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超级女能人(1 / 2)韩信跳跳拳首页

【第二季】第四十七章超级女能人

1.韩梅香塆村村出口的皂角树林中。

树林中的一条小道上,整装待发的韩梅香、翠翠、韩天星、韩笑花、骆爱鱼、韩冰川和百里挑十的猎户们,细心地检查着干粮、饮水、骡子、毛驴、板车、马匹和常规兵器……

韩梅香在向大家介绍情况:

“大悟县坐落在大别山脉西段,地形地貌多变,丘陵起伏,河流密布。主要地质构造为元古界红安群,富含矿产资源。这里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壤类型以黄棕壤为主,植被丰富,包括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混交林。地势特征为西部北高南低,中部和东部则中间高、南北低,河流以大别山脉为分水岭,向南汇入汉水,北部则流入淮河。最高峰五岳山海拔865米,最低点两河口和赵家畈海拔仅40米。”

族长韩梅香驾驭着两匹马共拉着一辆马车,坐在最前面,马车上搭乘着翠翠,天星和韩笑花。韩冰川和骆爱鱼分别赶着毛驴拉的长粪车,粪箱里没有装一点点屎尿,里面全是攻击和防身用的好家伙。13个个猎户手牵猎狗,肩扛猎枪、火铳,手拿刀斧、长矛,腰挂箭筒、汗巾,随后紧跟着,杨启明牵着枣红马,马背上坐着何花。

韩冰川突然转过头来随声附和:“大悟县地处HUB省东北部鄂豫边界,大别山脉西南段,南北长48.8公里,东西宽42.2公里,总面积1985.71平方公里。地形特征大体上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北与HEN省信阳、罗山、新县交界,南与武汉黄陂、孝感接壤,东邻红安县,西连广水镇,县城二郎店位于县城西部,北距信阳70公里,南距武汉151公里,西南距孝感总督府驻地95公里。大悟县现辖17个乡镇,359个村,数万农户……”

韩冰川的脸,由于激动、兴奋、紧绷得有点吓人,他用左拳头狠劲地在粪车上砸着,爆发一般地:“大家听我说,大悟县矿产资源丰富,县衙从外来洋人开采队那里得知:已知矿产种类包括8类35种,分布在140处矿地。主要分为黑色金属(如铁矿、锰矿、铬铁矿等)、有色金属(铜矿、铅锌矿、钨矿等)、贵金属(金矿)、稀有金属(含稀土铌矿、铍矿等)、特种非金属(白云母、电气石)、化工原料非金属(磷矿、黄铁矿等)、冶金辅助原料(硅石、萤石)以及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大理岩、石灰石等)。大型和中型矿床有3处,小型矿床19处,矿化点80处。

农业方面,大悟县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有夏粮(小麦、蚕豆等)和秋粮(水稻、黄豆等),油料作物以花生为主,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特色作物则有茶叶、桃、李等水果和蚕桑、药材。蔬菜种类繁多,如白菜、菠菜等,黄花菜和珍珠花尤为珍贵。大悟县的水资源充沛,河流众多,但地下水相对贫乏,主要由澴河、滠水和竹竿河等3条主要河流构成,总长超过1200公里。

森林覆盖方面,大悟县森林主要分布在低山区、高丘区和低丘区,以马尾松、枫香等天然林和人工移植松杉茶树为主,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

踏上去大悟县柳林河的山径和石板路,一行人的脚步好像跨越到一百多年前,穿梭在古镇古街的风情,各种叫卖的声音若近若远。

山中有城,城镇有小溪,溪水清澈玉带一般流淌着,拐进宽窄不一的河岔里。河上建筑起来的拱桥上,楼台亭阁依水而建,两岸桃红柳绿,烟雨蒙蒙,最美的当然是那翘起一个个承载着岁月记忆的屋檐。划动摇摆着的乌篷船哼唱情歌的摆渡的艄公,光影交集的长廊……抬头触摸胡须、扭曲着身子的垂钓老翁、远山烟笼、近处草木、斜飞入林的倦鸟……构筑成一幅山城动感水墨画——柳林河上图,卷醉了韩梅香和随行人们的眼。

2.柳林河岸

行人如梭。

柳林河位于大悟县城东礼山公园东南部,背靠童子岩,面向蜜蜂寨,白云洞、天子山、大山寺、大礼山群峰环抱,林壑幽深;山峦叠翠,瀑飞潭清。凌空鸟瞰柳林河恰似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白云山间。数千年的山洪奔流而下,又一路向西流入杨林口注入澴河。柳林河两岸有无法数得准数多少棵的柳树。

柳林河是因河畔柳树成林而得名。所以,大片的柳树是柳林河的骄傲,美丽的柳林是柳林河的风景,神奇的柳林更是柳林河的灵魂。柳树属直立灌木,柱圆枝垂。又名水柳、垂丝柳、垂枝柳。生存的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喜光爱湿,耐寒抗旱。萌枝能力和再生能力突出,逢春天更是枝展叶茂,生机勃勃,潇洒迷人。特别是那纷纷扬扬的柳花,令人陶醉。

据《隋炀帝开河记》载,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大臣虞世基提议在堤岸植柳,隋炀帝应允并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植柳,御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的殊荣,自此柳树便有“杨柳”之美称。杨柳在大地上生长了多少年代,几无可考,但中国人惜柳、宠柳、咏柳的历史长达数千年。插柳是中国传统民间习俗,每年立春后的寒食节,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清明时节男女头上纷纷戴柳帽插柳枝,是为了踏青迎春,象征着一年大吉大利。“柳”与“留”谐音,以表挽留之意……等等。

3.柳林河通往血尸岭断魂坡山路上。

一个老大爷拉着木板车,车上装满木柴、车后跟着一条大黑狗。老大爷正在吃力的拉着木板车行进在坡道上。他是想翻过前面那座山,就到了他的家吧。因为板车载货太重,又是上坡,尽管老大爷使出了全身力气,可板车仍然止步在半坡上。老大爷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左顾右盼,他希望能碰上同行或者路过这里的好心行路人帮他一把。可是,老大爷等了好一阵子,也没有遇到一个能帮他、愿意帮助他的人。

“大爷,用把力气,我帮你推上去!”看到老大爷孤立无援的样子,杨启明向来侠义心肠,跳下马,走到老大爷跟前,对老大爷说:“我帮你推一把吧!一、二、三……”

老大爷感激不尽,一边冲着杨启明点点头,一边弓着腰、足蹬地,铆足劲往坡上拉。杨启明把手搭在板车的挡板上,等老大爷使上力,杨启明顺势一推,板车竟然慢慢动了起来,几分钟就上完了坡。上坡后,老大爷连声道谢,并拿出一包褶皱不堪的烟丝,一个劲儿往杨启明手里塞。杨启明从不抽旱烟的,但他仍然微笑着接过老大爷递来的烟丝。其实,在整个推车过程中,杨启明并没有使出多少力,也没有利用武功,他只是搭了一把手,顺势帮老大爷推了一下车而已。想到这里,杨启明用鼻子嗅嗅老大爷给的烟丝,不知为何,杨启明心里暖融融的,充满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忆往昔,自己开馆收徒,仰望巴掌大的天空,仰望飞鸟掠过头顶,杨启明的胸中,就有一匹千里马突然挣脱缰绳;耳边,回荡着妻子雷秀英的笑声。叹如今,弯下自己的身子,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对心灵最好的锻炼。为别人点亮一盏灯,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的前程。

翻过对面的山坡,坡下有一条小溪。

小溪旁。

老大爷挽起裤脚管,站在清澈见底的溪水边,他用手撩着水,洗洗脸,双手捧起水喝,而后又站起身习惯地在衣服上擦了擦手,招呼着杨启明。“好心的小伙子,你也过来洗洗手,喝几口,水很甘甜可口的……”

“我们一群人,大老远从应山县赶过大悟来,是降魔打怪的……”杨启明走过去,弯腰拾起一块石子向溪水中扔去。“大爷,我不渴!我想问问去窟窿洞的路怎么走?”

“什么?!你们要去窟窿洞?”老大爷摇着头。“听人劝,吃饱饭。想活命,就不要去冒险。”

“我们来了不怕,怕了就不来呀!”杨启明回头看了看身后不远处的韩梅香带领着的那群人,不好意思往前走,站了下来,等后面的人跟上了,才又缓步跟着拉着板车的大爷往前走。“他们个个本领高强,可惜的是,他们不会骑马……”

“小伙子,日将晌午,你们,你们先到我家里歇歇脚,喝口水,饱饱肚子再干大事吧!”森林中的中午还是充满凉意的,远处薄雾缭绕,群山朦胧,一片恬静。老大爷热情似火,句句话温暖着杨启明的心窝。“等到了我家,我把窟窿洞相关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告诉你们吧!”

4.午后,猎村聂家塆前。

一个即将进山出猎的青年男子背枪牵马走在前面,身后是背着孩子,提着挑水木桶的妇女,他们向河边走去。迎面走过来的是三个小姑娘,手里挥舞着黄荆树条,把一群羊赶进村边的木桩钉成的大圈子里。

5.发明家聂敏

老大爷姓聂,整个聂家塆村的人,家家户户都姓聂。聂大爷勤劳善良,他的孙女聂敏更朴实,更慷慨大方。在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聂敏总爱趁着晨光微露,一袭素衣,来到河边解开乌黑的长发,拨开清亮的河水,用一把木梳,以水当镜子,细细地梳洗。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她身上,金色的光辉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交相辉映,间或有洁白的梨花和淡粉的桃花从河码头的树上随风飘落……

农家人质朴,乡里乡亲总是互相帮衬。虽说,时下清朝统治者闭关锁国,民间物资并不充裕,但人心异常的温暖。邻居家缺少什么,只需招呼一声,便能够得到热情的回应。有一次,河对面的三婆家断炊了,急需一桶米,而聂敏家余粮也不多,聂敏便想出一个有趣的办法——用长竹竿将装有一碗米的木桶在河里推来推去。聂敏站在岸边,小心翼翼将木桶推向河心,三婆则用长竹竿头上的铁钩子接住,把米倒进自己缸里,再把空桶用长竹竿推回来,如此往复循环运动,很快就送给三婆家几升米。三婆和聂敏开心的笑声,落在河水里,荡漾起细细的波纹。

望着三婆家烟囱里冒出炊烟,饿透了的聂敏走到河边喝水着泌凉的河水充饥,她每顿少吃一点,剩下口粮,填补挪借给三婆那几升大米的空缺。大清王朝时代,应山和大悟两地山区,山民猎户们居住的后山脚下聂家塆村四周仍然一片人迹罕至深山老林,虎豹、野猪、山羊成群结队,狐狸和财豺狼不分白天黑夜四处乱窜。因此这里的人从不敢单独行动,打猎、放牧、采药,多半骑马往返,而且自发性结伴同行,好有个照应。出去、回来时人人还要携带猎枪和弓箭,以防途中遭遇野兽的袭击,故而,无论男女老少的山民,个个都是善骑马会射箭的能人。

由于聂敏一心想着帮助有困难的乡邻,所以除了爷爷奶奶疼她、惯着她……爹妈骂她傻,对聂敏十分苛刻,让儿时的聂敏分享不到点滴父爱母爱。聂敏帮人那个犟劲,深深伤了爹妈的心。聂敏做什么善事,爹妈虽不反对,但面对聂敏的诉求就是无动于衷。聂敏唯一的争取,就是偷拿家里的鸡蛋,粮食,甚至偷银两——惯于偷钱。爹妈可以的放她、躲她——聂敏。有一次,村东头的三爷爷晚上起夜,在屋后山边茅坑解手,被捕食的野狼咬伤腿,急需银两抓药,刚好爹妈卖了屋后头坡上的老槐树,把钱藏在了一丈多高的屋洞里,聂敏寻觅到床上凳子上有爹妈留下的印痕,搬来梯子搭墙,如愿以偿拿到银两去资助三爷爷,气得她的爹妈几乎要拿厨房里的菜刀砍她,聂敏不知道,她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更不知道她偷拿走送人的银两,那是家中半年人情往来的开销。

6.麦秸扇的普及

每年夏收季节,遇上干燥的日子,聂敏就帮爹妈打麦子,聂敏把一束束麦穗放在麦石上用力鞭打,只需三两下,麦粒就跟母体骨肉分离,饱满的麦粒四处飞散。脱了粒的麦桔杆被聂敏一束一小捆丢在地上,散漫舒雅的躺着。聂敏便脑洞大开,奇思妙想赋予它们新的使命——做编织麦秸扇天然材料。聂敏往往会挑出那种颀长、饱满的麦秸秆,先摘下麦秸末梢一尺见方的长条子,褪去它们的外衣,就看到了金黄透亮、光洁细腻的芯条,在太阳下特别闪亮。聂敏用手密密地分排开麦秸芯,如同端详着精致的艺术品。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下,麦秸芯芯在聂敏手中变成了真正艺术品,也成为聂敏编织扇子的独门绝活。她的爹妈和爷爷都不会编织,只是看着聂敏一个人编。

聂敏独创出麦秸扇编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