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以说出来,必是非常之道,名可以叫出来,必是非常之名!”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称谓的是万物起始的阶段,有,称谓的是万物诞生之初的阶段!”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所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
“所以常摒弃欲望,本能,方可感受天地玄妙,常拥有单一纯粹的追求,方可感受大道的界限!”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两者出自同样的地方,却宛如天地,阴阳,名字,性质却是完全相对,两者之玄妙,完全无从捕捉,却偏偏是一切奥妙的开端!”
经过自己发自内心的翻译,赵策不自觉心中一阵悸动,有那么一瞬间,他好像懂了什么,虽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自己也是简单带过,可这个过程中他却联想到了太多东西!
就拿自己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理解来说,什么是非常之道,这对于每个人而言,显然有着不同的答案,就拿生活中最普通的各种职业来说,真的精通的人,不能著书立作,不能教会别人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五星级酒店的大厨,用心教出来的徒弟,自然比小酒馆中出来的泥腿子有着云泥之别!
一个世界知名的画家,用心教出来的徒弟,即便不能超越师父的锋芒,可比起同为艺术追求者的其他画家而言,却是很多人一生不能超越,甚至触碰的存在!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按照神话故事,天地本为混沌一片,便是无,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万物,这便是从无到有演化的过程,亦是有的开始,而这些东西,绝对都是如同生灵的母亲一般,潜移默化中,让生灵得以繁衍生息,从此开始生生不息的过程!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所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这也很好的诠释了,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提倡打坐,因为这样的方式确实很容易让人进入心灵空明的状态,从而更能寻求到自己的道,究竟为何物!
至于这一点,赵策也是深有体会,毕竟作为《道德经》的忠实读者,无论是对道家还是道教,都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喜爱,因此打坐这些,赵策也陆陆续续有过不少次,虽然没触碰到想象中的玄妙状态,但只要打坐十多分钟,确实一整天下来,都觉得精神力极其充沛!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世外高人都喜欢打坐,而且无论是佛教,道教,都强调五心向天的打坐方式,想来便是为了达到这种玄妙的状态!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佛家也好,道家也罢,都存在极其微妙的一个地方,佛家一边说着四大皆空,却常常追寻度化世人,这本身便是一种矛盾!
道家常常追寻无为而治,却从汉初开始,道家追寻万物归愚,方可天下太平,既然无为,又何苦纠结这些?
道教也不例外,追寻本心,却有更多的人是为了求长生,难道本心真是为了长生,经历无尽的孤独,枯燥到天荒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