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章 窦漪房(2 / 2)我,大汉使臣,请万邦赴死首页

当清晨的第一缕朝阳升起,长乐宫的侍人们便挑开来了太皇太后寝殿内所有遮光的帷幔。

自从在代地通宵织布,熬坏了眼睛,窦漪房就喜欢每天等待第一束阳光,让不清晰的世界多点亮光。

柏至侯许昌,当朝九卿首的太常,踩着洒满朝阳的台阶,通传拜见太皇太后。

自从后元七年,文帝驾崩,到如今建元元年,窦漪房已经执掌大汉东宫权柄十七个春秋。

如今先帝新亡,新君刚刚登基,正是根基不稳,需要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但曾经在先帝在时,不断插手朝政的太皇太后,却像是消失在了朝堂一般。

不管是新君任命三公,还是革除九卿,太皇太后始终一言不发。

除了要求未央宫按例,事事奏报东宫外,对于新君的决定,几乎没有提出过任何反对意见。

这让朝野上下着实有些费解。

“柏至侯有劳了,每日都需你将朝廷文书奏报给我这个老太婆用印。”

窦漪房坐在长乐宫高台之上,静静地倾听许昌将朝堂动向和天子决策一一汇报。

末了直接让身旁的尚书官盖上太皇太后的玺印。

这是汉武之前大汉特有的两宫制度。

皇太后所代表的东宫可以名正言顺的干政。

尤其是在新君践祚时期,没有东宫加盖玺印的政令很容易被百官驳回。

“太皇太后,陛下在以赵绾为首的一帮儒生的鼓策下,每天都有新的政令出台,似是要变革我汉家开国以来的制度。不得不让人重视啊。”

向太皇太后告状已经快成了许昌的日常。

这些儒生大搞改制,已经侵犯了许多人的利益。

许昌知道为什么那些权贵们闭口不谈,无非是效仿郑伯克段于鄢。让这帮儒生和天子先放纵起来,然后一举拿下。

但作为太皇太后的心腹,许昌却是知道,太皇太后眼中,那帮儒生讨厌,但这帮高高挂起,等着坑她孙子的百官更讨厌。

拿了刘家的俸禄,不在天子被忽悠的时候阻止,反而更加放纵天子。

这不是为人臣子的样子。

“丞相怎么说?”

太皇太后没有关心汉武帝做了什么,也没有追究百官的纵容。只是淡淡的问了句丞相的动态。

“丞相对于陛下所决之事,无不景从。”

许昌侯有些不解。

丞相魏其侯窦婴,年轻时就是以精通儒术闻名。对于这场由儒生主导的变革,自然鼎力相助。

太皇太后为什么要多此一问。

然而,窦漪房却是微微一叹,“魏其侯经不满足做我的侄子了呀。”

随后絮絮叨叨嘱咐道:“老太婆我哟,儿子在的时候,偏了心眼,做了不少糊涂事。等儿子们都离我而去,我才明白。汉家的江山,不折腾就是好事。”

“但是现在,汉家开国六十余年,也修养生息了六十余年,已经到了不得不折腾的时候了。”

“彘儿是个心气高的,他爱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几个儒生而已,动不了汉家的根基。”

“你们这些百官公卿,别把彘儿欺负狠了。我汉家的帝王,就不是吃得了亏的人。”

..........

自从老朋友袁盎被自己小儿子派人刺杀后,能够推心置腹的也就剩下了许昌等寥寥数人。

许昌一边赞同老太太,一边说些太皇太后睿智的话。

这倒不是许昌拍马屁。

而是许昌觉得,自从老太太死了两个儿子之后,那双瞎了了的眼睛,更加通透了。

然而,一名侍人匆匆走进长乐宫,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太皇太后,绣衣使者从陇西传来的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