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朱元璋在这段时间已经就出征倭国详细的召开了几次军机阁会议,约定在过完年,大军征讨北元胜利之后,便兵发倭国。
朱棣的妻子徐妙云也顺利的诞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并取名为朱高煦。
朝臣虽然对燕王朱棣至今未能就藩保有意见,可随着朱元璋的锦衣卫查获了两名官员结党营私的罪证之后,他们便忙着擦自己身后的屁股。
整个朝堂之上这几个月可谓是风平浪静,大家都被朱元璋的锦衣卫给弄怕了。
而玉米和红薯的出现则是大明百姓的一大福音。
种植在宫内和燕王府的玉米于一个月之前就已经成熟,并收获了一茬,经过在场的户部官员计算,一亩地的玉米产量可达五百一十斤之高。
这可把朱元璋和朱标给高兴坏了,直接下令将玉米种植普及。
在适宜玉米生长的地方大幅种植玉米。
但为了不本末倒置,出现为了产量只种玉米而不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情况,朱元璋特地下令,规定了以人口多少来种植玉米。
如一户共有十人,则可以种三亩地的玉米,其余的农田照旧。
至于红薯则暂时搁置了,可能因为环境原因,初批种下的红薯全部都未能长出,朱棣也是在种植失败之后才记起来红薯最好的种植时间是在每年的三月播种。
但不管怎么说,玉米的出现及推广大幅度的改善了大明百姓的生活,人人对于未来的日子都更有了盼头。
心情大好的朱元璋一改往年的勤俭,宣布今年新年将在皇宫举行宴会,宴请文武百官前来共贺新年。
朱棣亦在受邀名单之中,除夕这一夜,他带着妻子徐妙云及大儿子朱高炽换好衣服,坐上了燕王府的马车,朝着皇宫驶去。
路上,徐妙云谈起朱棣就藩一事。
“夫君,陛下真的会让你去北平就藩吗?”
朱棣逗弄着儿子,听到徐妙云的话,答道:“爹已经答应我了,今年过完年之后就会准许我们一家去北平,放心吧。”
徐妙云看着朱棣的神色,问道:“夫君,你真的没对那个位置动过心吗?”
朱棣知道徐妙云在忧心什么,但他已经做好了打算,是绝不会轻易更改的。
再说,现在朱标身体愈发康健,朱雄英也是活蹦乱跳的,有他们在,大明无忧也。
“妙云,放心吧,既然我已经打算好了,就会安稳的去就藩,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徐妙云舒了一口气,她倒不是怕朱棣去争那个位置,而是想知道朱棣内心的真正想法。
很快,在二人的交谈中,马车抵达了皇宫外门,一家人下了马车,通过查验之后,步行进了皇宫。
大宴设在了朱元璋的乾清宫大殿,本来负责本次宴会的光禄寺是打算将大宴设在东阁的,但奈何朱元璋因为年前的几件大事心情愉悦,宴请了不少的官员。
这人一多,东阁就显得有些狭隘,朱元璋二话不说就将大宴设在了自己的乾清宫,美其名曰更亲近臣子。
光禄寺一看朱元璋这架势,也只能捏着鼻子照做。
朱棣来时,文武百官已经来的差不多了,毕竟难得老朱设宴,都屁颠屁颠的想早点来好混个脸熟。
朱棣被宫人接引着来到了殿内自己的座位处,与朱标互相毗邻,就在上首的第二个位置。
他落座不久之后,朱元璋和马皇后也连袂而来,端坐在了乾清宫上首的位置。
朱元璋脸上难得挂着和蔼的笑,他是个正儿八经的土根儿,直接免了宴会的一切繁文缛节,只保留了开场前文武百官的祝贺语。
待到文武百官中几个有头有脸的人纷纷叙述了一段对大明发展的赞扬语之后,宴会也正式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