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考,天下寒士俱赶赴京都。学而优则仕是每一个读书人的进取之路。
周家乃是书香门第,大哥周文雍学贯古今,算得上栋梁之材,十二岁一举考中秀才,十六岁便负笈游学,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行至京都,大江南北已经颇有才名。虽然自小家境优渥,但并非少爷胚子,就这么随遇而安寄身于二十文一晚的客栈歇脚。
读书人周文雍只知圣贤义理,不通人事。身上免不了历代书生都有的迂腐气和倔强。
况且在经过宁江府时,有过一番奇遇。那晚周文雍诵读东坡居士的诗作:“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兴致大起,有了效仿之心,遂乘兴携酒游湖。
正逢既望,月明如银盘,清风徐来,夹带着花香,周文雍大口饮酒,好不痛快,借着月光,看湖面粼粼,又不住的有些伤感。
此时,两耳只听闻有敲击水面的声音。周文雍顾不得风雅,划船靠近,月光明亮,岸边竟是一落水少女,
周文雍在水乡生长,在乡镇里也是个各中弄潮好手。不待思考,转身跳下木船,营救少女。
不到片刻,周文雍费力的拖着少女上了船。少女约莫将有豆蔻年华,装着整齐,头戴银钗,脚着锦缎绣鞋,一看便知是大家闺秀。
月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饶是谦谦公子周文雍,一时之间也痴了。
“咳咳~”不一会,少女渐渐苏醒,苍白的小脸在咳出了几口水后也变得红润。短暂的慌乱后,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男女授受不亲,即使是定下亲事,大婚当天仍不能见面。眼下这番景象要是被旁人看在眼里,周文雍名誉不保不说,这少女也得被人诟病。
岸边灯火闪烁,几个家丁模样的男子与三两个女使焦急赶来。
“感谢公子相救,这些人是来找我的,这枝贴身的银钗就赠予公子。”少女含羞带怯,万般心意已不必细表。
倒是周文雍犯了浑,生怕此事被人误会,污了姑娘名声,接过银钗,转身跳入湖中,不见踪影,看的姑娘笑出了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