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4章 烘焙篇酱油馒头和过去的记忆攻击我(2 / 2)东北美食日记首页

“没事,姨,就馒头就行。”

小姑奶奶哟,是我们要吃菜呀,你是偶尔拿馒头打牙祭,我们可是实打实的天天吃,要不然为啥我要做蛋糕,实在是馒头吃吐了呀。

接到电话的于爸精神抖擞,这些年,他的店早就改机器了,做出的馒头送往各个亲戚的饭店酒馆,要是他自己做,早累死了,现在的他也是手串一戴,小茶盘一放,看着手下做事情,接完电话,手串一 摘,衣服一换,亲自手搓面团去了。

于妈这边和路小雨寒暄了一会儿,路爸就开着自己心爱的五菱停在了店前。

“快快快,新出锅的,”

于爸提着塑料袋就大步进屋,想都没想,就把一袋子馒头放在了路小雨面前。

把剩下的饭盒打开,放在了于妈于亦英和双马尾面前。

在一旁的操作台上拿出一个碗,小心翼翼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塑料袋,一滴不落的倒进了碗里,颤抖的手,激动的心。

多少年了啊,

多少年没见过这孩子吃馒头了啊,

想想自己那闺女,好好的馒头手艺不学,偏偏学了做蛋糕,我老于这一身能耐,它要失传了啊,而且这娘两对馒头没有丝毫热情,不是吃米饭就是吃面条,我的馒头没人欣赏了呀。

每次梦中垂泪,梦到的全是路小雨小的时候啃馒头的样子。

为什么?为什么上次野营的时候没带面粉没拿馒头啊!!!

哇哦!!!

路小雨看到馒头和眼前这碗调料眼前放光。

多少年了啊,多少年没吃过于爸的蒜泥酱油了啊,这些年什么组合 都试过,就是没有于爸调的好吃啊。

心有灵犀的两人的目光中都有一股浓浓的爱意,这两股爱意撞在一起,就是馒头的形状。

路小雨抓起一个馒头,

于家不是东北坐地户,于老太爷是闯关东的那批人,于老太爷活着的时候,路小雨常常被那股浓浓的山东腔给弄的迷迷糊糊的,而传说于家的馒头这么好吃,就是于老太爷留下的一块老面,不过早被于爸辟谣了,但是他家确实有老面,不是传下来的,就是开店时候留的,这么多年,也说不清到底那老面还有没有用,毕竟科技发展了,酵母这玩意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难弄,而且于爸的技术已经完全脱离了这种靠什么东西的程度,就算让他去路小雨家做,做出的馒头也跟店里的一样。

这就是手艺人的自信。

路小雨看着这个馒头,显然,这是为路小雨特制的馒头,普通馒头,成人男子的拳头大小,工业化的馒头,路小雨的拳头大小,于爸的馒头,有一旁的双马尾脑袋大小。

山东大馒头的精髓就是大,最可怕的是,这么大的馒头,它捏紧了,也就是一个路小雨的拳头大小。

馒头的外皮,讲究一个紧致光滑,除了下面和帘布接触的那个面,上面圆形的这部分,要做到能反光,一捏,就跟气球似的坚韧,然后还能弹回去。

捏住一小块,要用些力气才能撕开,撕开之后,馒头内部充满了均匀细致的气孔,好的馒头跟好的蛋糕一样,气孔要均匀,不能忽然出现一个巨大的,那样整个内部就被破坏了,虽然不影响吃,但是就会觉得这个馒头不对劲。

捏着私下的一块,路小雨轻轻地沾了下调料,然后塞进嘴里。

嗯!!!!

路小雨想哭,就是这个味啊。

因为于家的关系网,于家用的调料和路家的完全不一样,路家买的调料都是超市里那种一瓶瓶的,于家什么东西都是论桶,以至于路家都不好意思去于家借调料,到人家借醋,人家拿着瓶子给你,到于家借醋,于亦英直接给你拿来一桶。

就是这种差距,导致了于家的很多味道路小雨都复制不出来,就说这个酱油蒜泥吧,于家用的那种桶装酱油,然后蒜泥也只是简单的捣碎的,就是这个味道,路小雨知道,要是不用于家买的那个桶装酱油,那肯定是怎么复制都复制不出来。

蒜泥微辣,酱油味道丰富,由于只是一小部分沾了调料,剩下的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有的额口感,刚嚼两口还没什么,等到多嚼几下,当淀粉在嘴里转化为糖的时候,那两样调料和甜味充斥口腔,这感觉就十分微妙了。

双马尾也好奇地尝试了一下,瞬间开拓了新世界,怎么会这么好吃?

一大一小吃馒头吃的不亦乐乎。

看得于家娘俩面面相觑。

要不是自己家人,还以为于爸在酱油里放了什么科技狠货。

不应该啊,这路小雨是一直这么吃的,没问题,这小丫头片子怎么也爱这一口?

“叔啊,你就成全我吧,你告诉我到底这酱油是咋配的吧。”

路小雨也知道这么做不太好,毕竟手艺人的手艺它到底是个压箱底的东西,可就是想尝试一下,万一呢。

“啊?这有啥的,xx牌的酱油放点味精就行了啊。”

路小雨想哭,

谁会想到往酱油里放味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