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摧枯拉朽(1 / 2)大明:被迫登基首页

名匠商会在京城悄然兴起。

同一时刻,京城内的八大名匠工坊纷纷开门营业。

当众人在名匠工坊内见到无数标有“御用”字样的物件后,工坊顿时轰动全城。

仅仅一日之内,京城八家名匠坊的门槛就被蜂拥而至的老百姓踩破了门槛。

接下来的七天,名匠商会的名声在京城彻底打响。购买名匠坊中的任何一件商品,就意味着拥有皇家御用之物的荣耀。这一荣耀使得京城百姓趋之若鹜,无数官员贵族争相追捧。

半月后,大明各省份府城均有名匠坊相继开业,一时之间,整个大明都被震动。名匠坊成了大明御用物品的代名词。

然而对于这一切,朱瞻墉并没有过多的关注。他只是策划了开头,后续的事情都交由孙若微与孙愚去打理。

如今,朱瞻墉几乎每天都待在工坊里,并制定了一个新的工资制度——如同后世所知的流水线计件薪酬制。多劳者多得,极大地激发了工匠们的积极性

只要愿意干、肯努力,他们的工资不再是固定几两银子,而是可能翻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长。

在这种激励制度下,工匠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以前偷懒出工不出力的人也开始变得特别积极。谁不愿意为家里多赚点钱呢?尤其是这些工匠们,家里有田地的尚且好说,不至于饿死;

而那些无田地的家庭则完全依赖于这份工钱生活。现在有了大把赚钱的机会摆在眼前,只要肯卖力气,工资就会比以往高出许多。

于是大家纷纷加倍卖力,有的人甚至希望日夜都住在工坊里。看到这种情况,朱瞻墉不得不对工作时间做出安排。长时间下去,肯定有人的身体会承受不住。现在每一位工匠都是宝贵的生产力,他可不想看着这些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工匠累倒。

为此,朱瞻墉实施了两班倒的工作制度,白天六小时,晚上六小时,确保工坊昼夜不停运转。如此调整之下,工匠们既有了休息时间,也有了充足的赚钱时间。

当然,也有工匠对此制度有所抱怨,觉得休息就是在浪费时间,而这段时间本可以用来赚钱。但在朱瞻墉面前,没人敢表露出这种抱怨情绪。

在这样的制度运行下,工坊内部迸发出极大的热情。燧发枪、越王炮、子弹、炮弹等产品的产量逐渐稳定并持续增长,每日都有显着提升。

朱瞻墉入驻工部满一个月后,已累计制造出燧发枪三十二万余支、炮四百五十余门,至于弹丸和炮弹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看到这些数字,朱瞻墉悬着的心总算放下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