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第十节 冉闵2(1 / 2)吞噬星空之殷阳首页

石勒(274年~333年)也是一个传奇人物(石勒的父祖都是部落小帅。他自幼行贩于洛阳,为人力耕,曾被西晋官吏掠去卖到山东为耕奴。),生性残忍且雄才大略,建立了一个几乎统一中国北方的强大帝国。值得一提的是,石勒政权发明了考试,这是走向科举制度的重要一步,也是笔者认为石勒政权对汉族唯二的贡献,还有一个就是培养出冉闵这个华夏守护神来。石勒早年在汉族区域屈辱的经历,导致其自尊心格外敏感,性格睚眦必报,其政权建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明显歧视汉族的政策,这带来了北方汉族人口普遍的无奈屈辱经历和惨痛的人口减员,愤恨逐渐积累于人们的心头。石勒不幸的屈辱经历,促使其掌权后的报复,播下了不可调和的民族仇恨种子。这其实就是冉闵《杀胡令》的产生及其得到较大响应的时代背景渊源。

异族文明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就是他们都是部落联合体,没有终极向心力,一旦权威不在,便容易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中。 349年,羯赵皇帝石虎死后,其子十余人各领兵马(各大部落)互相厮杀,这给了冉闵绝好机会。350年正月,石闵宣布复姓冉闵,尽灭石氏,一举灭掉了残暴不可一世的羯赵帝国皇室及重要大臣。其后冉闵即皇帝位,国号大魏,史称冉魏。他下令邺都城门大开,凡“六夷”(匈奴、鲜卑、羯、氐、羌、巴氐)“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任所之”。方圆几百里的汉人,扶老携幼,往邺城里面涌;因为这是北方唯一汉人的国度。而以邺城为家的羯胡及六夷外族,推车挑担,拼命往外跑。然后冉闵才意识到这些胡人终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始终是中原战乱不绝的祸根,便颁下《杀胡令》:“凡内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斩,汉人斩一胡人首级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东门”。一时间,邺都城内汉人纷纷拿起武器追杀胡族,冉闵也亲自带兵击杀邺城周围的胡人,三日内斩首二十余万,尸横遍野,同时冉闵要求六胡退出中原,“各还本土”,否则就将其统统杀绝。这就是后世史学家纷纷诟病冉闵的地方,皆指责冉闵杀伐太甚,不是王道。但此时,冉闵势弱,所处邺城,四面皆敌,求生艰难,怎可以胡人资敌?便如白起,万千罪名,我自担之。实顶天立地大英雄也(白起,中国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毕生未有一败。白起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城七十余座,于作战中料敌如神,往往出奇致胜,威震六国,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当时华夏其实非常危险,思想上百家争鸣,又逢大争之世,各大思想代表都在角逐朝堂,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思想甚嚣尘上,都有各自建树,思想的混乱,使华夏陷入前所未有大分裂的危机中。幸亏前有白起,后有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华夏,也统一了思想,才有了今天的大一统的华夏文明。可以说始皇与白起王翦奠定了华夏永不分裂之基。如果当时华夏没有一统,就可以参考后世欧洲的诸国三四十,伊斯兰从古至今的大分裂,还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诸多民族。可以说,大一统使得华夏民族历经劫难,多次凤凰涅槃,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是文明的主角。白起、始皇、杨坚、毛委员功莫大焉!)。而那些玩弄笔墨,扭曲历史的无耻之人,上对不起祖先,华夏文明传承,下对不起后代,扭曲历史,扭曲认知,阉割华夏的尚武精神!他们才是无耻之徒,是华夏文明多次经历磨难的帮凶,是不配存世的渣滓。

各胡族深惧其下场将如同羯人或白匈奴人一样灭族,遂组成联军连番围攻冉魏政权。刚刚建国,实力低微,就面对胡族联军的疯狂反扑,冉闵沉着应战:

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得溃不成军。

冉闵之武略,与霸王项羽相仿矣!受冉闵感召,冉闵大胜众蛮夷的示范带头作用,各地汉人再不忍耐,纷纷起义响应,开始对入侵中原的数百万胡人展开大屠杀,史载“无月不战,互为相攻”,一举光复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大片华夏领土。迫于冉闵和诸路中原汉军的武力威胁,氐、羌、匈奴、鲜卑数百万人退出中土,各自返还陇西或河套草原一带原来生活的地方,一些胡人甚至从此迁回万里之外的中亚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