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和亲(一)(1 / 2)山村女孩的逆袭人生——际会风云首页

皇宫西校场上,一名红衣女子步法疾跃急转,手中软鞭片片虚影,鞭鞘上的镖头倏尔直向场中持枪男子面门刺去,持枪男子只觉眼花缭乱,只得斜退半步枪尖斜拨向镖头,只听“叮”的一声锐响镖头与枪头相撞,鞭身却紧紧缠住了长枪,男子顿感双臂巨震,双手虎口如撕裂般疼痛,却仍是咬牙抓紧长枪。女子曲臂回扯,手腕又是一抖娇喝一声“起!”男子再抓握不住,长枪脱手向上疾射五丈余又折返向下抢头深深插入身前不远的地面,校场周围的众人一片喧哗惊呼。

女子将长鞭一收,抱拳道:“五殿下,承让。”这女子便是西羌国的十一公主赵宁儿,持枪男子为弘昌的五子郑辰琥。

郑辰琥知赵宁儿并未使出全力,自己的功夫是远远不及的,结结巴巴道:“十、十一公主好身手!我、我认输了。”

赵宁儿转身向弘昌帝,娇笑道:“皇帝陛下,五殿下也让着我呢,你再派一个王爷来试试吧。”

弘昌眉头轻皱,今日他亲为西羌公主举办“招亲比武会”,欲在自己的子侄辈中为赵宁儿择一夫婿,虽说郡主们都不愿前往西羌和亲,但亲王、郡王们倒是不介意纳这样一位美貌的异国公主,这不除了他自己的皇子,在正京的一众郡王都来了。哪料到这位公主却是功夫了得,先是他的三个侄子,后是他自己的六皇子、五皇子都败在了赵宁儿手下,弘昌心下颇是恼火:“这小丫头到底是来和亲的,还是来损大弘颜面的?”

他不动声色地向场中众人开口道:“你们之中可还有谁想领教西羌公主的身手?”

看到先后有五人败在赵宁儿手下,校场外众亲王、郡王均息了纳一位番邦公主的心,一个个低眉敛气无人应声。

弘昌帝左右扫视一番见此番情形,压下心中恼意看向在自己右手边的二皇子问道:“辰璞,你可愿去试一下。”

弘昌帝这几个开府立衙的皇子年纪相差得不多,最大的大皇子郑辰瑞三十三岁,最小的七皇子郑辰珑也有二十五岁了,他们相差不过七岁。那时候在楚地,几个儿子先后开蒙读书,在一起习武弄枪,政务不忙的时候他也亲自指点一下孩子们的功夫。所有皇子中文采最好的是三皇子郑辰玦,功夫最好的是二皇子郑辰璞,此番弘昌帝点名要郑辰璞出战就是想挽回一点连败的面子。

郑辰璞起身至御座前跪地道:“父皇恕罪,儿臣不能下场比试。”

弘昌帝问:“为何不能比试?”

郑辰璞道:“父皇,儿臣府中一位正妃、四位良娣位份已满,儿臣不敢逾制。”

赵宁儿心道:“好鸡贼的二皇子,怕打不过本公主不敢比武罢了,还往自己脸上贴什么金。”又不好主动上前挑战,显得自己上赶着要嫁他一般,只得暗自冷笑。

弘昌帝点头道:“你既无意也罢。”他向校场周围逡巡一遍,看到校场远处凉篷下郑辰琪正捧着茶盏悠然饮着茶,眉头又是一皱。郑辰琪是先弘文帝的六子,现下马上就要十七岁了,八年前在皇宫大火中从房顶跳下摔断了一条腿,后来伤愈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落下了残疾。当年弘文帝病重迁延难愈,弘文帝早早便将七个儿子封了王,不到七岁的郑辰琪被封燕王。弘昌帝登基后的这十年来,一直将他软禁在燕王府中,对外便说燕王在调养身子。这一回,为了表示对这个先帝之子的恩典,也一道将他请来参加与西羌公主的和亲比武。

弘昌帝心念一转,道:“十一公主此番来大弘和亲,必要在皇亲宗室中选一佳婿的,如此朕就再为你推荐一名。”他对着郑辰琪道:“燕王,你尚未大婚,便与十一公主一较高下吧。”这个瘸腿的侄子还有那个经常嚷嚷着“着火了、着火了”满街跑的韩王侄子在京里甚是碍眼,但又杀不得动不得还得好好养着,百官和百姓都看着呢,每回祭祀和宫宴他也得请这两个侄子到场,哪怕那个疯的侄子闹得不成体统,也得令人和言悦色地哄着,叔慈侄恭可是他体恤先弘文帝之子的金字招牌呢。这次他并未问郑辰琪的意见,只是要郑辰琪下场比武,明面上是他给这个侄子机会,暗地里当然是要看这个瘸腿的侄子出丑。

郑辰琪闻言站起身来抱拳道:“是,陛下。”右手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校场中间,对赵宁儿道:“公主,本王武艺低微,失敬了。”

燕王身材单薄颀长,一袭水蓝薄纱曳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弱不胜衣。白皙的脸颊如同精致的瓷器,唇色也淡得犹带病态,微蹙的眉头似乎锁着淡淡的愁绪,一双眼睛却如寒星般镶嵌在棱角分明的脸上,透过浓密的睫毛洒出清冷的光辉。赵宁儿觉得他似曾相识,一瞬间看得呆了,心也狂跳了几下,好久才呼出一口气:“美男子都是长得一般模样吗?”

郑辰琪一愣,问:“你说什么?”

赵宁儿这才觉察自己失态,脸上一红捂住了嘴,眼睛眨了几下才咳嗽一声道:“燕王,你要比哪般武艺?要不咱们就比射箭吧。”她见郑辰琪腿脚不便,不愿在腿脚功夫上占便宜。

郑辰琪拱手道:“如此甚好,多谢公主体谅。”

箭靶摆放在二十丈远之处,赵宁儿自有惯用的弓,郑辰琪则让太监在校场边兰锜上随意取来一把硬弓。赵宁儿有意展示箭术,拉开弓弦连珠射出十枝箭,“嗖、嗖、嗖”羽箭破空之声接连响起,箭箭命中靶心,校场周围响起一片喝彩之声。

赵宁儿心下得意,小下巴微微抬起,对着郑辰琪笑道:“燕王,到你了。”

郑辰琪微微点头,慢慢放开拐杖拾起箭袋挂在腰上,抽出四枝羽箭搭在弓弦上,右手一松四支箭同时射出均正中靶心,校场中有几人惊呼出声只叫“好箭法!”弘昌帝却不禁眉头一皱,他知道这个侄子四岁习文五岁习武,但自打自己登基之后,就将八岁的郑辰琪圈禁在京里的燕王府,府中都是他安排的人,并无人再教他功夫。不过听安在燕王身边的小太监上报,燕王每日都要打上几套健体的拳法,也常在箭场拉弓瞄靶,但从不曾搭箭也不曾射出过,自己也就从未放在心上。难道单凭这样就能练就如此一手好箭术?

只见郑辰琪又抽出三支箭射出,再次射中靶心。第三次是二支,也是命中。最后一次他抽出一支羽箭,拉满弓射出,众人耳中“铮铮”之声不绝,看样子又是命中了。

不多时,四名侍卫将两只箭靶抬至弘昌帝座前,赵宁儿的箭靶上碗口大的靶心中央密密插着十枝羽箭,郑辰琪的靶心上的羽箭却是围成一个圆圈,圆圈的正中央还插着一枝,图案很是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