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加钱(2 / 2)家父朱元璋首页

“工”和“商”则被称为末业,地位较低,在政治上有诸多限制,他们所承担的赋税标准也与其他类别不同。

这一划分在明朝时达到了鼎盛,朱元璋在照搬了元朝的户籍制度的前提下,又做出了细致的划分。

官府按人口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划分,可分为儒户、民户、军户、匠户等户籍,并规定各色户籍世袭职业,不容更改。

例如农民的子弟世代务农,工匠的子孙世代做工,军户的子孙世代从军。

这就导致如果家中没有关系,那么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将被困在一个阶级。

各色户籍世袭的制度,相当于规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那些出身商户的孩子兴许还能靠着家中的余荫,勉强攀附上个贵人。

可普通的农民或是匠户,想要翻身那可是难如登天,只有通过读书出人头地。

可农户尚且家有田地,余粮总归是有。

再加上朱元璋之前重农抑商,对于农户的扶持力度其实很大。

而匠户可谓是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最惨的一个存在了。

拿着低薄的工钱,家中又不能靠着种植粮食吃饭,便只能去买。

而且匠户由于身份特殊,像这军器局的匠人,便是领了个为官方出力的名头,可得到的报酬却仅仅是两顿饭,几个黑面馒头罢了。

若不是朱棣种植并推广了玉米,恐怕这些匠人能吃的也只有黑面馒头了。

长此以来,莫说是发家致富,恐怕就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而就是这帮吃不饱穿不暖的匠人们,日日夜夜在军器局研究,不断改进火器,使得大明官兵借此利器驰骋疆场。

那可都是为大明研究开发火器的国之栋梁啊!

这他妈要是搁现代,这帮人高低都是教授、院士级别的。

朱棣越想越来气,有心想去找朱元璋,变革户籍制度。

但这个想法只是在他脑中闪过一瞬便消失不见了。

士农工商四个大字贯穿了古代的封建王朝,那是亘古不变的,也是刻在每个帝王心中的刻板。

他若贸然提出废除户籍制度中对于各色户籍的限制,别说是朱元璋了,恐怕朝堂之上全部官员都要参他一本。

但看着这些惶恐的匠人,朱棣又觉得此事不能轻易了结。

若真一直让这些匠人过这般日子,谈何实现他心中将大明步入工业化的梦想?

于是朱棣平复心情,对薛祥道:“薛大人可知自火铳出现之后,我大明官兵的伤亡人数降了几成?”

“父皇重视火器,大明每一个百户中,就有十人配备火铳,可见火器之威。”

“拒马河一战,本王仅凭万余人,先斩乃儿不花手下万户克鲁台九千余人,又连夜奔袭,直奔敌军中军。”

“本王所仰仗的除了我大明将士的英勇无畏之外,便是军器局所制造的火铳。”

“这些个匠人日夜耗费精力,打磨火铳,又不断改良,拯救了因战争而永远回不去家乡的将士,如此功劳,薛大人可瞧的上?”

薛祥被朱棣说的哑口无言,小心翼翼的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加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