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天下板荡。奸雄董卓拥兵自重,废少帝刘辩,立陈留王为献帝,致朝纲崩坏,民不聊生。刘辩虽被软禁于弘农王府,然其雄心未泯,志在重振汉室雄风,廓清寰宇。
是日,晨阳如血,映照在王府的庭院中。刘辩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却难掩眉宇间的忧思。身旁的唐姬、宇文成都、凌云与萧雨皆神色肃穆,沉默不语。
以宇文成都的魅力,再加上军营内朝夕相处,获得小兵的忠诚与认可简直不要太简单。如今府内、府门处侍卫皆是自己人,仅有少数为董卓死忠,皆为宇文成都安排到府内偏僻的角落了,因此刘辩与三将会面不需要太过掩饰。
“朕欲再联朱儁、皇甫嵩、卢植诸公,共商匡扶汉室之大计,汝等以为如何?”刘辩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目光中透着决然。
宇文成都上前一步,抱拳施礼道:“陛下,朱儁大人如今在洛阳,虽居闲职,但其威名仍在;卢植大人亦在洛阳,闭门谢客,以避董卓锋芒;皇甫嵩将军屯兵三万于扶风,其麾下将士皆为精锐。然据臣所知,此前皇甫将军曾拒绝长史梁衍之出兵提议,想必是权衡利弊,深知董卓势大,未可轻动。今联系皇甫将军稍有难度,臣认为,可书信密传,以待良机。”
刘辩微微颔首,目光深邃:“朕书信一封,萧将军寻一心腹,速传书信与皇甫将军,切不可有半分差池。”
萧雨拱手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凌云沉思片刻,道:“陛下,此事需万分小心,董卓耳目众多,稍有不慎,恐前功尽弃。”
未几,密使携书信乔装出城,奔赴扶风。同时,亲信悄然联络朱儁与卢植。
数日后,夜阑人静,月色如水。朱儁、卢植身着便装,避开董卓爪牙,先后秘密潜入弘农王府。
刘辩于密室之中早已等候多时,见二人到来,眼中闪过一丝激动,连忙起身相迎,亲自为二人拂去身上的尘埃,说道:“二位爱卿,朕犹记幼时,朝堂之上风云变幻,贼寇四起。朱爱卿您率师出征,平叛无数,战功赫赫,朕当时便对您的英勇钦佩不已。卢爱卿,您在朕年少时,便以博学多才、刚正不阿为众人称道,多次直言进谏,为大汉江山尽心尽力。”
朱儁与卢植闻此,感动涕零,双双跪地:“陛下如此记挂臣等,臣等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定要为陛下除掉董卓这逆贼!”
刘辩赶忙扶起二人,道:“二位爱卿忠心可鉴,然董卓势大,不可莽撞。朕已打定主意,先暂避其锋芒,前往幽州。近日高祖入梦,言此后必有诸侯讨董,届时方是反击之机。”
朱儁与卢植对视一眼,虽对高祖托梦之事将信将疑,但见刘辩决心已定,遂齐声应道:“愿听陛下差遣!”
刘辩自怀中取出一封有自己署名的书信交于朱儁,目光炯炯,道:“朱爱卿,汝在军中素有威望,可关注董卓军中何进、何苗将军旧部。同时暗中联络昔日部曲,以忠义感召,许以未来之荣华,若有怀疑,则可以此书信示之。此信中有说明卿之行为皆是朕之授意。卿可挑选精悍之士,乔装混入董卓军中,作为内应。吾断定董卓明年必为诸侯所败,董卓必死,届时便是卿等名扬天下之日。另,设法与周边诸郡之守将通好,结为同盟,以为外援。”
朱儁郑重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精心筹谋。”
刘辩又看向卢植,道:“卢爱卿,朝堂之上,董卓党羽横行。汝当以隐晦之法,联络清流之士。可借讲学之名,聚贤论道,传播忠义之理,凝聚人心。暗中收集董卓之罪证,详细记录其暴虐行径,以备日后揭露。且需留意董卓与朝中各方势力之微妙关系,挑拨其矛盾,使其内部互生嫌隙。
然于此之前,需烦卢卿暂且佯作向董卓致歉之态。卿先前忤逆董卓,彼已嗔怒,或存杀卿之意,是以当先行麻痹于他。
卢植躬身道:“臣谨遵陛下旨意,能助陛下之大事,乃臣之福泽。定当全力以赴。”
刘辩接着道:“筹措粮草军饷之事,至关重要。可利用世家大族之间的利益纠葛,诱之以利,使其暗中资助。亦可在民间散布董卓将加征赋税之谣言,引发民众恐慌,届时董卓兵败之时,卿设计占据粮仓,待朕之令,开仓赈济,收揽民心,同时获取粮草。”
“朕深知此计险之又险,然汉室复兴在此一搏。待诸侯群起讨董之际,便是吾等亮剑之时。”刘辩紧紧握住二人之手,目光坚定如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