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考察工场(1 / 2)风雨唐朝首页

本章出场人物

林城 33岁荣州和义县县令从七品下

刘文周 32岁荣州和义县主薄从九品上

高开 45岁荣州和义县县丞正九品下

任虎 38岁荣州和义县县尉从九品下

卢成庆 51岁卢氏制盐工场掌柜

朱晋则 38岁太子东宫食官署令从八品下

这日,林城在刘文周陪同下考察辖区制盐工场。在卢氏制盐场,林城等在掌柜卢成庆带领下参观制盐工场。

卢成庆道“咱们目前的食盐主要包括海盐、井盐和池盐三种。其中,海盐产地主要是山东、江南等沿海地区,煮海为盐;井盐主要来自咱们所在的巴蜀盆地地区,产量较少;池盐分布在河东道、关内道、陇右道三块区域。”

林城看着工场在晒盐道“咱们制盐的技术主要有哪些啊?”

卢成庆道“我们的晒盐技术相比前朝有了重大的突破,通过在晒盐过程中加入淡水,产出杂质更低、苦味更小的食盐。

分析这种技术的起源,就是因为引水晒盐的过程中遇到下雨。本来下大雨的话,晒盐过程将会延长。但根据雨量不同,产出的食盐产品品质也有区别,有些苦涩味道减少,成了优质的上品食盐。估计是雨水改变了食盐的结晶环境,部分杂质与食盐中的一些成分自然分离,结晶出来的食盐成分更单纯,苦味自然就小了。第二个就是改进的“垦畦浇晒”制盐法分治畦、引水养卤、晒制成盐三个步骤。一是,治畦就是挖坑。每家夫役管理一块盐田,每块盐田百亩(合今亩31.2亩),九块盐田为一井,十井为一沟,盐田之间用土埂隔开,中间有引水渠,各沟之间有道路。盐田中容纳卤水的池子深一尺,以利于水分迅速蒸发。二是,引水养卤,主要是控制卤水和淡水的比例,也就是“咸淡得均”,并非越浓越好。卤水和淡水被称为主水,有主就有客,盐池之外的洪水被称为客水。由于洪水对制盐影响很大,有说法是“未治盐,先治水,未治主水,先治客水”。一旦洪水漫过盐田,对制盐生产的影响不是一天两天的,因此盐田周围的水利工程必须非常完善,既要避免洪水进入盐田,又要在盐田内淡水存量不足的时候进行补充。唐代对制盐技术最大的改善就在于添加淡水来去处食盐中的杂质。三是,晒制成盐,是借助阳光和风力,使卤水快速成盐。”

林城点头道“看来我们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那我们和义县的井盐有什么特点呢?”

卢成庆指着旁边的盐井道“我们是在井里挖盐,所以,我的工场,哪里有大量的井盐,我就往哪里跑。井盐一般来自20—50米深的古井,采用汲水的方式将盐水从深井中汲出“卤水”,再用“炉灶”煮盐。盐井的构造非常复杂。比如我这口井,这里有一大一小的两个井硐,也就是两口直井。两个井硐从进口直通地下6丈5尺深的井底,井底分别有两个蓄水池,左边大井硐底下的水池又深约5尺,是蓄淡水的;右边小井硐底下的水池深约8尺,是蓄咸水也就是卤水的。”

卢成庆接着道“井盐的制作工艺包括采卤、输卤、提卤、浓卤、煮卤等。最终通过熬煮的方法将卤水制成盐。把卤水输送到天然气产地的煮盐灶房,将天然气作为燃料,通过火力对卤水进行熬煮,最终取得结晶盐。咱们和义县是井盐生产地,凿井取卤水制盐,具有悠久的历史。从东汉时期开始产盐,已有两千多年的井盐开采历史。咱们旁边的荣州府治所在地公井县的城市名,便来源于两口上贡朝廷的盐井“自流井”和“大公井”。”

林城笑道“今天跟着,卢大人!我是学习到了很多啊!”

卢成庆拱手道“多谢大人关心!”

林城一行人离开卢氏制盐工场。刚走到官府门前,就看着门口十几辆皇宫马车,林城等意识到应该是有皇宫大官到了。赶紧进县衙。

在大堂,只见县丞高开正在给皇宫官员们斟茶倒水。见林城等走进院坝,高开赶紧出来。

高开笑着道“林大人、刘大人,里边这位是太子东宫食官署令朱晋则大人!”

所谓太子东宫食官署令,就是掌管太子殿下的东宫用餐、美食的衙门,署令就是署最高长官。

林城等走到房内鞠躬拱手道“朱大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下官和义县令林城!”

朱晋则稳坐太师椅打哈欠道“你们这和义县挺热的!”

刘文周毕恭毕敬递上茶水道“是啊!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多休息几日,下官和义县主薄刘文周!”

朱晋则不屑道“你们这和义县!我都进县境内了,都没看到你们官府的人,想我也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食官署令,你们这群人,是不尊重我,还是看不起太子殿下啊?”

刘、高二人赶紧拱手鞠躬道“大人,恕罪,恕罪!”

林城临危不惧道“朱大人,今天接待不周,应该批评!只是这县衙基层,各类事务繁重,也请大人谅解!”陪笑道“我们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吧,朱大人!”

朱晋则喝口茶道“没必要?我们这十几个人就是按照太子殿下要求,到全国寻找美食,特色食品,这太子东宫的诏令早在两个月之前就下发了,你们难道不知道?”

高开对朱道“不好意思,朱大人,我们林大人是在一个月之前才到的和义县,我们几个知道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