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回穿(2 / 2)南山村1980首页

庄户人家的早饭很简单,稀饭加馒头。

稀饭是用小米南瓜熬的,因为缺少蔬菜,饭里还会放粗盐,当地俗称瓜菜饭。

一般的人家,过完正月十五,主粮就从馒头改为窝头了,李大国家里还算殷实,此刻吃的依旧是白面馒头。

“大国,吃完饭别忘了干活。”奶奶一边收拾灶台,一边提醒李大国今天的活计。

庄户家的孩子打记事起就得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今天兄妹三人分别要完成推土坷垃,打猪草,捡柴火,磨面的杂活。

土坷垃其实就是观音土,观音土土质绵软,又可以杀菌,农村用来擦屁股,用过的小土块堆在一起,推到农田里还可以当肥料,可谓既环保又实用。

打猪草也是庄户每天必干的农活,80年代初,人都吃不饱肚子,更别说猪了,刷锅水填点粗糠再掺上些杂草菜根之类的就是它的美味口粮。

这年头,猪的品种还是中华田园猪,养不大,足足喂上一年也就长个一百四五十斤。

养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吃肉,而是为了让它在猪圈里蹅粪,一方粪可以抵一个工分,满满的一圈粪可是价值不菲。

捡柴火也并不容易,眼下还是集体所有制,一草一木,一根枯枝全都属于村集体,社员只能捡散落在荒野中的落叶杂草。

至于磨面,那是为李大国开学准备的。

李大国在县重点高中读书,一日三餐需要使用餐证,而每月的餐证需要一袋五十斤的面粉外加五块钱才能兑换。

四样农活,打猪草和捡柴火最辛苦,推土坷垃、磨面相对轻松很多。

“哥,让小妹在家帮奶奶吧,我打猪草的时候,顺便就把柴火捡了。”

弟弟李二民将手里的小半个馒头塞进嘴里,背了挎篓、缰绳、镰刀出门去了。

李大国没和弟弟抢,他自小被爷爷奶奶当秀才养,虽然比弟弟大了四岁,但在农活方面却差了好几条街。

他不紧不慢的吃完早饭,这才推了土车直奔东岭。

东岭是一座完全由观音土形成的土崖,土崖高约三米,长约七八里,一直绵延至南山下,村民日常所需的观音土全从这里开采。

来到东岭的土崖旁,李大国没急着刨土坷垃,而是躺在一垛麦秸秆上晒起太阳。

他不是想偷懒,而是需要想清楚一些问题,为未来做好打算。

重活一世,虽然没带系统,但毕竟也多了四十年对后世的认知,难得再活一次,换成是谁也不想平庸的度过一生。

按照原来的生活轨迹,外出求学无疑是最轻松的路线,无论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的未来,在城市发展,物质条件会优越很多。

可问题是自己要是外出求学,家人该怎么办?他清晰的记得,80年夏天,自己所在的南山村会有洪涝发生。

爷爷带领村民抗洪,连续七天未归,由于在水中浸泡太久,得了风湿。

这一年,父亲因为要带着爷爷四处求医,丢了副业工的工作,而弟弟、妹妹也会先后因为家里的变故辍学。

如果外出求学,自己又怎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的命运,最好的办法还是能阻止即将要发生的山洪,避免爷爷得病。

沉思良久,李大国果断的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