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投名状(2 / 2)我,大汉使臣,请万邦赴死首页

躺在两马力无悬挂硬减震的大车上,安国少季郁闷的嚼着草棍,连吐槽这垃圾路况的心情都没有。

轮回九世,安国少季历经了无数的波澜壮阔。

滕王阁上赋过诗,深宫之中夺过嫡。东华门旁唱过名,阿非利加抓过人。

庙堂之上,安国少季曾宰执天下,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

边关万里,安国少季也曾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这些波澜壮阔中,无数同袍和下属为安国少季奋战牺牲。让安国少季留下了无数的遗憾和偿还不了的情义,这些都需要安国少季逆转时空来弥补。

在这最后一世,安国少季只想轻松写意一些,快速通关。却没想到刚刚开局,就收获了一群人的效忠。

“好在最后一世了,不管背上多少责任和情义,只要我能完成就义,就可逆转时空偿还了。”

“就义而已,一次不成,不算什么的。”

新乡亭距离大夏县十余里,但此时的新乡亭已成废墟,伤残者已被大夏县收拢救治。但被救的乡民们依然在只剩断垣残壁的新乡亭停留了一晚。

将斩下的戎人首级放在每户人家进行祭拜。

死在自己怀中的少年名叫桑生,安国少季也找到了其居住的院落。

原本前屋后院,还有数亩薄田的院落依然祥和僻静,只是门户上的残血和刀痕,记录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案。

少年桑生全家罹难,父母和幼弟的尸身想来是被大夏县的官吏收拢,但桑生的姐姐却是受尽屈辱后永远沉睡在了洮河之中,一家人死后也难以团圆。

将唐晨的脑袋放在院中,作为祭品祭拜一番。

安国少季忽然明白,为什么汉武一朝到了后期国家已经穷困不堪,百姓依然铁了心和武帝一起打匈奴。

没有后世儒家的礼教束缚,没有道家的清静无为,也没有佛教的隐忍向善。

现在这片土地上,只有汉匈之间的仇恨与‘虽百世之仇犹可复也’的复仇大义。

祭拜完罹难的亲人,安国少季一行人第二天上午便进入了大夏县城。

大夏县坐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洮水支流大夏河由东向西,为大夏县带来了天然的护城河。

城池依山而建,南北长三千百米,东西宽一千六百米,可容五万佘人居住,最多可驻军一万五。

大夏城是大汉在长城之外最大的边城,边郡重镇,平日里就驻扎五曲军队,加上郡内正卒和城外塞障,足有三千汉军。

一旦遇到战事,背后囤积重兵的郡治狄道便可派迅速派遣强兵,越过长城进行增援。

将新乡亭的汉民安置在县衙开辟出的营地中,安国少季便跟着史寅这一队汉军回到了军队驻地。

令使死亡,军士们却全须全尾的回来了,甚至还斩下了二百多级的敌首,这离奇的战绩需要的安国少季跟着去做说明。

夏宽的弟子随夏宽出刺陇西,都授了一百石的散郎。而安国少季因为出身勋贵,更是被授予了比三百石的郎中。除了驻军,在大夏县的官秩仅次于县令和县尉,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军营设立在城北,被木栅栏围住,营门用拒马封堵,内里有一眼清泉。左右前军,左右后军,左右虞侯军,成正方形设置,围绕着中军大帐设置。粮仓,兵库,辎重,马匹,营房设置颇为符合军法。

大汉军队分为中央军,郡国兵,边军。大夏县内驻扎着五曲边军,也就是一部,同时在县外险要之地,又设障、塞,其长官为障尉、塞尉。这些军士都由秩千石的军司马班長统领。

不过在安国少季眼中看起来,这营寨只能勉强算合格。

安国少季走入中军大帐,统管史寅这一曲的军侯徐洪柱正对着史寅一顿猛批。

“老史,你特么屎吃多了吗?买卖军功不是什么大事,可你也特么的靠谱点啊。”

“安国少季,斩首百人,这种军功,让我怎么报给军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