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利落(1 / 2)日月燃明首页

不忍,可是王战没有更好的办法。

为了避免事后袁崇焕和其他文官们对自己将要采取的某些决策以诸般借口喋喋不休,此时的阵前决断之权必须要给,给他们事权专一的机会,便是给他们遭受事实教育的机会,以此减少阻力。否则,除非将来自己不在乎他们的阻力,不在乎他们本身,推倒整个文官体系,大杀特杀。

这些想法倒也不是这一瞬间产生的,而是读史之时反复思考后产生了诸多看法,许多早已经存在于王战的心里,此时只是结合实际运用罢了。

王战很清楚,袁崇焕虽然大话说得流畅,之前上奏疏说“但在多备火器,添买马匹,乘险而扼其死命,战则死战,守则死守,而锦义,而广宁、辽沈,步步打实做去,何忧夷哉?”但恐怕袁崇焕自己心里都清楚,宁远这些兵怯于野战,或者说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根本不愿意为友军拼命,根本没法一城援一城、步步打实的向辽东逼近,更不用说最后逼死东金。

若非如此,袁崇焕就不会不敢派兵救援锦州了,何必弄得后来还要自相矛盾、自己打脸的说什么“......贼奴有累胜之势,而我在积弱之余,十年以来战栗畏敌,如今仅能办一‘守’字......如若宁远有失,则山海关必定震荡......故臣不敢以四城之兵而远救锦州......”

对这段历史,王战可是把各种史料翻来覆去对照读过好几遍。

与此同时,王战更是牢记来自彼世的真知灼见,“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只是现在不能跟这些人说这么高明的论断,自己还不能表现得太英明,暂时只能假托上天、祖宗之类。

“只希望袁崇焕不要把城池看成自己的面子,更不要让这面子胜过士卒和老百姓的性命。”王战有些担心袁崇焕的决策、担心老百姓,心中暗自沉吟。

......

听得皇帝将决策定性为战事所需,并非仓惶弃土,又明言不干预临阵大将的决断,可谓是既给予了提醒,又指点了集中兵力、坚壁清野的做法,且还承担了责任,最后还放权与前线临阵将领。除了没有从他处调兵,已经是超出了臣子想象,几人几乎有了惊喜的感觉。

对于与皇帝议事的臣子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决断清晰明确,皇帝担过决断的责任,没有说“按某某爱卿的建议”,这样,过后即使有言官激烈弹劾也难以追责到大臣们身上,至少不会追的太狠。

“吾皇英明。照此安排,不失稳妥,前线亦不失临机决断之灵活。虽未调兵,但宁锦二城集中了关外所有兵力,便是万一有警,亦有足够实力稳守待援,等待援兵。微臣以为,可行。”黄立极施礼说道。

“臣附议。”

张瑞图、李国普几人对视一眼,全部附议。

“好......朕再给他们吃几颗定心丸吧。”王战的心情也不错:初来乍到,作此决策,看来还可以。

“告诉袁崇焕和赵率教:一,守城不易取得人头,此战朕不以人头论功,只要守住锦州和宁远即可,参战的将官、士卒,人人有赏。二,派最可靠的人把守城门,搜杀细作,防止献城。其三,虽然弹药充足,还有铁料可以现制炮弹,但也要注意,鞑虏总是逗引我们远远地放铳开炮,然后趁机突进。对密集大阵,大炮远轰尚可,毙伤人马,震慑敌胆;对于东奴的盾车,还是百步左右开炮齐射为好,可在城墙百步外挖掘壕沟阻滞盾车,利于炮击;对人,多用散弹。其四,若他们有胆量出击,朕建议集中骑兵,或可突袭斩杀东奴的运粮队。烧掉粮草,一击即走,不要硬拼。具体如何做,由他们临阵自行决断。”

抛开杂念,王战干脆利落的给出更具体的建议,但仍不忘授予前线临机决断之权。

“还有,命传旨之人告诉赵率教,以往半生之事,时也、运也、命也;今日锦州之战,以他为将首,朕相信他能打赢,朕知道他是亲手杀过鞑子的忠臣猛将。拟旨吧,八百里加急。”

年轻的皇帝,干脆利落。

诸阁老看皇帝如此决断,又单独提起赵率教,更说出搜杀细作、如何炮击这些守城要义,都不禁有些惊异:这便是“天启”吗?

诸阁老思量之下,条分缕析,自问也没什么其他比皇帝更好的办法。皇帝已经担过决断的责任,若是不赞同皇帝的建议,东奴真来了,那些没修完的小城军民必定遭殃,自己几人的责任可就太大了,而且皇帝如此决断,不只是胜败、对错,最重要的是把弃土的责任也干脆利落的担过去了。

几人略一对视,彼此心下了然,也便不再迟疑,迅速的拟旨、用印,协调兵部与六科,将圣旨发了出去。

众人退去之后,王战又静了下来。

......

看着皇帝夫婿,皇后张嫣大眼睛中透出惊奇思索之色,就像方才一样,就那么静静地看着眼前的“皇帝”王战。

张嫣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推都推不醒、以为有性命之危的丈夫,怎么醒来之后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不是好像,刚才的样子就是脱胎换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