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应前尘英台梦郎(2 / 2)金童玉女七世夫妻首页

民夫得知杞梁亡,苦命乱葬筑城下。

孟姜凄声绝天地,百兽百禽共悲鸣。

泪洒衣襟撼天地,哭崩秦城八百长。

崩塌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

滴血认夫始皇迫,投海自尽铭贞节,

二世夫妻情路难,梁山伯与祝英台。

曹桥结拜称兄弟,红罗书院读三秦。

三载情深思义重,不舍山伯来相送。

楼台相会七巧节,泪洒九妹怨路难。

情路难行相思痴,山伯思病葬龙塘。

英台迫嫁太守子,赴向龙墟哭坟去。

哭坟墓裂跳中,化作花间两蝴蝶。

蝴蝶成双双成对,千秋万世不分离。

东晋末年,司马德宗继司马曜孝武帝之皇位(公元396年),称晋安帝。

上虞县有一豪华大院宅,日“祝家庄”。原祖名姓朱后改为祝,祝家庄一家财贾商,员外,名祝公远,一妻一妾,正室逝世多载,有三子一女。原为八子一女,大儿子、三儿子,五儿子等偕生怪病离世,乃请人卜卦而改姓为祝。祝公远余下三子乃祝英齐,祝玉俊,祝堂铭,其中祝玉俊在朝为御史已婚配生子,堂铭,英齐终日闲游于烟花柳巷不务正业。祝公远有一小女,排行第九,小名九妹。祝九妹自幼聪慧过人,又爱读书习字,偶也弄女红,员外祝公远请师教九妹习学,《论语》,《诗经》无不背得滚瓜烂熟,教书先生对祝公远赞其女道:“其女九妹真是女中英杰,才若高台。”祝公远闻其大悦,乃为小女取名“英台”二字,即祝英台矣。也就是我们故事中的女主人翁。

时光荏苒,转眼祝英台已长成十六,乃是亭亭玉致的俏女子。祝英台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心存大志,一心想要别亲到外求学,碍于其父公远家教甚严,闺门里明描龙绣风无所兴趣。说起兴趣,祝英台便会想起自幼即开始做的梦,那是一个温暖却又奇怪的绮梦,在那个梦境里一个陌生男子和她一起游湖泛舟,吟诗作对,只是模糊不清的是他的面容。祝英台略感疑惑:这梦里面的男人是谁?我一直都在做这个怪梦,为什么我总看不到他的脸?他是谁呢?于是平这命中注定便是缘份.祝英台对侍女银心说道:“银心,我又在做那个梦了,又是那个看不见面容的男子。”

银心听祝英台说了这番话,不由得发出银铃般脆联声,道:“银心,精解此梦境之说,那个梦里的男子肯定是小姐未来的夫君。”

祝英台见银心话中有话似在嘲讽,便白了银心一眼,道:“好你个银心,你这是指桑骂槐地污辱我祝英台,是不是想家法侍候侍候.“银心漫不经心道:“我看小姐正值年少芳华,思春就思春呗,有什么好遮掩的.祝英台闻言,以香扇轻轻敲了一下银心的头,训道:“口里思春思春,简直有辱斯文:银心又道:“小姐,银心知错了,小姐既然想要解梦,我们不如去求签吧。”

“求签?”祝英台便同银心着女红妆,一身青衣裙出了门。

祝公远问道:“英台,你们这是去哪?”

祝英台回道:“我和银心去月老祠求签,一会就回来不用担心。”

祝公远之夫人何氏走了过来,看着二女情影渐消,幽幽道:“老爷你我夫妻二人一直在隐瞒英台,我非英台亲娘,陈氏青莲方为英台之母,只是生下英台后失血过多而亡命,只留下一对玉蝴蝶乃是陈氏遗物于英台。”

祝公远淡定道:“英台本性纯真,我不想她有丧母之痛,你以亲娘待之其心苦我也看到,我有些惊恐那道士之言英台活不过二十一?”

何秋雁道:“方士之言岂可全信,我们英台容貌姣好,又读那么多书将来一定能找到个好归宿。”

话表祝英台与银心至月老祠内求签.英台跪于蒲团,双手握着竹筒闭目静心摇签,不一会便播出一支签,以篆书几字云“花无百日红,尽在化蝶中。”祝英台持上此签交于解签的一位老婆婆看。

那位满头银丝的老婆婆接过祝英台手中的竹签看了看,问道:“姑娘解的可是姻缘之签,关于做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