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三章: “一字诗”与“一首诗”(1 / 2)这就是红楼首页

大观园已落成贾政上书请旨,皇帝恩准贾元春在正月十五这一日回家省亲,国礼在前,家礼在后,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元妃心中也是百感交集,唯一欣慰的就是看见自己的幼弟宝玉能够茁壮成长,替自己陪伴在父母身边,内心也算得到了一丝宽慰。既然是庆元宵那就必然少不了一顿家宴,吃喝不是目的,元妃给姊妹们出了一道题。

行完家礼,尤氏、凤姐等上来启道:“筵宴齐备,请贵妃游幸。”元妃等起身,命宝玉导引,遂同诸人步至园门前。已而至正殿,谕免礼归座,大开筵宴。贾母等在下相陪,尤氏、李纨、凤姐等亲捧羹把盏。如若是平日的筵席上座的一定是贾母,可如今元妃回来了贾母也只能在下面陪侍,所以看起来这好像是贾家的家宴实则仍被尊卑规矩所束缚着。

元妃命传笔砚伺候,她要择几处大观园中最喜欢的景致院落进行赐名。首先撰写了一块匾额,因为此时正殿还没有题写匾额对联,四个字是“顾恩思义”;而后又题写了一副对联“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今垂旷点,九州万国被恩荣。”既然是正殿就必须要颂圣,感谢皇恩浩荡,感谢皇帝对于贾家的庇护,无上荣光。然后将“省亲别院”命名为“大观园”;“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苑”;“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赘言了,最后元妃还作了一首诗“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一首诗写毕元妃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宝玉只得答应了,下来自去构思。

贵族人家的家宴与一般人家不同,娱乐为主,吃喝为辅,通常都是吟诗作对、打灯谜、击鼓传花等等。元妃自幼在贾府长大,贵族家的小姐必须要知书达理,虽然元妃自己说不长吟咏那只不过是自谦之词罢了,不然她如何教授宝玉读书识字呢。此番归省元妃也要试一试姐妹们的才情,尤其想要当面考核一下宝玉。其实更深层的意思她也是想要为贾府物色一位未来的女主人,从最喜“潇湘馆”和“蘅芜苑”就不难看出这是元妃的一种试探,因为此两处未来的主人一位是林黛玉、一位是薛宝钗。

姐妹们一人要写一首律诗,而宝玉一个人要写四首。在一众姐妹当中才情各不相同,迎、探、惜三人中,探春出于姊妹之上,算是个中等生,大嫂子李纨也勉强能凑成一首,这里的优等生自然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了,我们重点来看一看她们两位的诗作。

先看宝钗的,匾额名称“凝晖钟瑞”,诗云:“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文风已着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一首诗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的性格,宝钗属于外冷内热,永远都是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到底想的是什么,而且宝钗无论何时从不冒头,从不争辉。这首诗就是典型的应制文,每一句都在歌颂元春,歌颂大观园的美景,而且在结尾还不忘突出元妃贬低自己,这就是宝钗的性格做事周到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