧钺,节杖,您的子孙和宗族都居于显赫的地位,国家对您的恩宠可以说是非常优厚了。现在郭阿多劫持了公卿,而您也劫持了皇帝,你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李傕听到皇甫郦的比喻后,暴跳如雷,抽出剑来怒斥道:“天子派你来羞辱我吗?我先斩下你的头颅!”骑都尉场奉劝谏道:“现在郭汜还未被消灭,如果杀了天使,那么郭汜就有理由起兵,而且其他诸侯也可能会支持他。”贾诩也尽力劝解,李傕的怒气稍稍平息了一些。

贾诩随后将皇甫郦推出了帐篷。皇甫郦大声呼喊:“李傕不遵奉诏令,意图谋杀君主,自立为王!”侍中胡邈急忙制止他,说:“不要说出这样的话,恐怕对你自己不利。”皇甫郦怒斥胡邈:“胡敬才!你也是朝廷的重臣,如何能附和贼人?君主被侮辱,是臣子的耻辱;我如果被李傕所杀,那是命中注定的劫数!”他继续大声指责李傕,毫不退缩。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非常担忧,担心皇甫郦的安全,于是紧急下令让皇甫郦返回西凉。

却说李傕的军队,大半都是西凉人士,更是依赖羌军的支持。然而,皇甫郦在西凉人中散布消息,说:“李傕谋反,与他同谋的人就是贼党,将来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灾祸。”这些话让许多西凉人开始动摇,军队的士气逐渐崩溃。

李傕得知皇甫郦的这些言论后,非常愤怒,他派遣虎贲将军王昌去追捕皇甫郦。王昌了解到皇甫郦是一位忠义之士,因此他没有去追捕,而是回报李傕说:“皇甫郦已经不知去哪里了。”

贾诩接着将皇帝口谕秘告羌军:“天子知道你们忠义,长期作战非常辛苦,特地下达密诏让你们返回各自的郡县,将来会有重重的奖赏。”

羌军正因为李傕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爵位和奖赏而感到不满,于是他们听从了贾诩的话,纷纷带领自己的士兵离开。贾诩又秘密向皇帝上奏:“李傕贪婪而缺乏谋略,现在他的军队已经散乱,士气低落,可以用高官厚禄来诱使他归顺。”

皇帝于是下诏,封李傕为大司马。李傕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女巫降神祈福的结果。于是,他重赏了那位女巫,却对其他军将不给予任何奖赏。

骑都尉杨奉对于李傕重赏女巫而忽视军将们的贡献感到非常愤怒,他对宋果说:“我们出生入死,身冒箭石,竟然功劳反而不及一个女巫!”

宋果提议:“为什么不杀掉这个家伙,以此来拯救天子?”杨奉同意了这个计划,他说:“你在中军放火作为信号,我会在外面带领军队响应。”他们约定在当夜的二更时分发动起义。

然而,这个计划没有保密好,有人将消息透露给了李傕。李傕闻讯后大怒,立即命令人捕捉了宋果,并将他处死。杨奉在外引兵等待信号,因为没有看到火光而未采取行动。李傕亲自带领士兵出战,恰好遇到了杨奉,两军在寨中混战到四更天。杨奉最终战败,带领军队投奔西安去了。

李傕的军势从此开始逐渐衰落。再加上郭汜不断的攻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众多。突然有人来报:“张济统领大军,从陕西出发来到这里,想要你们两位和解;他放话出来,如果不答应和解的话,就带兵攻击你们。”

李傕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决定卖个人情,先派人去张济的军中表示愿意和解。郭汜也只得表示同意。张济上表给皇帝,请求天子驾临弘农。皇帝高兴地说:“我已经想念东都很久了。现在能够乘此机会返回,真是万幸!”于是下诏封张济为骠骑将军。张济进献粮食酒肉,供给百官享用。

郭汜放出了被困的公卿们,让他们回到自己的营地。李傕收拾好车马,派遣原有的御林军数百人,手持戟器,一路护送天子东行。

皇帝的车队经过新丰,来到了霸陵。当时正值秋天,秋风突然猛烈地吹起。突然间,喊声大作,数百名士兵出现在桥上,拦住了车驾,大声问道:“来者何人?”

侍中杨琦立刻拍马冲上桥头,宣布:“圣驾经过此处,谁敢阻拦?”这时,两名将领出现在人群中,声称:“我们奉郭将军之命,守卫此桥,以防奸细。既然你说这是圣驾,就必须让我们亲眼见到皇帝,才能相信。”

杨琦于是高高举起车帘,皇帝通过声音下达命令:“朕亲自在此,你们为何不退?”众将听到皇帝的声音,纷纷高呼“万岁”,然后分成两边,让车队通过。

两名将领随后回报郭汜,说:“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郭汜却生气地说:“我正是想骗过张济,劫持皇帝再回到郿坞,你为何擅自放行?”于是,郭汜下令将两名将领斩首,并立即起兵追赶皇帝。

皇帝的车队正行至华阴县,突然听到背后喊声震天,有人大声呼喊:“停下车驾,不要轻举妄动!”

皇帝哭泣着向身边的大臣们诉说:“刚刚逃离狼窝,却又陷入虎口,我们该如何应对?”大臣们听后都吓得脸色苍白。贼军渐渐逼近,形势十分危急。

突然,只听到一阵鼓声从山背后传来,接着一位将领率领着一千多名士兵杀了出来。他走在队伍最前面,手持一面大旗,上面书写着“大汉杨奉”四个大字。

原来杨奉自从被李傕击败之后,便带领军队驻扎在终南山下,等待时机反击。当他听说皇帝的车队到达这里时,便立即带领军队前来护驾。他迅速布阵,准备迎战。

郭汜的将领崔勇挺身而出,挑战杨奉,大声骂他是“反贼”。杨奉听了大怒,回头对阵中的部下喊道:“魏公明在哪里?”这时,一位勇将手执大斧,骑着奔驰的骏马,直冲而出,迎战崔勇。两马交战,仅仅一个回合,魏公明便将崔勇斩于马下。

杨奉乘胜追击,郭汜的军队阵脚顿时大乱,被击溃的士兵们纷纷逃窜,撤退了二十余里。杨奉指挥若定,待战局稳定后,他才带领着精疲力尽的士兵们返回,觐见天子。

皇帝见到杨奉,龙颜大悦,亲切地慰藉他说:“爱卿,你救了朕的性命,这份功劳,可谓是厚重无比!”杨奉闻言,连忙跪地顿首,感激涕零地答谢皇帝的夸赞。

皇帝又问道:“刚才战场上,斩杀敌将的是哪位英勇之士?”杨奉微微起身,指向一位身材魁梧的将领,此人正是河东杨郡的徐晃,字公明。皇帝见到徐晃,龙心大悦,立刻对他进行了慰劳,对他勇猛的表现表示了赞赏。

杨奉护送皇帝的车队抵达华阴,在那里暂时停留。将军段煨献上了衣物、饮食等物,以示忠诚和敬意。当晚,皇帝在杨奉的营地过夜。

郭汜在经历了一次失败后,并没有放弃,次日再次调动军队前来挑战。徐晃一马当先,出营迎战,郭汜的大军从八个方向包围了过来,将皇帝和杨奉围在了垓心,形势十分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从东南方向传来了震天般的喊声,一位将领率领着军队纵马杀来。贼军见状,立即溃败。徐晃乘胜追击,大败郭汜的军队。这位救兵来到皇帝面前,原来是国戚董承。

皇帝向董承哭诉了之前的事情。董承安慰皇帝说:“陛下不必担忧。臣与杨将军发誓,一定要斩杀这两个叛贼,以安定天下。”皇帝于是下令,尽快启程前往东都。当晚,皇帝的车队秘密出发,连夜赶往弘农。

郭汜在败退途中,遇到了李傕,他向李傕报告了杨奉和董承护送皇帝前往弘农的消息,并警告说:“如果他们到达山东,站稳脚跟,必然会向天下宣布我们的罪行,让各路诸侯共同来征讨我们。到那时,我们连三族的命运都无法保全。”

李傕听了之后,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说道:“如今张济驻兵长安,我们不可轻举妄动。我们可以趁机将我们的军队合并一处,前往弘农,杀了汉帝,然后平分天下,这样有何不可?”郭汜听后,表示同意这个计划。

于是,郭汜和李傕合并了他们的军队,在途中劫掠财物,所经过的地方被抢掠一空。

杨奉和董承得知郭汜和李傕的军队远道而来,便决定收紧兵力,回师与敌军在东涧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李傕和郭汜两人商议后决定:“我们人数众多,他们人少,可以通过混战来战胜他们。”

于是,李傕指挥军队从左翼发起攻击,郭汜则从右翼包抄,他们的军队漫山遍野地涌来。杨奉和董承带领士兵两边死战,终于保护皇帝和皇后的车队突出重围。在这个过程中,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切皇室御用之物,不得不抛弃。

郭汜带领军队进入弘农,大肆劫掠。董承和杨奉护送皇帝的车队向北方撤退,而李傕和郭汜则分兵追赶。

董承和杨奉在保护皇帝的过程中,一方面与郭汜和李傕进行和谈,试图找到和平解决冲突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们秘密传递圣旨到河东,紧急召回原本的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三处的军队前来支援。

李乐原本也是一位在山林中聚集盗贼的首领,但由于形势所迫,董承和杨奉不得不将他召回。这三支军队听到天子赦免他们的罪过并授予官职的消息后,都纷纷表示愿意前来支援。他们带着各自的营盘的所有军士,与董承会合,再一起回弘农。

那时,李傕和郭汜的军队所到之处,都对百姓进行了残酷的劫掠。他们对老弱者毫不留情地杀害,对强壮者则强征入军。在战斗时,他们把民兵推到前面,美其名曰“敢死军”。使得贼军的势力愈发浩大。

当李乐的军队到达时,他们在渭阳与郭汜的军队相遇。郭汜采取了一个诡计,命令士兵将衣服和其他物品抛弃在道路上。李乐的士兵看到满地的衣服,纷纷争相去捡拾,结果队伍的纪律完全崩溃。

郭汜和李傕的两军趁机从四面八方发起混战,李乐的军队由于混乱和纪律丧失,最终遭到惨败。杨奉和董承无法阻挡敌军的攻势,只能护送皇帝和皇后的车队向北逃亡。背后的贼军紧追不舍,形势异常危急。

李乐向皇帝建议:“情况非常紧急,请陛下立刻上马先行!”然而,皇帝回答说:“我不能抛弃百官独自离开。”随从的官员和宫人都痛哭流涕地跟随在皇帝身边。

不幸的是,胡才在混乱的战场上被乱军所杀。董承和杨奉看到贼军追击得越来越紧,便请皇帝放弃车驾,步行前往黄河岸边。李乐等人终于找到了一只小船作为渡河的工具。

当时正值严寒的天气,皇帝和皇后在官卫的搀扶下艰难地到达岸边。然而,岸边很高,他们无法直接下到船上。就在这时,后面的追兵已经逼近。

在阴沉的夜色中,杨奉的命令如冰刃刺破黑暗,冷冽而坚决:“解开马疆绳,把它们连在一起,拴在皇帝的腰间,然后把绳子放下船去。”人群中,国舅伏德双手捧着十几匹洁白的绢布,缓步走来,声音低沉地说道:“这些绢布是在乱军中偶然发现的,足以用来拖拉辇车。”行军校尉尚弘闻言,立刻指挥众人将这些绢布捆绑在皇帝和皇后的腰间,随后命令众人将皇帝小心翼翼地放下船。

皇帝的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河流,李乐挺剑而立,犹如一位忠诚的守护者,站在船头之上,目光如炬,警惕地盯着岸边的情况。皇后的兄长伏德,背着皇后下了船,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船的中部。岸上,有人拼命地争抢船缆,想要登船,但李乐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砍倒,尸体投入水中,河水被鲜血染红。

皇帝和皇后终于安然渡过彼岸,身边只剩下十余人。杨奉寻得一辆简陋的牛车,将皇帝载至大阳。他们已经断食多日,晚上只能住宿在简陋的瓦屋之中。一位慈祥的乡村老者送来了糙米饭,皇帝和皇后共同进餐,但由于食物过于粗糙,他们难以吞咽。然而,他们却强忍着不适,一口一口地吃下了这糙米饭。

次日,朝廷颁布诏书,任命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随后皇帝的车队开始出发。但在车队前行之际,有两位大臣匆匆赶来,他们在车前哭拜,这二人乃是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皇帝和皇后看到这番景象,也都不禁落泪。

韩融哭泣着对皇帝说:“李傕、郭汜二贼,对臣还算信任;臣愿意舍命前往,劝说这两贼罢兵。陛下请善自保重龙体。”说罢,韩融便离去,前往说降李傕和郭汜。

李乐见状,便请皇帝暂时进入杨奉的营地休息。而杨彪则建议皇帝将都城迁至安邑县。

皇帝一行人抵达安邑后,发现当地并无适合的高房供帝后居住,于是只能暂时居住在茅屋之中。由于条件简陋,没有适当的门扉来封闭住所,只能用荆棘插在四周作为临时的屏障。

在这样的环境下,皇帝不得不与大臣们在茅屋下讨论国事。而外面的将领们则带领士兵在篱笆外驻守,以维护皇帝的安全。李乐等人乘机专权,他们对百官严苛,一旦有官员触犯他们的利益,就会在皇帝面前对他们进行侮辱和责骂。

李乐和韩暹甚至故意给皇帝送来污浊的酒水和粗劣的食物,皇帝虽然不悦,但为了维持表面的和平,不得不强忍着接受。李乐和韩暹还联名保举了许多无赖、部下、巫医、小贩等二百多人,让他们担任了校尉、御史等官职。由于印章制作不及,他们甚至用锥子在竹简上划刻,以此来颁发任命,这一切都显得极其不正式和不合规矩。

却说韩融通过巧妙言辞,终于说服了李傕、郭汜二贼,他们同意放回被囚禁的百官和宫人。那一年,由于严重的饥荒,百姓们只能以红枣和野菜为食,饥饿导致的人们死亡的现象随处可见。

在这种困境中,河内太守张杨献上了粮食和肉类,河东太守王邑献上了绢帛,这使得皇帝和宫人们的生活稍稍得到了一些改善。董承和杨奉密谋商议,他们决定一方面派人修复洛阳的宫殿,另一方面准备迎接皇帝返回东都洛阳。

然而,李乐对此并不认同。董承望着李乐,语气坚定地说道:“洛阳乃是我皇城脚下,安邑那弹丸之地,如何能够容纳得了天子的车驾?如今,我们应当立刻奉驾返回洛阳,这才是正道。”然而,李乐却摇头道:“你们可以奉驾离去,但我却要在此地驻守。”

董承与杨奉无奈,只得奉驾起程。而李乐却在暗中勾结李傕、郭汜,密谋一同劫驾。这一幕,被董承、杨奉、韩暹看在眼里,他们深知李乐的图谋,于是立刻连夜部署军队,全力护送车驾前行,直奔箕关。

李乐得知这一消息后,不等李傕、郭汜的军队赶到,便亲自率领部下前来追赶。夜色中,四更时分,他们赶到了箕山下,他大声呼喊:“车驾休得前行!李傕、郭汜在此等候多时!”这一声大喝,吓得献帝心惊胆战,车驾停滞不前。山上火光冲天,照亮了整个箕山。

正是:前番两贼分为二,今番三贼合为一。不知汉天子怎离此难,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