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7章 繁花似锦(2 / 2)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首页

在路上,尚可喜皱起眉头,心中充满了忧虑。他转过头来,看着沈上达,问道:“沈将军,你认为这场仗该怎么打?”

沈上达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轻声说道:“尚将军,您应该读过《孙子兵法》吧?其中有一句话说得好,‘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觉得,我们可以采取围城三面、留出一面的策略。故意留出西面,让敌人误以为有逃脱的机会,从而放松警惕。然后,我们在他们逃亡的路上设下埋伏,将他们驱赶回城。同时,故意放走一两个漏网之鱼,让他们去向李定国求救,请求解围。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成功地实施‘围点打援’的战术。”

尚可喜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他意识到,沈上达的计策不仅能够削弱敌军的士气,还能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然而,他还是有些担忧,不禁问道:“如果李定国不派兵前来救援呢?那我们岂不是白费力气?”

沈上达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尚将军,请放心。李定国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绝对不会见死不救。而且,如果他不出兵救援,那么他的名声将会受到极大的损害,以后谁还会愿意追随他呢?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派出军队前来解围。”

尚可喜沉思片刻,最终决定采纳沈上达的建议。他下令全军按照计划行事,围城三面,留出西面,并在沿途设下埋伏。

不久之后,战争的号角响起。尚可喜的大军如猛虎下山般扑向肇庆府城,城内的敌军惊慌失措,纷纷涌向西门,试图逃离包围。然而,当他们刚刚踏出城门时,就遭遇了尚可喜事先布置的伏兵。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箭如雨下,敌军死伤惨重。

那些侥幸逃脱的士兵们拼命逃回城中,紧闭城门,不敢再轻易出城。尚可喜见状,立刻指挥军队继续围攻。同时,他派使者快马加鞭赶往广州,向朝廷禀报战况。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尚可喜的军队不断加强对肇庆府城的围困,而城中的敌军则陷入了绝望之中。他们期盼着李定国能够尽快派出援兵,解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终于,在数日后,远方传来了马蹄声和战鼓声。李定国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赶到了肇庆城下,准备与尚可喜决一死战。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早已准备就绪的尚可喜大军。

尚可喜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将李定国的援军打得措手不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但尚可喜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强大的兵力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

在激战中,李定国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他意识到自己中了尚可喜的计。无奈之下,他只好下令撤退,留下一地的尸体和血迹。

这场战役以尚可喜的胜利告终。他成功地击退了李定国的进攻,而等不到援军的肇庆府城的南明将领被迫投降。而沈上达的计策也得到了验证,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的关键因素。从此,沈上达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大清王朝,人们都知道了这位足智多谋的将领。

李定国坐在营帐内,看着手中的一封信,眉头微皱。这封信没有署名,只是告诉他,如果他前往肇庆府城救援,将会遭遇大凶之兆,并且建议他速速返回广西,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哼,荒谬至极!”李定国将信扔到一旁,心中不屑一顾。他征战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生死考验,岂会被这样一封莫名其妙的信件所左右?然而,尽管他嘴上这么说,但内心深处却还是有一丝疑虑。毕竟,战争中的变数太多,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些措施来确保军队的安全。

第二天清晨,李定国率领大军小心翼翼地向着肇庆府城进发。一路上,他不断派出斥候侦查前方的情况,以防有敌军埋伏。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到达肇庆府城时,突然四周喊杀声四起,大批敌军从四面八方涌出来,将他们团团围住。

李定国心中一惊,连忙指挥士兵们抵抗。但敌人人数众多,且早有准备,他们很快便陷入了苦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李定国的军队伤亡惨重,最终不得不撤退。

回到营地后的李定国,神情落寞地坐在营帐内,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疲惫与懊悔。回想起自己之前的决策失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自责。当初明明有人好心提醒过他,让他小心敌人可能会有阴谋,但他却没有将这些话放在心上。如今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这难道不是因为自己的愚蠢吗?

面对目前的局势,李定国明白已经无法继续前进,只能无奈地决定将大部队撤回广西桂林。与此同时,东面的郑成功并没有像预期那样一同发起攻击,这使得原本计划中的联合进攻失去了应有的力量。错过了这次绝佳的机会,未来想要再次发动战争将会变得更加艰难。

李定国暗自叹息着,对自己的错误深感愧疚。然而,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带领军队安全撤退,并重新审视战略部署。尽管内心懊悔不已,但他也清楚,作为一名将领,必须要勇敢面对现实并从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重蹈覆辙。

尚可喜在肇庆刚刚击败了南明将领李定国,潮州叛将郝尚久却又发动起义反抗清朝。面对这个新的挑战,尚可喜不得不率领大军迅速赶往潮州镇压叛乱。

沈上达深知郝尚久的实力不容小觑,但他并没有直接强攻,而是巧妙地运用了围困战术。同时,他还向郝尚久发出声明,表示自己只惩罚罪魁祸首郝尚久,其他人只要投降就不会受到牵连。

这一策略果然奏效,不久后,郝尚久的内部势力开始出现分化,许多人纷纷选择投降。沈上达趁机发起攻击,轻易地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中,参将沈上达几乎没有损失多少兵力,成功地击败了叛军。

这次胜利让尚可喜对沈上达刮目相看,他意识到这位年轻将领有着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于是,尚可喜决定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尚之敏嫁给沈上达,以进一步巩固两人之间的关系。

而与此同时,尚之敏在朝廷选妃中落选,心情低落。但当她得知父亲要将自己许配给沈上达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喜悦。原来,在之前的战斗中,尚之敏曾两次被沈上达救下性命。从那时起,她便对沈上达心生爱慕之情。如今能够成为他的妻子,尚之敏自然感到无比幸福。

此外,尚可喜之所以选择沈上达作为女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沈上达无父无母,这种背景让他更符合尚可喜的期望。俗话说“女婿等于半个儿”,更何况沈上达还是个孤儿。

在永历七年时,一艘来自暹罗(今泰国)的船只抵达广州。这艘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陈安德。陈安德是一位使者,他代表着远在广西的桂王朱由榔前来与广东的尚可喜商谈要事。

朱由榔希望通过这次商谈,能够说服尚可喜与自己合作,共同出兵攻打湖南,从而恢复明朝的江山。然而,对于这个提议,尚可喜并没有立刻做出回应。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沈上达,问道:“沈贤婿,你觉得桂王朱由榔这种用第三方的人来商谈的做法如何?”

沈上达微微一笑,回答道:“泰山大人,其实您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何必再问我呢?看看李成栋的下场就知道了,桂王朱由榔并不是可靠之人啊!如今满清朝廷的实力强大,我们若想保住荣华富贵,就必须紧跟满清朝廷的步伐。而桂王朱由榔的行为显然是不靠谱的,如果我们跟着他一起瞎折腾,恐怕最后也不会有好结果。”

尚可喜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沈上达的看法。他明白,尽管桂王朱由榔的地位尊贵,但在当前局势下,跟随他并非明智之举。只有依靠强大的满清朝廷,才能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尚可喜决定拒绝桂王朱由榔的请求,并继续保持对满清朝廷的忠诚。

过了一段时间后,一艘来自荷兰的商船抵达了广东的沿海区域,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前往澳门开展贸易活动。然而,此时此刻,顺治皇帝恰好颁布了禁海令,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紧张地执行这项禁令。

尚可喜皱着眉头问沈上达:“沈贤婿,关于这外国商船,我们如何应对好。如今朝廷又刚好颁布了禁海令。”

沈上达微微一笑,脸上露出自信从容的神色,轻声说道:“泰山大人,其实您不必为此事烦恼。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只需效仿前朝的做法即可。所谓朝贡贸易体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交易方式,但对外却可以宣称是外国友邦向我朝朝贡礼品。如此一来,既能满足他们通商的需求,又能维护我朝的颜面。”

尚可喜眼睛一亮,兴奋地拍着手掌,说道:“沈贤婿,妙啊!此计甚妙!这些外国人别的东西或许不多,但黄金白银却是多得很呢。简直是人傻钱多!”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女婿,能够想出如此巧妙的计策来解决棘手的问题。

沈上达竟然再次成功地说服了尚可喜,使得尚可喜向朝廷呈上一份奏折,声称这些外国船只前来是为了向朝廷进贡,而这正体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对于这种局面,朝廷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之中。一方面,他们对尚可喜在岭南地区所拥有的强大实力深感畏惧;另一方面,他们又不能轻易违反顺治皇帝刚刚颁布的禁海令。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朝廷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给予一定的通融,允许荷兰人每隔八年可以来广州进行一次进贡,并在此期间开展朝贡贸易。

广东各地大部分的县官都是前朝投降来的人,而尚可喜并没有将这些地方交给自己的心腹去打理,而是选择了让那些投降而来的人继续管理当地的百姓,同时安排了自己的人负责监管。这样一来,这些地方官员自然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敢有所异动,只能乖乖地听从尚可喜的命令。

就在这个时候,沈上达拿着一封封模仿薛克俊字迹的信找到了这些官员。原来,这些官员曾经被唐王朱聿鐭用七虫七花药物所控制,但后来却被薛克俊巧妙地化解掉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依然处于被控制的状态,但实际上已经恢复了自由身。因此,这些官员对薛克俊心怀感激之情,并视其为恩人。

当这些官员看到沈上达手中的信件时,不禁热泪盈眶。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薛克俊对他们的关心与信任,更是因为他们深知这位恩人对他们有着救命之恩。于是,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配合,帮助沈上达完成任务。

而沈上达要求他们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在民间收集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物品。对于这些官员来说,这原本就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更何况现在还有薛克俊的书信作为支持。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并开始积极行动起来。