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回想起掌柜提到的卖吊坠一事,随即密耳传音给叶荔:“吊坠卖我,一万钱。”
沈炼没有再追问她和武凤志的关系,也没有多说话。
他明白,此刻最重要的不是盘查她的过去,而是给她一线希望,让她看到未来的光明,赋予一个母亲应有的尊严。
人在绝境中,总是需要一丝光亮来指引。
法律不仅是冷酷的审判,更应当是公正和仁慈的化身。
在追寻正义的同时,必须涵盖对人性的关怀。
一个母亲,为了孩子走到这一步,背后又藏有多少难以言喻的苦楚?
也许,她的过去满是瑕疵和错误,但此刻,她仍旧是一个在绝望中挣扎的人。
或许,真正的正义并不是一味的追究和惩罚,而是在黑暗中伸出援手,使人重新燃起希望。
通过一次施援,不仅救赎一个灵魂,更有可能改变一条生命的轨迹。
正义与慈悲并非对立,而是和谐共生的两面。
严刑峻法固然是法家之道,但于细微处见仁爱,于冷酷中显温情,方是真正的大道。
此时,他脑海中回荡起老师曾经的教诲:“法家之人,先无情,再动情,进而入情,共情,最后绝情,方为大成。”
这句话如警钟长鸣,激起心海波澜,令他思绪万千,回顾过往,深深感悟。
以前的他,总是站在高高在上的公正视角上,俯瞰众生,认为刑法是约束他人、维护秩序的唯一途径。
他信奉法律的威严与力量,坚信无情才能成就公平。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渐渐发现,仅凭冷酷无情的刑法,难以真正触及人心,亦无法解决一切问题。
法家的无情,是为了超越世俗情感的干扰,做出不偏不倚的审判。
但若止步于此,便会失去对人性本质的洞察。
动情、入情、共情,是修炼的过程,是在理性判断之上,融入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
真正的司法者,不仅需明察秋毫,更需洞悉人心;
不仅需威严冷峻,更需在冷峻中蕴藏温情。
以前,他试图以刑法约束众人,却忘记了法律的根本在于仁心,在于通过法律手段修复人心的断裂,重建社会的信任和秩序。
在这一瞬间,他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芒穿透了长久以来的迷雾。
法家不仅仅是掌握条文和刑罚,更是心性的磨砺和升华。
法律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其冷峻无情,而在于其对善与恶的清醒洞察,对人性复杂性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