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割韭菜(1 / 2)家父朱元璋首页

见这些人还是有些兴致不高,朱棣顿了顿,又补充了一些。

“书坊除了印发、售卖官报外,内部一应笔墨、书籍的定价皆为如今书坊的一半,将成为县学、府学、太学专属的书坊,只供其中家境不好或是境况艰难的学子购买。”

“另外,官报将会大面积的售卖,定价为一枚铜板。”

朱棣的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陷入了沉思当中。

能够在京师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立稳脚跟,这些个人都不是什么蠢货色,相反,还十分精明。

昨日朝廷就已下诏,改国子学为太学,并隐隐传出新学改革的事情,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新学取士出现。

虽然只是和科举取士并行,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放着完善的科举不好好用,非要再加一个新学,足以说明新学取士的重要性。

今日清晨,京师内刚刚传出学子聚众抵触新学,言明新学断了学子的路。

而下午燕王府的侍卫就找上了他们,并在淮河上见到了燕王朱棣。

要知道,燕王之前轰轰烈烈的干过不少大事,最终的效果都十分之好。

而今他又为这官报亲自出面,可见新学的势在必行。

心思活泛的人已经将这一切串联了起来,心中不断盘算着。

官报若真能人手一张,上面的内容哪怕是千金也难换,毕竟这可代表着知名度,这样一来,为书坊出资,哪怕是亏本经营,完完全全可以接受。

而更多的人则是处于观望犹豫的阶段。

毕竟他们没有上帝视角,哪怕新学主事人乃是燕王朱棣,他们也不敢赌新学一定能够成功。

若是新学失败,按照如今读书人的现状,能读得起书的,都不是什么特别穷的人,哪里需要到这书坊去买半价的物品。

而且官报的作用还没有得到体现。

光是这一点,就充满了赌的不确定性。

朱棣将在场所有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多说无益,他也不打算再费口舌。

“诸位,京师三味书坊的出资权,包含每月一缴的租钱、小厮月钱、书籍笔墨的钱,加在一块,每月二十贯。”

“起拍价二十贯,上不封顶,一炷香燃尽之后,出价最高者可得今年三味书坊的出资权和大明官报的署名权。”

朱棣话音刚落,就有个商人惊讶出声。

“一个月二十贯??这出资价钱未免太高了吧?”

朱棣面色如常,这个价格就是他故意定高的。

官报何其重要,后世报纸盛行的那段时间,几乎家家户户每天都会订购报纸。

大明的百姓虽不如后世人民一般热衷时事,但官报价钱低廉,只需一个铜板,几乎和白送没什么区别。

按照成本来说,每张报纸得亏个一文半的钱。

但对于古代百姓来说,你要让他花一枚铜钱去买半个馒头,他顶顶愿意,可若是买这么一份报纸,就难免会拒绝了。

毕竟不是所有百姓都识字。

但眼下正好闹出了新学风波,学子和部分百姓聚众闹事,大部分百姓也都持观望态度。

若借此事推出官报,朝廷再大肆宣扬一番,必能引得官报引人注目。

以直隶为例,囊括京师及附近的县城,人口多达二十几万人,这些人中,识字的人再怎么说也有几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