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礼乐崩坏(2 / 2)岐南传首页

只听得少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轻声道:“而且爹,我怎么记得当年太后寿宴,您主持吉礼时将本应献于上天的三牲还有粮食全部偷偷运往了河南道赈济灾民。要说我们家‘礼乐崩坏’可是您开的先例呀,要不是太后……”

“哎呦喂!我的小祖宗唉,您快闭嘴吧!你是嫌你爹死得不够快是吧?过去的事情还提什么,算我求你了,这事咱不提了行不行?”刘启听得女儿翻出往事,不由吓得一身冷汗,连忙用手堵住了那喋喋不休的小嘴。要知道虽然当年太后一力保下来他,但其还是被贬到了这枫城。要不然以他清河刘家家主的身份怎么可能离开京城。

如今太后病笃,天子又急召他回去,想必是太后执意要将其召回。提及太后,刘启又想起当初太后大寿时与他彻夜长谈的场景。

那年永寿宫中,母仪天下的太后居然设宴让刘启与之对坐。刘启虽贵为清河刘家家主,独享一处封地。但刘家仅在名义上把持礼部,实际却只负责五礼之仪制,学校贡举之法皆由皇族牢牢把持,因而刘启手中并无实权。因此当太后单独为其设宴赐座时,刘启不禁深感天恩浩荡,受宠若惊。

“刘启,你我先帝还在时就已相识,我册封皇后的吉礼也是你一手操办的,先帝在时常与我说‘刘启聪慧敏达,才堪伯仲又心系百姓,如不是刘氏子弟定能位极人臣,别有一番作为。’这些年只让你主管礼制委屈你了。”提及先帝太后一脸追忆之色。

刘启听得太后这般言辞恳切,又得知先帝对其青眼有加,不禁感恩戴德道:“微臣能追随先帝,效犬马之劳已是三生有幸。刘启平生未建尺寸之功,却沐浴天恩忝列朝堂……”

“你我都是老相识,不用说这些,今日你我只叙亲戚之谊,不讲君臣之别。宁如近来身体可好?让她日后有空常来后宫与我唠唠家常。”太后适时开口打断刘启表忠心的话。

“有劳太后惦记,拙荆身体康健,我让她明日进宫觐见太后。”提及宁如,刘启眼底的恭敬之色终于消散了些。

“我皇室与你刘家本就同气连枝,你又是当今天子姨父,你我不比那外人,有些话我便与你明言。”太后忽然放低声调,又令左右太监宫女退下,继续开口道。

“我听闻河南道遭逢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地,民不聊生,可有此事?”

“微臣不敢欺瞒太后,河南道确乎遭逢大旱,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我已派人前去放粮赈济灾民,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提及河南道的百姓,刘启不由得露出忧愁之色。

“先帝和哀家果真没有看错!刘启,我且问你,你可愿救河南道的百姓?”太后心下不由大喜,暗道今日之事有戏。

“太后若有一策可救百姓于水火,刘启何惜此身。”刘启才思敏捷,隐约间猜到太后今日设宴所为何事,但其心存大义,如能救得万民,死又有何惧?

“你且放心,我已与镇国公枫溪有言在先,无论此事成功与否,我二人都会将罪责揽下,保你无虞。

你所要做得就是将我大寿吉礼上户部所批下的钱粮和三牲验收后,交于镇国公枫溪即可。至于吉礼的布置排场,我会奏明天子,是我让你一切从简,把钱粮都用在向天献礼上。”说到此处太后不禁有些担忧地看向刘启。

刘启出身刘氏一族,刘氏又一向自诩礼法正宗,此刻要其欺瞒天地,不知愿也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