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电机厂(2 / 2)南山村1980首页

“图纸呢?”李大国请三人坐在河岸的青石上,从吴天铭手里要过图纸,铺在青石做的临时石桌上扫了一遍。

“这样设计不行。”五分钟不到,李大国便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怎么不行?”吴天铭抑制不住怒色,不服气的质问到。

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人否定,尤其是被一名看起来比自己差很多的人否定,而且这个人压根就没仔细看自己的心血。

“你这个厂子落在哪儿?”李大国依旧面色如常,他只是就事论事,没必要掺杂人为的感情。

“县城西侧啊,紧挨省道,旁边还有火车站,交通便利,工人上下班也方便。”

吴天铭怀疑李大国压根就没仔细看他的图纸,或者说他压根就看不懂图纸,图纸上可是标的清清楚楚。

“那你了解长山县吗?”李大国又问了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当然了解了,长山县有35万人口,距省会25公里,年财收900万……”

吴天铭将他查阅的长山县的材料滔滔不绝的背了一大段。

“那你可知道长山已经有1600年历史了,县内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城。”

李大国言辞变得激烈,眼神也犀利起来。

按照吴天铭的设计,等新厂落成之后,长山的名胜古迹差不多得毁掉三分之一,就算是个别的古迹还能保存,以后再想复原千年古城的面貌几乎就不可能了。

“千年古城怎么了,不是还得优先经济建设嘛。”

吴天铭隐约感觉自己的设计是有些不妥,但具体哪里有问题,此刻他也说不上来。

同一时刻,徐远山也在琢磨,我们县还有九楼四塔八大寺啊,我怎么就知道两三个呢。

米占军也在想,那我们柏岭有几楼几塔几大寺,等聊完正事,也得问问李大国,没想到这货除了见钱眼开、视财如命之外,倒是有点文化。

“搞经济建设没人拦着你,但你要是以毁坏历史文化为代价,要不了十年,就会被人戳着后脊梁骂。”

看着李大国义正言辞的神情,吴天铭忍不住后背发凉,因为李大国所说的情况,不是没可能发生。

他们设计圈都知道一个例子,那就是老皇城原来是有城墙的,后来有人提出城墙会妨碍经济发展,接着就把城墙拆了,而提出拆城墙的那个人到现在也一直在被人诟病。

“那你说这新厂应该建在哪儿?”

自己的方案被全盘否定,吴天铭脸上挂不住,但他又无力反驳,于是反问李大国该怎么设计。

“建在这里,县城东侧十公里的位置,这里离机场和省会都更近,而且全都是荒地,不需要搬迁太多的百姓。”

李大国指着设计图上的一个位置自信的说到。

“这里就是一片荒地,一没路,二没水,三没电,就算新厂建起来了,工人们生活都成问题。”

吴天铭当场就否了李大国的建议,在他看来,李大国的建议,和凭空建一座城都没什么分别,代价太大了。

李大国自知没法说服吴天铭,他翻了翻吴天铭的图纸,在其中找出一张夏国地图,用铅笔在帝都和羊城之间画了条直线,好巧不巧的,他刚手指的要建新厂的位置,就在那条直线上。

“吴教授,你说未来有没有可能,有条新公路从新厂附近经过,北通帝都,南接省城?”

“新公路?”

吴天铭的目光开始变得火热。

“要想富,先修路”,上面已经有消息要大力发展道路交通事业了,而且他还亲自参加过两次关于修路的论证会,虽然会上没得出什么实质性的结论,但有一条信息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那就是:发展道路交通乃是大势所趋。

可是眼前这个酷似农民的年轻人又是从哪里知道消息的,他在地图上勾画的那道直线太诡异了。

诡异到看似是条简单的线条,但却直穿了七八个省会城市。

“徐县,我有个问题,你只是想要个五千万的新工厂,还是想为长山搞出个年产五个亿的支柱产业?”

李大国没接吴天铭的话茬,而是转头询问徐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