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1 / 2)开局盘点十大诗人首页

【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鲁迅如此说到】

贵妃李华:从古至今那么多的诗人,我就只喜欢杜甫。

日暮西山:我小时候不喜欢杜甫,总觉得他过得太苦了。

无名当归:我觉得他的文采以及他所经历过的才做出了这些诗,而不是苦难造就的诗。

东坡肉:要是李隆基早死二十年就好了,那样就没有安史之乱,杜甫也就不会那么惨了。

唐-李世民:又是安史之乱,每说一会唐朝的诗人就要提一次安史之乱。

归长安:李隆基前期干的还是不错的,那可是开元盛世,大唐最繁华的时候,但凡早死二十年,觉得上帝王榜前列,说不定还能保五争三。

水神共工:开元盛世是古典帝国的巅峰盛世了。

知一何:他就是活得太久了。

【杜甫公元712年在河南巩县出生,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父亲杜闲曾当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母亲出生清河崔氏,只不过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再娶后,杜甫在家中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不过好在有一个对他非常好的姑姑把他接走抚养了。

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少年时期有机会收到各种文学艺术的熏陶。他五六岁时在河南看过公孙大娘的剑舞,在岐王宅里听过李龟年的歌,他还专门去欣赏过吴道子的画。】

唐-杜审言:我孙子真优秀!

贵妃李华:我家子美就是有年少轻狂的资本。

闲愁最苦:上树摘枣,一天能上千次,还挺有精神的。

东坡肉:古代这些诗人怎么六七岁就能够写诗了,我六七岁还在玩泥巴呢!字都不认识几个。

无味:杜甫少年时代经历也太丰富了,公孙大娘、李龟年在我们这个简直就是当红顶流,门票都买不到,要看也只能刷刷视频了。

唐-李世民:刷视频,是不是与我们现在看天幕一样?

日暮西山:不一样,视频可以更换的。这样的生活,属实是羡慕了,我十八岁之前最远就只是到我们旁边的县,连市里面都没有去过更别说演唱会了。

阡陌:我现在三十多了,都还没有出过省呢!!!

杜甫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少年爬树摘枣的事情都被记下来了。

不过他少年的时候确实过得恣意快乐,无忧无虑,他的姑姑待他如亲子,也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

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他们都说自己未来会很惨,也不知道在安史之乱自己怎么了。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他在齐赵一带过了四五年“裘马轻狂”的“快意”生活,也留下了现存最早的几首诗:《登兖州城楼》,是省侍父亲于兖州时的作品;还有《画鹰》《房兵曹胡马》两首,以青年人的热情歌颂了雄鹰和骏马;还有一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李世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朕甚是喜欢!

汉-刘邦:这首诗写得大气。

唐:杜审言:这是我孙子!

唐-杜闲:这是我儿子!

贵妃李华:因为这首诗子美在我心里永远是少年,年少轻狂又不失温柔。

归长安:估计考试的时候他是裸考的,你看他天天不是在游玩,就是在游玩的路上,怎么有时间备考,可能就是听说开考了,去凑个热闹而已。

李白是刺客:这一次是杜甫自己没有考上,但第二次据说是李林甫觉得只能有自己一个甫,第三次就是著名的野无遗贤,没有一个人中举。

唐-李世民:又是李林甫,白居易的时候有他,现在杜甫了还有他!难道李林甫和杜甫有仇?

唐-杜甫:不曾见过。

宋-苏轼:确实有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