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税制新政(1 / 2)袁术三国浮生录首页

数日后,袁术将袁耀召至书房。袁术靠在锦榻上,对儿子说道:“耀儿,从去年下半年始,我父子二人既要谋划东征,又要收拢军权,接着又是招降纳叛,事情一波接着一波。如今总算可以喘口气,你的婚期又近在眼前了。”

袁耀侍立在袁术身侧,欢然答道:“我袁家近日一统江淮,好生兴旺。全赖父亲用人得法,我从旁学习,亦是受益匪浅。不知父亲将我找来,有何事示下?”

“耀儿,你不日就要成亲,已是长大成人。”袁术道:“你又是为父独子,迟早要承袭家业。如今辖内政要公文,多交由你处理,所以,为父有些话要叮嘱你。”

“耀,愿听父亲教诲。”袁耀道。

袁术很冷静地说道:“孟子有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政第一要务,就是认清敌我关系,也就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你身边之人,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对你和大多数人都一样好的人,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对象,“敌人的朋友”不见得是我们的敌人,如公孙瓒、陶谦。

二是对你,比对大多数人好的人,是我们的家人、朋友,或是利益攸关的部属,如你母亲、再如周瑜、纪灵、孙策、太史慈等。对他们,要多给予,少索取,以巩固关系,恩义是易碎品,要悉心维护。

三是对你和大多数人都一样不好的人,只要没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可以作为我们笼络的对象,“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我们的朋友。如李傕、你伯父袁绍。

四是对你,不如对大多数人好的人,这样的人,是我们的对手和敌人,与我们有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必须坚决与之争斗,无可退让。这样的人,即便他对你表达一定的善意,但你要清楚,不能被他所蒙蔽。他所表达出的善意是有区别的、因人而异的,是为掩饰对你的恶意、恶行的。所以说,‘有心为善,虽善不善。’比如曹操、刘表。

《论语·里仁》有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趋利避害”是人性,官场中人概莫能免。既然是人性,那么与任何人沟通,“先陈说利害得失,后讲求道德礼义”,才是正确的次序。

也就是说,应该先把所有人当做“小人”讲“利弊”,不光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只有当他的行径,表现为“君子”时,才能用与君子沟通的方式,与他讲道义。

我袁家如今虽然一统江淮,但不可得意忘形。东南形胜,守江必守淮。所以仍然要以寿春为治所。故此,我以太史慈、孙策、高顺诸将,训练精兵充实中军,强干弱枝。现在看来,第一步收军权初见成效。这第二步,则需要解决赋税问题。

我大汉的土地制度存在着明显弊病:

一是土地兼并严重。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豪门世家不断扩张自己的地产,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这不仅加剧了贫富分化,而且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

二是土地分配不均。如今的土地制度虽然名义上实行“均田制”,但实际上土地分配极不均衡。许多农户没有土地,而豪门世家却拥有大量土地。这种不均衡的土地分配制度不仅导致了各阶层矛盾的激化,而且限制了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三是土地流转不畅。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百姓无法自由地买卖土地,导致土地市场无法形成。这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粮食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我大汉的徭役制度的亦有弊端:

一是负担不均。现今徭役制度主要是征发百姓服役,而这种服役往往是出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农户所承受的负担也不尽相同。这导致了一些地区和农户负担过重,不堪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