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遍地黄金(2 / 2)1993回转人生首页

想到这儿,刘明旺就走了进去。

十五分钟后,刘明旺喝了一杯茶,走了出来,他谈好了代理分成,让这家公司也帮忙售卖自己的产品,一旦售出,销售额的四成都归他们。

然后,刘明旺又走进另一家卖电子产品的档口,每一家都发了五本宣传册。

不仅如此,他还跑到了附近文印店扎堆的地方,和附近的餐馆小老板谈好了价格,次日,一个个小型立牌就放在了他们的餐桌上。

刘明旺将写字楼办公室一分为二,分别挂了两块牌子,一块是“华辰计算机有限公司”,另一块是“薪火文化传媒”。

他将所有计算机设备都搬到了这里,还专门去购置了一些二手办公桌椅。

在春夏之交的时节,一身汗地把桌椅往楼上搬。

张义明和郑学同也跟着来干活儿了,两个人脸憋成猪肝色,抬着一张一百斤重的办公桌,小腿打着摆子地上了二楼。

“歇……歇一下……”张义明顺着墙根滑着坐在地上,掏出手帕给自己擦汗。

郑学同也累得心跳加速,结果一扭头,看见刘明旺一个人搬着一张办公桌脸不红气不喘地把桌子抬了上来。

张义明说道:“他打功夫的……我们不能和他比啦。小郑,你也坐下来歇脚,他龙马精神,气力大,累不死的,让他干啦。”

郑学同也坐了下来,“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就歇一会儿。”

刘明旺倒是没什么感觉,反正在这里不干,去陈怀英那里也要练筋骨受煎熬,都是一样的。

脑子想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倒也不觉太累。

附近的书店和文印店很多,刘明旺这段时间逛得多了,又有了新想法。

说起中国90年代的生意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专注。今天做这个明天就做那个,喜欢搞多元化经营,而刘明旺这个穿越客也染上了这个毛病。

但是说实话,这个不专注,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这个年代的钱实在是太好挣了,路线确定后,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明确,而且对一些灰色地带的赚钱手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间的赚钱热情空前高涨,加之商品市场的需求空前强烈。

所以此时的商人会有一种直观感受:遍地都是黄金,这捡一块儿,那捡一块儿。捡不过来,根本捡不过来。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搞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比如说万科、比如说首钢,当时都赚钱赚懵逼了,什么行业都做,做什么也都能赚钱。

这并不是少数公司的做法,相反,与后世的那种深耕一个行业不同,这种多元化经营的思路反而是这时候的主流。特区内九成以上的公司,现在都是多元化经营。

因为现在的中国商界视日韩为师,打造三菱和大宇这样的财团式企业、无所不包的综合商社是这时候很多中国企业家的梦想。

比如说首钢的周冠五,曾提出“非钢化及财团式道路”,不仅经营钢铁行业,甚至还把商业触角拓展至服装、自行车、食品、家具、房地产、机器、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公司甚至还拥有银行和船队,在国外也有公司和矿产。

而后来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在前几年也是什么都做,王石本人也是倒腾玉米起家,在93的一次筹划会上,香港渣打银行的一个基金经理忍不住问王石:“王总,你们万科究竟是做什么的?”

后来,经历了君安事件,王石才提出公司收益的七成必须来源房地产的战略准则。

应该也就是今年的事……

刘明旺当然知道多元化经营的坏处,精力和资金分散,根本不可能与那些专注某一个行业的企业竞争。哪怕你重生一百回都打不赢。

所以刘明旺给自己定了目标,未来几年,只涉足两个领域,一个是文化,一个是科技。其它的产业,例如视频、医药、房地产,都只投资,不经营。

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科技产业毕竟方兴未艾,产业集群还在襁褓阶段。而发展专利、突破技术壁垒这种事情,是需要烧钱的……

先赚钱,赚到钱以后再专注。

而文化产业,则是相对比较容易逆袭的,因为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和来自西方的产品不容易发生正面竞争。

劣势是此时此刻无处不在的盗版。

但是后发国家在刚刚起步时,盗版、抄袭现象是不可能禁绝的,只能硬着头皮上。

而且即使有盗版,也有着巨量的收益,此时是各个行业的黄金时期,绝不能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